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產業鏈至關重要的一環。而作為不同文化之間溝通的橋梁,翻譯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而中西部地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經濟腹地,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如何培養出適應不同國際交流的翻譯人才對于中西部地區的經濟文化發簪作用日益凸顯。而中西部地區高校作為為合格翻譯人才培養的搖籃,由于起步晚,資源稀少,也面臨著不小的培養困境,本文以海南大學翻譯碩士培養為例,以小見大,對中西部高校翻譯人才培養的現狀和困境予以描述并針對問題找出解決方法。
關鍵詞:中西部地區高校;翻譯碩士培養;對策分析
基金項目:中西部地區高校翻譯碩士培養困境與對策分析——以海南大學翻譯碩士為例(項目編號:Hys2017-48)。
1 現狀分析
1.1 海南大學翻譯碩士的辦學優勢
海南大學翻譯碩士(MTI)專業學位點是201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第三批MTI教學試點之一,當年面向全國招生。2011年9月外國語學院成立了“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中心”。學位點設英語筆譯、英語口譯兩個方向。海南大學MTI專業學位作為具有顯著職業背景和市場導向的一種學位類型,具有鮮明的職業指向性。其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為國家,特別是海南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高層次、應用型翻譯專業人才。 其辦學特色:“旅游會展+熱帶農業”。其培養模式:“課堂+會場+賽場”。
海南大學翻譯碩士開設以來已經8個年頭,雖然起步較晚,經驗不足,但是經過學院領導的精心策劃與領導,老師們辛勤耕耘,學生們刻苦努力,該專業學位還是有其閃光之處,歷屆學生就業情況良好,翻譯水平優良。
海南作為祖國寶島,氣候宜人,地理位置靠近港澳,東南亞,是國際性賽事和國際會議召開的理想之地,例如博鰲亞洲論壇,國際自行車環島賽,海帆賽等均定期在海南開展,因此對于翻譯人才的需求非常大,而海南大學作為海南最好的高等學府,義不容辭的承擔起為這些國際賽事輸出翻譯人才的責任,根據調查,海南大學翻譯碩士學生的實踐機會要普遍高于內地翻譯碩士專業學生。這些寶貴的實踐經驗為海南大學翻譯碩士專業學生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為其職業發展均提供了寶貴的機會。
除了實踐機會充足的優勢,海南大學的辦學硬件水平也達到相應標準,學校有專門的口譯教室,教師中也有同傳箱共學生學習實踐,外國語學院也開設了專屬于學院的二級圖書館,有相當多的翻譯書籍和外文期刊供學生借閱。
海南大學的翻譯專業師資上也達到相應標準,不僅有充足的翻譯理論教學教師,還有長期從事口譯,具有多年同傳經驗的口譯教師為學生的口譯學習保駕護航。雖然翻譯碩士專業屬于實踐型的專業,但是學校還是非常重視學生的理論研究能力培養,學校也配備相應的翻譯理論教師以及學術能力強的教師知道一部分對學術研究感興趣的學生做學術培養。
1.2 海南大學翻譯碩士的短板
海南大學作為一所全國重點大學,在海南當地擁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放眼全國,海南大學在名氣上和實力上均屬于中等水平,這也就造成海南大學不論在師資配備和生源質量上都無法和全國知名高校相媲美。雖然經過多年努力,海南大學的師資配備已經充足,但是還遠遠不能稱得上完善,優秀教師流動性大也成為海南大學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何能夠建立起充足的教師人員儲備,如何吸引優秀教師到海南大學任教也成為一個值得去思考的問題。
由于海南大學地處偏遠,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海南大學面臨著和中西部高校相同的問題,那就是生源質量不高,海南大學翻譯碩士每年招生量巨大,入學門檻不高,導致很多翻譯碩士研究生基礎明顯薄弱,無法快速適應研究生系統學習,也給任課教師的工作帶來難度。培養出來的翻譯人才能夠適應翻譯市場需求的也屬于鳳毛麟角,因此如何提高海南大學學生生源質量,喜迎更多優秀學生報考海南大學也是一個繼續解決的問題。
海南大學的學習風氣和國內眾多高等學府一樣,那就是很松散,如何讓學生能夠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如何改變中國大學生懶散自由的學習風氣,是我們需要面對的普遍問題,學校對于學生的學業壓力較小,考試難度較低,導師對于學生學業也屬于放養類型,這也就造成很多自制力不強的學生無法真正學到知識,增長技能。而翻譯碩士學習是個非常注重練習量的專業學習,沒有長時間的翻譯練習,是不可能擁有出色的翻譯技能的,因此如何讓海南大學學生養成勤奮刻苦的學風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2 解決對策
2.1 抓住機會,吸引人才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鄭重宣布設立海南自由貿易港,海南一時成為全國普遍關注的對象。此次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必將帶給海南新的發展機會。全國人民的目光也關注著海南的發展,海南省也出臺相關的人才引進政策。因此海南大學可以借著這個東風開始招攬全國優秀人才,做好教師儲備工作。
2.2 提高門檻,提高生源質量
海南大學可以提高自己的招生門檻,提高考試難度,秉著寧缺勿濫的態度招收學生,將學生招生人數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只有學生質量提高,才能有培養出好的翻譯人才的希望,而且可以減輕教師的壓力,精細化培養,提升學生質量。
2.3 抓緊學風,構筑勤學風氣
海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課程設置和辦學理念上可以學習其他先進院校,抓緊學風,督促學生完成規定的練習任務,樹立勤學楷模,并獎勵學習優秀者,對學生作業,論文質量指定一個嚴格的標準,培養出勤奮好學的風氣,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學生質量不高的根本性問題。
3 結語
海南大學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面臨著和中西部翻譯碩士培養相同的問題,因此分析海南大學翻譯碩士培養的問題和解決對策對于中西部高校專業學位發展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如何吸引人才,如何提高生源質量,如何能夠培養出勤奮刻苦的學風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希望海南大學能夠抓住機會,努力拼搏,將翻譯碩士這個學位辦好。
參考文獻
[1]仲文明.翻譯教學理念的轉變——翻譯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探索[J].(社會科學版),2011(02).
[2]張霄軍.英國高校的“翻譯技術”教學及其啟示[J].外語研究,2010(06).
[3]徐彬.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設計與實施[J].上海翻譯,2010(04).
[4]王傳英.本地化行業發展與MTI課程體系創新[J].外語教學,2010(04).
[5]苗菊,王少爽.翻譯行業的職業趨向對翻譯碩士專業(MTI)教育的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03).
作者簡介
張震(1993-),男,漢族,河南省信陽市人,海南大學英語口譯碩士在讀,研究方向:中西部高等學校翻譯碩士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