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彬彬
摘要:人工智能發展迅猛,已經逐步融入人類日常生活,其技術也已經應用于各行各業。對于會計行業,人工智能已經在審計、賬目管理等多個工作上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效。但是,任何新興事物的到來都是雙刃劍。人工智能對于會計行業帶來了提升與業務流程的革新,但是也對行業帶來了挑戰,對相關從業人員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方式都帶來了沖擊。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在三個方面所帶來的提升;同時,針對人工智能背景下,會計行業以及從業人員如何順應這種變化與挑戰,提出了具體的舉措。
關鍵詞:人工智能;會計行業; 提升;舉措
1.研究背景及意義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已經成為今年來人類社會發展趨勢的代名詞之一。它是一門新興科學技術,融合了計算機科學、統計學、心理學、神經學等多門學科。主要是研究如何模擬、拓展以及延伸人類智慧本身的一種手段,并借助計算機技術對其加以實現。該領域所涉及的研究十分廣泛,囊括了智能機器人、自然語言處理、專家系統、模式識別等幾大類。它的目標就是通過一定手段使機器智能化,從而使得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擺脫出來。
會計行業的工作方式在數十年來,隨著科技手段進步,而不斷進化。從以算盤等工具為依托的手工核算進化到了以計算機、計算機為主要工具的電算化時代。而且,會計電算化已經作為會計從業者的一門必須掌握的科目。現在已經發展到了人工智能的時代,“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詞匯已經開始被應用于各行各業,并滲透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會計行業也開始了對人工智能的探索與試驗。財務方面,目前已經開始應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對財務數據、金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并改變一些其中的傳統金融運作方式。但是,由于人工智能技術尚未足夠成熟,所以它的進入對于會計行業有著何種改變以及其效果如何,都尚未可知。所以,本文將詳細探討人工智能給會計行業及其從業人員所帶來的優勢與變革,并分析會計行業面對人工智能浪潮的到來之時,應該做出哪些具體的改變。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一份由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AICPA)在1987年發布的報告,《人工智能和專家系統簡介》中,首次試圖將人工智能這個概念,加入到會計與財務管理領域。在此后的幾十年中,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以及北美地區的從業人員以及研究者,都開始了對于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專家系統應用于會計、財務分析、審計、財務管理等方向進行積極探索以及實驗。決策支持系統、專家系統以及商業智能的推廣,都是研究者們對于改善會計行業效率以及準確度的嘗試,而且商業智能中的諸多數據管理手段技術被沿用至今。而國內,目前已經開始將各種手段應用于會計行業之中。包括各個高校以及各大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百度在內,都已經開始了相關研究。阿里巴巴公司將加密技術應用于日常財務數據管理當中,通過大數據技術對財務報表審核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與判斷。
3.人工智能對于會計行業的改善
3.1鑒別虛假數據與提升風險防控
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識別出財務信息中的虛假數據。再傳統會計崗位上,往往難以做到崗位之間責任與義務的絕對隔離。但是,人工智能手段的介入,可以通過一些高階算法,比如深度神經網絡,讓機器去學習賬目的信息及其規律。而虛假數據屬于一種異常行為,算法可以對這種異常行為進行檢測并通過系統上報管理者。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對于企事業單位進行風險防控也有幫助。而且財會部門的團隊缺乏對風險的正確判斷能力,造成風險來臨之時,手足無措,導致企業經營受損。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 專家決策系統進行優化,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建立風險預警模型,對財務數據進行長期跟蹤,以便及時識別財務風險,化解安全隱患。
3.2對于會計行業整體效率的提升
