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紅
摘 要 近年來,我國保持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關注,林業逐漸從經濟生產向生態建設轉型調整,林業經營管理面臨新問題與新挑戰。在此背景下,連山縣大力推進林業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一些成功經驗在全縣得到了推廣。基于此,分析連山縣林業資源經營現狀,并提出了林業經營管理的有效措施,促進連山縣林業產業發展。
關鍵詞 林業;經營管理;連山縣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2.036
1 連山縣林業資源經營現狀
1.1 林地開發利用現象嚴重,林業用地面積減少
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和交通道路建設造成林業用地面積減少,與2016年相比,2017年連山縣林業用地面積共減少了4 002.8 hm2,其中各類開發建設占用林地266.14 hm2。2017年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小班面積求算與2016年森林檔案數據相比,林地面積減少97.24 hm2,新增非林地轉林面積118.21 hm2。此外,2017年全縣通過碳匯造林、林相改造等項目灌木林地比2016年減少了1 135.13 hm2,同時通過全民義務植樹、建設生態景觀林帶、森林進城圍城、鄉村美化綠化等措施,新增非林地中森林面積537.58 hm2,全縣森林覆蓋率由2016年的86.38%減少至2017年的85.34%,減少了1.04%。
1.2 科學合理地進行森林保護管理
2005年以來,連山縣共投入有害生物防治資金453 078元,實現了松毛蟲、天牛、蕭氏松莖象、棕色天幕毛蟲和葡萄天蛾的有效防治。此外,連山縣共營造生物防火林帶394.95 km,撫育林帶1 391.4 km,生物防火林帶網絡已經初步建成,阻隔山火效果顯著,建立了高效有序的森林防火體系。同時,有近341人的森林治安巡邏隊員分布在各個鄉鎮,重點負責自身所在區域周邊的林地情況,有效制止森林火災及盜伐濫伐等嚴重破壞林業資源與林業環境的行為,保護所在區域的森林資源,使林業經營管理更科學、規范、合理。
1.3 林業建設發展迅速,林分質量顯著提高
林業建設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山地造林、林相改造、封山育林等。到2018年,連山縣造林面積達10 693.33 hm2,其中人工造林2 233.33 hm2,補植套種3 168.93 hm2,更新造林964.4 hm2,封山育林2 826.67 hm2,森林層次、林木樹種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此前,連山縣森林樹種只有杉木、馬尾松、濕地松等針葉樹種,樹種較為單一且質量偏低,不能滿足現代林業發展需求。因此,連山縣林業主管部門協調相關單位及人員積極開展改造工作,引進闊葉樹種,豐富樹木種類,統籌規劃并合理布局,最終形成了具有觀賞性的樹林群落,對林木質量的提升也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1.4 加強森林資源保護,森林生態效益有效提升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及生態文明建設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生態環境保護與改善、生態平衡維護等工作成為林業工作的重點內容。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市的工作部署,牢固樹立“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堅持在“保護中發展”,走經濟和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道路,把林業發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以四大重點工程為重點,大力實施造林綠化,扎實推進“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全縣林業建設水平不斷提升[1]。
2 連山縣林業資源經營管理對策與建議
2.1 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滿足居民及周邊群眾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物質的需求,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向往綠色、回歸自然已經形成一種時尚潮流。林業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主導者,應從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對生態建設的投入,同時以建設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不斷深入發展住宅、城區、街道等生存空間的綠化建設。目前,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生態公益林面積僅占全縣林業用地面積的46.63%,尚有提升空間,可將一部分林地區劃成鄉鎮級森林公園進行規劃建設,因地制宜地建設城郊休閑式森林公園,為人們提供理想的休閑娛樂場所,打造美好家園,營造魅力之城。通過以上措施,能夠提高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森林景觀及森林生態效益,實現大地園林化,營造優美的生態旅游大環境,滿足市民生活及休閑需要。
2.2 優化樹種結構,提高林分質量
目前,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森林的樹木種類及結構仍存在問題,純林所占比例偏大,成熟林、過熟林較少,結構趨于合理,但林分單層林多、復層林少,林相簡單。因此,林業部門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注重樹種結構與森林層次的優化,循序減少杉木和桉樹樹種,提高森林的景觀與生態功能,滿足現代林業發展需求[2]。連山縣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豐富樹種類型,增加樹林色彩與層次。可以將闊葉林、鄉土樹種等作為當前種植開發的重點,提升森林功能與效益,真正實現生態功能與觀賞性兼具。
2.3 加強林地管理,依法保護林地資源
從2017年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來看,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林業用地面積比2016年減少4 002.8 hm2,減少幅度為3.62%,其中由于后期行政界線發生變化造成連山縣林業用地面積減少3 757.7 hm2。此外,林業用地面積減少還包括以下2方面原因:1)連山縣的經濟發展水平持續提升,土地資源的使用量不斷增加,部分林業用地被改變用途;2)經濟建設過程中的一些不合適或違規行為也破壞了林業生態環境,例如采石場的開發就對林地造成嚴重破壞[3]。因此,林地的減少是客觀存在的,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工業和城區建設用地需求呈遞減趨勢,林地被占用的壓力也會隨之減輕。為保護好現有林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林業部門要合理規劃和保護林地,堅決杜絕破壞林業資源的行為。
3 連山縣林業經營管理展望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應牢牢把握建設“宜居生態城市”的戰略目標:1)以森林公園建設為重點,提高森林質量,豐富生態文化內涵,走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之路;2)以重點工程和科技項目作支撐,建設以地帶性森林群落恢復為目標、樹種結構良好、具有多效益的生態公益體系;3)以資源保護為依托,構建國土生態安全體系和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通過造林綠化(含水源涵養林建設、生態公益林改造、生態景觀林帶建設、森林進城圍城及美麗鄉村建設、營造農田林網等)、加速森林公園建設、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包括林地保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防火體系建設、古樹名木保護等)、完善林業信息系統等措施,到2028年,力爭森林覆蓋率達到88%,林木綠化率達到89%,森林保有量達到97 000 hm2,活立木總蓄積量達到1 000萬立方米,森林生態功能等級中一、二類林面積占全縣林地總面積的90%。
參考文獻:
[1] 潘永柱,徐啟獻.松陽縣森林資源現狀分析與可持續發展[J].中國林業,2008(6):44.
[2] 華衛英,劉賢忠.淺論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J].科技廣場,2007(10):29-31.
[3] 丁明堂,郭德榮,周雪勤.林權改革推動高郵林業上新臺階[J].中國林業,2007(19):34.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