劉丁睿 李特
摘 要:隨著現代教學模式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使用各種移動學習軟件來輔助課堂教與學。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超星學習通軟件為例分析軟件的使用現狀,從而得出課堂教學中軟件使用的優缺點,并提出解決策略,以便于超星學習通軟件能更好的在高校教學中為教師和學生所使用。
關鍵詞:超星學習通;教育信息化;課堂教學;高校
現如今,教學改革提倡實現教學資源來代替傳統的教科書,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從教師枯燥無味的“滿堂灌”式教學逐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交流式教學。因此,以超星學習通為例的移動學習軟件被廣泛應用于高校教學課堂之中。本文根據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探究超星學習通的使用對學生學習興趣、課堂參與度、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進而得出結論。
1 移動學習軟件與教育信息化
1.1 移動學習軟件
安裝在手機等移動便捷設備上的,可服務于移動學習,改善移動學習效果的教學系統或多媒體軟件,我們就稱之為移動教學軟件。
本文中的移動學習軟件是指教師在課堂中使用的超星學習通軟件。是在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下教師為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而使用的教學軟件。
1.2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1993年9月美國克林頓政府在信息高速公路的興建計劃中提出來的,要求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達到深度融合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1]
本文中的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利用移動學習軟件來實現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
2 超星學習通在高校課堂教學中使用現狀
2.1 研究工具的設計
本文利用調查問卷作為本研究的調查工具,主要調查了各個高校的學生在課堂中使用超星學習通的現狀。本問卷共包括18道題目,其中單選題11道,多選題6道,開放題1道。主要針對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參與度、學生學習效果三個方面進行調查。其中學生學習興趣維度包含3道,學習參與度包括5道,學生學習效果包括5道,除此之外的其余題目是對學生使用超星學習通軟件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為數據分析打下基礎。共收集到問卷81份問卷,每份數據均為有效數據,數據真實可靠。
2.2 數據收集與分析
本文通過對使用超星學習通軟件進行過課堂學習的學生進行調查,得到以下數據。
從以上的數據分析,絕大多數人認為教師在課堂使用超星學習通上課時,課堂氛圍積極活躍[2]。活躍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自身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根據數據結果顯示,活躍課堂氣氛具體表現在:課堂搖一搖選人、學生互評、意見投票活動、以及簽到方式多樣四個方面。
首先,“搖一搖選人”應用于課堂回答問題的環節,教師可以通過軟件隨機選人作答,帶給學生緊張有趣的課堂氛圍,從而促進學生探索思考問題的答案,進行主動學習。其次“學生互評”應用于課堂發表點評、作品點評、觀點點評等環節,借助互評環節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生生互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使課堂環境不再是單純枯燥的講授而是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積極思考、互相借鑒的學習氛圍。再次,如果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收集學生對于某件事情的看法時,可以發起投票活動。并鼓勵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投票中,發表自己的意見,進而調動學生參與興趣,課堂氛圍活躍。最后,多種多樣的簽到方式,不僅可以將大學生們的出勤情況公開透明化,也可以通過不同簽到方式的變換,在課堂的開始就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從其它與課堂無關的事物中轉移到課堂中來。有趣的手勢簽到和位置簽到更是可以活躍課堂的氛圍,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根據對以上的數據進行分析,有近41%的學生認為相比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利用超星學習通進行教學的優點之一是學生的評價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加細致。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能夠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教學評價體系。超星學習通中更是將這個改革更好的落實到課堂中。它打破了只有教師評價的傳統評價方式,提供生生互評的窗口。教師只需在教師端開啟生生互評窗口,系統將會隨機為每名學生匹配2-3個其他學生的作業,讓學生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發起對于某一問題的主題討論,教師可以對優秀的答案進行送花獎勵,學生也會加上相應的分數。同時,教師可以對選人、分組任務、小組討論等環節進行評分。這些都體現了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對學生的評價更為細致,真正做到了細化考核。
根據以上的數據表明,可以發現課堂教學中采用加入學習小組合作式探究學習的方式保證學習效果。
第一個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遇到的不容易解答的或是有一定分析難度的問題,利用超星學習通加入學習小組,教師提供一定的思路指導之后,將課堂返還給學生。頭腦風暴式展開小組討論[3],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充分調動思維。學生可以在小組中各抒己見,減少課堂上直接發言的緊張感,毫無保留的發表意見,學生之間進行思想上的碰撞,彼此借鑒學習以此完善自己對問題的見解。通過學習小組的討論,在課堂上教師隨堂觀察詢問,有助于教師了解到學生的想法,細致及時的根據實際情況解答疑問形成了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保證學生學習效果。這種合作式學習也體現了教學改革中“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避免了“滿堂灌”、“填鴨式”教學。
第二個方面,合作式探究學習可以借助在小組中學習興趣高、積極發表意見的學生帶動一些學習參與度差的學生,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尤其對于一些內向的學生,在小組中參與討論,可以不斷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與交流能力,避免他們成為課堂的“邊緣化”成員,合作式探究學習可以盡可能的保證全體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保證他們的學習效果[4]。
3 分析問題與提出策略
雖然現在超星學習通軟件已經走進了很多課堂,但是存在一定的問題與最初引入該軟件的輔助教學本意相反。例如,在使用學習通進行位置簽到時,本意是為了節約課堂時間,但有一部分學生會因為操作復雜或者操作不熟練引發了很多的問題,耽誤了開展教學的速度。為此針對這種情況,建議在使用軟件之前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軟件使用培訓,可以,讓學生對這類輔助課堂教學的軟件都有一定的操作基礎,避免由于操作性問題打亂課堂節奏。
再例如,該軟件的使用是需要網絡來支持的,但根據我們收集到的數據顯示,有較多的同學反映因為網絡問題影響了該軟件的正常使用。問題體現在學習資源的下載過慢、在線測試的作答不能及時提交、網絡不穩定出現閃退現象等,建議是各高校能更好的實現校園網絡全覆蓋,這種措施同時也能夠解決有些學生流量有限的問題,在一定程度的保證軟件的正常使用。
4 結論
本文主要是對移動學習軟件—超星學習通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進行研究分析,通過一定的數據表明,超星學習通在使用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實現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軟件的使用一定會存在著利弊,在本文中我們也針對使用過程中的問題提出了軟件使用培訓,網絡全覆蓋的解決策略,希望超星學習通軟件能夠被更多的學生所喜愛。
參考文獻
[1]趙曉妍,彭穎.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9(01):97.
[2]曲坤.超星學習通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8(14):150+156.
[3]瞿亞萍.網絡學習空間在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以超星泛雅平臺為例[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8,17(11):58-60.
[4]彭迎春.基于超星學習通的大學英語移動教學的研究[J].才智,2018(18):4.
作者簡介
劉丁睿(1998-),女,漢族,吉林省,延邊大學師范學院,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研究方向:教育技術學。
李特(1998-),女,漢族,吉林省,延邊大學師范學院,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研究方向:教育技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