傳統的會計行業采用手工記賬的方式,由于這種方式對于家庭作坊等小規模經營而言,便捷且成本低,因此至今為止仍有使用。但是,對于稍有規模的企事業單位,這種記賬方式是機械、單一而且因重復性工作繁多而導致的低效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在會計行業的各個環節進行相應的改善,在簡化業務流程的同時,使得會計從業人員從繁重而重復的體力勞動中擺脫出來。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在復雜文件中,對關鍵賬目信息進行定位,節省從業者瀏覽賬目的時間,除此之外,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智能代理”系統在對會計相關的科目、交易進行全方位分析后,可以 在極短時間內,對其進行風險評估并挑選樣本函證。因此,筆者認為,會計從業者不僅要會“算”,更要跟上人工智能在行業內應用的最新步伐,學習如何充分運用人工智能輔助系統,結合系統集成,不借助于人工,將各種會計信息記錄到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中。同時,借助于數據分析模塊提供的合理化建議,為企事業單位決策提供有用數據支撐。
4.人工智能時代下會計行業的應對策略
4.1開展“人機交互”模式管賬人才培訓
雖然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在企業日常管賬中運行,但是管賬工作的業務與決策主體仍然是管賬人員。因此,筆者認為企業應當根據目前的整體趨勢,對于管賬人員展開系統的培訓工作。企業應該以“人機交互”這個概念為核心,對于管賬人員進行培訓。不能割裂人與計算機之間的聯系,在培訓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借助計算機來實現賬目的日常管理,并學習如何利用系統中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數據分析模塊,根據分析后的結果得出一些有效結論。
4.2投身于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的信息安全
當人工智能會計機器人處理數據時,就意味著數據已經開始面臨通過互聯網被盜取、篡改的威脅。因此,如何保護會計數據的安全以及整體的系統信息安全成為一個新的挑戰。所以說,當前擁有會計技能與信息安全雙重背景的人才處于緊缺狀態。 而且對于會計行業本身而言,信息的安全性與保密性往往處于第一優先級別,所以會計從業人員可以通過學習信息安全技術,針對人工智能做出與之配套的信息安全策略,轉型為財務信息安全專家。
結論與建議
綜上,人工智能的發展與應用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它的到來,雖然可以對會計行業整體工作效率與工作方式帶來提升,但是這并不能被等同為人工智能可以完全完成全部會計工作,將會計行業的人工時代拉下帷幕。經過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在審計、財務管理等工作中發揮實際效用,而且多家知名會計師事務所也已經為它的到來背書。但是,無論是從短期內還是從長遠上來看,人工智能都無法取代人工在會計行業中所占據的主導地位。對于會計從業人員而言,人工智能的到來并非壞事,它是一種行業對于自身的探索以及進步。為了順應這種變化與潮流,會計從業人員需要由傳統會計人員向管理型、高端型會計人員轉變,要逐漸從基礎性工作中脫離出來,學習如何靈活地應用人工智能協助處理責任內工作。
參考文獻:
[1]賀英武.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J].電子測試,2019(Z1):153-154+152.
[2]李海俊.人工智能與人的發展:歷史生成中的統一[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1):42-47.https://doi.org/10.16103/j.cnki.21-1582/c.2019.01.009.
[3]高連術.淺議人工智能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J].中國商論,2018(30):6-7.
[4]王晶.淺議人工智能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J].中國商論,2018(27):9-10.
[5]周文慧.智能會計時代下企業管理會計應用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7(23):135-136.
[6]王加燦,蘇陽.人工智能與會計模式變革[J].財會通訊,2017(22):41-43.
[7]覃勤.人工智能環境下會計人才培養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0):97.
[8]孫延祥.人工智能對會計工作影響及對會計人員的沖擊[J].商場現代化,2017(07):197-198.
[9]張會莉.人工智能對財會行業及其人才需求的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2):189-190.
[10]張紫馨,楊昕,辛萌.淺析人工智能會計應用下會計人員的職業定位[J].中國商論,2016(30):168-169.
[11]唐洋,陽秋林,張彩平.環境會計研究的現狀與未來[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9,24(01):81-86.
[12]李萌. 會計信息處理智能化研究[D].天津商業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