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玫 許曉妹
摘 要: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現代化新農村。在這樣的要求之下,除了提高農村物質文明建設,同時也要做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鄉鎮文化站作為農村精神文明發展的主要陣地,對于農村群眾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通過研究鄉鎮文化站在帶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提出有效的建議和意見,以期為廣大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鄉鎮文化站;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作用
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鄉村生活水平相較于過去有了大幅提高,但是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尚未得到滿足[1]。鄉鎮文化站作為文化活動的宣傳者、農村群眾學習交流的陣地,對于農村群眾建設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如何建設鄉鎮文化站,使其在帶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作用,是每一個文化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1 鄉鎮文化站對于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大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縮短城鄉差距就不僅僅要產業升級,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同時也要豐富農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精神文明上縮短城鄉差距。而傳播精神文化、提升精神文明建設的橋梁就是鄉鎮文化站。鄉鎮文化站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具體如下:
首先,鄉鎮文化站可以保證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連續性。具體來說,針對目前鄉村實際情況,文化建設與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通過鄉鎮文化站的建設,可以縮小和彌補這種差距帶來的城鄉區別[2]。鄉鎮文化主要工作重心在于宣傳當地的特色文化,定期舉辦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而基層群眾通過參加相關活動,提升了文化水平的同時也加強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一舉兩得,而且文化站的設立不同于文化下鄉,這種站點便于長期、持續性的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服務。
其次,鄉鎮文化站是民族文化精神傳播陣地,廣大群眾可以通過鄉鎮文化站學習我國傳統優秀的文化與歷史,提高自身修養的同時,傳承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使中華文化在基層民眾中的普及度得到有效提升。
2 鄉鎮文化站目前存在的問題
雖然鄉鎮文化站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從實際工作出發,鄉鎮文化站建設的工作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和不足,具體有以下幾點:
1)鄉鎮文化站重視程度不夠。鄉鎮文化站是縮小農村與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橋梁,但是其運營也離不開上級部門的財政支持。就目前來講,全國很多地方的鄉鎮文化站工作并沒有落到實處,而是成為了面子工程,基層群眾很難從中獲益。由于上級部門對于文化站的管理不到位、當地政府對于文化站的投入和重視程度不到位等,導致文化站很難幫助農村群眾提高精神文化生活[3]。
2)基礎設施短缺。正如上述所說,由于對鄉鎮文化站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部分鄉鎮文化站的基礎設施短缺,不能滿足群眾文化活動的需求,因此影響了鄉鎮文化站工作的開展。例如在部分地區鄉鎮文化站放映電影由于資金短缺沒有多媒體設備,而采用的是老式的放映電視,效果十分不理想,文化傳播效果差,沒辦法引起群眾的興趣。另外基礎健身設施以及圖書、電子閱覽室并不對外開放,因此對于農村群眾提高文化素質和修養十分不利。
3)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優質的鄉鎮文化站點的建設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加入,但是縱觀我國鄉鎮文化站點建設的實際情況來說,還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人才問題。由于鄉鎮文化站的條件與城市相比較為落后,工作條件較為艱苦,因此招募不到富有活力、青春、能力的大學畢業生以及精英人才。況且就我國目前農村的實際狀況來說,青年人外出務工,鄉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較多,這些因素對于鄉鎮文化站點的建設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提高人才隊伍,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對于解決目前的困境來說十分重要。
4)活動管理制度落后。鄉鎮文化站建設效果之所以不理想,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因為活動管理制度相對落后[4]。基層群眾文化學習以及活動形式相對來說較為刻板和陳舊,在信息化時代無法引起群眾共鳴,更無法引起群眾參與的熱情,而監管制度的缺陷更使鄉鎮文化站工作結構散亂,沒辦法形成系統性建設,最終影響鄉鎮文化站的工作效率和在農民群眾間的影響力。
3 提高鄉鎮文化站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的策略
鄉鎮文化站在實際的工作和建設中存在不少問題,要合理解決這些問題,提高鄉鎮文化站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策略:
1)提高鄉鎮文化站的基礎設施。因為鄉鎮文化站的存在,使得農村群眾的道德水平、文化水平以及綜合素質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優質文化站的建設有利于提升當地教育水平,對于提升鄉鎮整體素質,建設美麗新農村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各地鄉鎮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吸取先進地區的經驗進行文化站建設[5]。比如說可以根據當地常住人口的年齡設置活動器材,年輕人多的可以多建籃球場,老年人多的可以聘請專業教師教授廣場舞等等,滿足群眾需求。
2)提升文化站人才儲備及隊伍素質。鄉鎮文化站的建設離不開人才的支撐。高素質、高水準的人才對于鄉鎮文化站各項活動的開展以及文化傳播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政府部門需要考慮實際情況,給予優惠政策吸引高素質人才加入,加強對于鄉鎮文化站人才的儲備,提高文化站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比如可以建立校企合作運行的模式,采取減免學費的方式定向培養人才,完善鄉鎮文化站的人才儲備制度。
3)建立健全的文化站活動管理系統。鄉鎮文化站的建設除了高素質人才的引進之外,還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對于日常活動以及文化傳播行為進行管理和規劃,可以說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是保障文化站高效運行的重要一環。例如申報新型設備用于組織群眾進行文化學習,緊跟信息時代的腳步,利用新媒體等設備吸引農村群眾的興趣,提高其參與學習的熱情。另外,在每年初文化站還應當根據當地情況設定全年活動規劃,比如說根據世界讀書日,設定四月為讀書交流月;根據九月初九重陽節,設立中老年人登高比賽或者是開展運動會。多樣化的活動吸引群眾參與其中,同時也傳播了傳統文化,對于提高農村群眾素質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十分有必要的。
4)提高對鄉鎮文化站的重視。最后,鄉鎮文化站的建設離不開政府財政支持,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積極向政府部門反應情況,爭取政府財政部門對于文化產業的支持,比如申請政府為農村群眾購置多媒體設備、建設電子閱覽室、設立鄉鎮圖書館等,來滿足農村群眾的文化需求。建議政府定期撥出專門的款項來扶持鄉鎮文化站的發展和建設,幫助農村群眾提高文化素質,縮小城鄉差距。
4 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農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精神文明發展尚未跟上需求。因此要以鄉鎮文化站為陣地,帶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在這個過程中就要求提高文化站工作人員的素質,科學的搭建文化站工作體系,以達到更好的服務農村群眾,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芳.探析鄉鎮文化站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山西農經,2018(19):120.
[2]李艷.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工作的推進研究[J].大眾文藝,2018(17):17.
[3]范來運.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積極策略[J].智庫時代,2018(26):44-45.
[4]蒲霞.鄉鎮文化站在帶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探析[J].大眾文藝,2018(11):22.
[5]但德峰.鄉鎮文化站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對策[J].農家參謀,2018(07):21.
作者簡介
李愛玫(1975-),漢,女,安徽全椒人,專科,初級,研究方向:基層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