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風林
【摘 要】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的個性受到壓制,課堂缺乏趣味性、愉悅性,學生難以對語文產生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新的教育理念走進語文課堂,要求教師建設高效語文課堂,創設民主和諧的氛圍,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學語文,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困境;高效課堂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未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完全以自己的教學思路為主,借助固定的教案展開教學,的教學方法也過于落后,使得學生對枯燥的課堂并無興趣。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相應的主體地位未得到體現,導致學生難以進入學習狀態,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因此,重視學生在教學中主體地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2.素質教育形式化
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追求新課標,追求繽紛多樣的課堂,口若懸河,呈現靚麗的課件,展現自身的教學亮點,語文課堂看似有趣,實則脫離實際。若教師僅重視追求教學技巧及形式,勢必會淡化學生的發展,會使學生應接不暇,無法掌握重點,難以收獲好的教學效果。將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引入教學,符合新理念發展的趨勢,但核心在于有效結合教學實踐、學生的特點,從學生發展的角度進行新方法及新思路的應用。
3.應試教育困擾
在一定層面,素質教育存在的本質是打破應試教育,兩種教育模式截然不同,另一層面,素質教育是應試教育的更高級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學受應試教育機制的影響,無法完全擺脫老一套的教學模式。譬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重視知識,忽略對學生人格、心理、精神等品質的培養。應試化教學模式的開展,大大限制了對學生思維能力意識的培養,對學生長遠的發展十分不利。針對以上教學問題,結合新課標倡導的高效課堂教學理念,想要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教師應當創造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需要調動學生的課堂情緒,并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保證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如何構建高效課堂
1.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需要構建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所謂“高效課堂”即能夠最大化的對課堂教學功能充分發揮,也就是在45分鐘之內對教學任務目標的最大化完成,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真正達到教育教學三維目標,創造最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具體要求為: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改變枯燥的課堂氛圍;合理選擇教學內容,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根據學生特點及需要,合理選擇課堂教學手段。課程氛圍的營造,還應當注重新型教學資源的引入,將多媒體教學資源應用,能夠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使得學生能夠在多維度的背景下開展學習,學生在豐富活躍課堂氛圍下的學習,教學有效性能夠得到有效地提升。
2.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還需要充分調動學生情緒
游戲作為學生所樂于能夠接受的方式,更作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有效手段。所以通過展開課堂教學游戲,作為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關鍵渠道,能夠讓學生自始至終的感受到成功,進而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有效增強,真正實現寓教于樂。具體要求為:培養學生對語文課程的興趣;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及課程;在課堂教學中把握教學節奏,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不斷地基于教學實踐,開展具有探索式的教學游戲活動也是關鍵的。例如,基于課文的學習,對于其中的重點句段,重點場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析,使得學生在思維層面的碰撞中得到提升,對于學生綜合意識的養成同樣有利,關鍵是提升了學生參與教育的興趣,促進了對于學生情緒的調動。
3.要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加以尊重
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還需要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加以尊重,需要切實考慮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實際,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真正把課堂的教學時間歸還至學生,引導學生可以作為課堂學習的主角。學生也可在自主發現過程中,真正感受到知識的興奮感,讓學生真正明白“我能夠思考,能夠自主解決問題。”并且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自主意識認知不斷增強,真正創造活力語文課堂。法國著名哲學家笛卡爾曾經說過:我思故我在,帕斯卡爾也曾經說過: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讓學生思考的重要性。具體要求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水平及教學能力
要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根本還需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水平及教學能力。教師不能依賴教學參考書來實施課堂教學,相反要練就閱讀、寫作的真本領。鉆研文本,有了自己獨特的體會與見解,上課時就不會人云亦云。自己的鉆研所得,雖是不知名的小花,由于植根泥土,卻容易打動學生的心,因為它鮮活,因為它帶有泥土的芳香。從學校的層面而言,積極鼓勵老師開展自我學習,自我進步十分關鍵,不斷地激勵老師開展教學研究,全面地提升教師的素養,不論是對于語文教學的改革與發展,還是對于學生知識能力以及素養的提升,均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與必要性。教學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讓我們每一位教師以自己的盡心盡力來感動學生、感動家長、感動社會,還母語教學應有的地位,建設我們美好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于漪.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淺談[M].上海大學出版社,2006
[2]衣華玲.淺談語文課堂教學的收尾方法[J].吉林教育,2013(2)
[3]費洪珍.語文課堂個性化教學初探[J].吉林教育,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