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興
【摘要】會計職業道德與普通的德育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聯系的是兩者都具有道德性質,區別的是會計職業道德多了一層職業性質。會計職業道德又與會計法規有著關重要的聯系,在會計工作中職業道德與法規缺一不可,法規是底線,會計職業道德是提高職業工作規范的重要途徑,是會計人才職業信念的基礎內容,是會計人員實現職業理想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會計 職業道德教育
一、職業道德在會計工作中表現出不足的方面
(一)會計職業道德觀念不加強
在會計工作中常常會見到職業道德的不足表現如會計人員偽造 、變造會計材料,從中獲取個人的經濟利益。這種嚴重種違反法律的情況,是會計人員在個人利益推動下產生,而產生這種違法的現象本質是會計從業人員沒注重會計職業道德的修養,沒有加強自身的道德觀念,而出現了道德敗壞的表現。
(二)缺乏愛崗敬業的精神
現在缺乏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在各行業中也是普遍存在,在會計行業也不例外,有些會計從業人員當看到自已職業與想象中有一定差距時,就會出現心態不平衡 ,工作馬馬虎虎積極性不高,有的人員甚至利用上班時間炒股,做賬務代理等現象,嚴重影響會計工作質量和效果,這是職業道德的缺失典型現象。
(三)會計從業人員缺乏原則性
會計是一項與時俱進的工作,會計內容與要求更是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變化,盡管會計內容發生了變化但會計工作還是十分講究工作原則,因此作為會計人員要經常學習新的政策法規,理清會計原則,才能更好的適應會計工作,如會計人員缺缺乏原則,就有可能變成犯罪的行為。例如在單位中單位負責人為達到某種目的,要求會計人員做假造資料,對于會計從業人員來說一方面是領導的指示,一方面的會計原則與法律,如何選擇是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與法律的問題,會計從業者如果缺乏會計職業道德的原則性,就很容易作出不當的行為,導致違法犯罪的產生。
二、中職會計專業的職業道德教育對學生的職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現代社會是一個經濟大時代,有各種的誘惑,而作為會計從業人員常常與金錢打交道,如何才能抗拒誘惑,堅守本職,做好本職工作,是每個會計從業人員必須要過的坎。而指引會計人員通過這個坎那只有會計職業道德,它就像會計從業人員的指引燈,是會計從業人員形成良好社會道德與工作責任感的關鍵,也是會計從業人員做到客觀公正的前提條件,更是會計從業人員提高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中職學習階段是學生形成職業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是形成學生在日后工作中是與非判斷能力的基礎,是學生職業成就高低的關鍵因素。
1、會計職業是一項講求規范的工作,也是與法律相關的工作,會計職業道德既是會計法律的重要補充也是會計人員的工作規范,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不單規范了會計人員的工作更是會的人員工作態度和服務意識形成的重要內容,例如在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中有明確提出強化服務、愛崗敬業等要求。
2、會計工作中對于信息資料客觀真實有嚴格的要求,這要求會計從業人員有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有善與惡,是與非的判斷能力,是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等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這些內容指引會計從業人員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在工作中做到客觀真實。也是會計目標實現的前提,會計目標是會計人員通過核算為服務對象提供真實有用的會計信息,這要求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不弄虛作假嚴格遵守會計準則提供真實的信息,讓服務對象能根據正確的信息作出決策,最終實現會計目標。
3、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對會計人員的了職業素質要求更高,會計職業道德正是會計從業人員職業素質提高的關鍵性內容,是會計人員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會計專業的內在性要求,同時更是對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職業素養提出要求。由此可見,中職會計專業的職業道德教育對學生的職業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也是會計職業的內在要求。
三、在職業教育過程對于會計專業的道德教學的誤解與建議
(一)中職會計職業道德教學誤解
1、現在還一些學校把會計職業道德只作為普通道德教育看待,這是一種誤解。會計專業的道德教育,有一般職業道德的特點,也具有與自身專業的相關特點,應在課程的設置中更多的與專業相關聯,突出會計職業道德與法規的關聯性,強化職業道德在職業行為的重要性。
2、在教學上,許多老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多為講授法,只注重是知識的掌握,而背離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實踐性的要求,過于純理論道德教育,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提不起學生的興趣,也很難與專業聯系在一起,教學效果不佳。
3、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是會計專業重要的一門課程,但是我們在上課這門課的時候往往只注重了法規的教育而輕視道德的教育,更多的時候把法規的內容與道德的內容分割開來講,其實這樣教學都是很多存在足的。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這兩個內容本身應是互相交融,法規是底線,道德要求更高,都是規范會計工作的內在要求。
(二)中職會計道德教學的建議
1、在教學上應更多的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會計課程是有很強的實踐性,在教學上應把職業道德與會計職業技能、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形成會計職業專業知識與職業道德互相促進,在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將會計實踐的案例聯系職業道德,把職業道德教育與工作實踐有機結合,既提高學生的職業興趣,以能在以后的會計工作中產生較強的實用性。
2、重點突出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在學科體系的地位,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考核,注重會計人員的誠信考核,建立學生的誠信檔案,讓學生養成成信為本的理念,為日后不做假賬,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形成堅定的信念。
3、在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應加強堅持準則的教育,在會計工作中有些事務要會計從業人員判斷是與非,而在這些事務判斷時,會計操守與準則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保證會計人員作出正確判斷的關鍵,也是保證會計資料客觀性的前提。
4、多運用會計職業實踐中的經典案例,寓職業道德于會計專業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時,也能學習到職業道德的內容。
5、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是一個長期教育形成的過程,因此在會計專業課程當中也應加入職業道德教育,讓學生時刻感受到道德的存在,進一步內化為自身的職業修養。
6、會計法規是會計從業的最基本要求,在教學上可以用法規的導入,引導學生追求更高層次會計職業道德。
7、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應與學生的專業課程同步進行,在會計專業社會實踐課程中,應加強考核。
8、職業道德教育是一個人的內化過程,因此在教學上建議多用案例分析與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
9、職業道德教育是培養會計人員的重要內容,但它與一般的專業知識考核是有所不同,它是一個意識形態的內化過程,所以在教育的考核過程,不建議注重理論的考核。
四、中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體會
在會計行業內有許多能出現違法的情況,會計職業道德就像明燈指引著會計人員前進的方向,起到關鍵的作用。會計職業道德它沒有會計法律強制力,而是依賴于個人自身學習與修養來提高,假如會計人員自身沒有職業道德修養和足夠的覺悟,那么在職業中很難有所成就,甚至做出一些違法的事情。當然會計職業道德又與我們所說的道德、品德有不同,可能你的道德和品德很高尚,但是你的職業道德卻不一定過關,因為會計職業道德是要與會計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由此可知,會計職業道德不僅僅是簡單的個人品德,個人修養,而是遠遠超越品德和修養的要求,它是聯系個人的職業行為,并保證職業行為的正確性。如果我們只有知識沒有職業道德修養,那么我們所學的會計的知識可能成為違法的工具,從而給企業、給社會和人民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所以作為中職會計專業的學生都必須學好會計職業道德,它既是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會計職業使命與職業發展的關鍵,是法律底線的更高要求,是會計人員更好的服務企業,服務社會,取得職業成就的決定性因素。
參考文獻:
[1]駱培業.會計教育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措施[J].會計師,2010(07).
[2]楊建芳.論中職生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途徑[J].職業,2012(02).
[3]楊曉華.中職學校學生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軟件 (電子版),201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