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徐珍
摘要:柏拉圖說過:“音樂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外,還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樂教育是通過唱歌、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欣賞等富于情感的音樂形象對學生進行的美學教育,它對于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創造力的培養,情操的養成等都有獨特作用。然而由于農村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以及有關人員對音樂教育的忽視,農村音樂教育現狀與現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遠。
關鍵詞: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素質教育
農村音樂教育可以說是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城鎮中小學音樂教育一樣,其目的也是為了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塑造其想象力與創造力,啟迪學生的智慧,培育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但是由于很多方面的限制,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卻難以得到真正的普及與重視。現將農村小學音樂在教學改革發展中的現狀分析如下:
1 教學思想觀念落后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并沒有從根本上轉變大多數鄉村中小學教師和領導的教學觀念。不少學校仍把各種統考分數作為評價教師和學生的唯一標準,而且很多農村基層學校領導對音樂教育教學知之甚少,認為音樂課只是一門輔修課,與升學無直接聯系,在學校教育中可有可無。
2 師資隊伍的緊缺和總體專業素質較低
在鄉村小學音樂教師師資力量中大部分是當地的民辦教師。他們很少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又缺少接受音樂培訓的機會,缺乏必要的音樂素養,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當大的缺憾。因此師資隊伍緊缺是音樂教育開展的一大難題。
教師的整體素質的水平較低也是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難以開展的一大原因。因為很多學校對于音樂課不夠重視,很多教師都不是正規院校畢業的,因此很多音樂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不高,又缺乏對學生的責任感,在音樂課上為迎合學生的口味,便不按照學校課本來進行教學,而是在課上放一些當下網絡流行的音樂,這不但沒有把音樂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與素質教育和審美教育之中,還可以說是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個人修養沒有任何的好處,有些教師僅是敷衍了事,唱唱歌,彈彈琴,且大多數學生也更樂于利用音樂課上睡覺聊天。教師和學生兩方面都不肯配合,所以導致了農村中小學音樂無法開展,故提高音樂教師的自身素養對于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3 教學設施的落后和教育經費的不足
在廣大農村,由于經濟條件受到限制,再加上資源供應不足的原因,很多學校在教學設施上都嚴重缺乏。學生沒有合適的、良好的學習環境,自然難以重視音樂課,也提不起興趣。
音樂專用教室的缺乏。隨著國外柯達伊、奧爾夫等身體律動的音樂教學法的推出,人們逐漸意識到對于音樂教育,并不能純粹的只是教習唱歌那么單調,而應該激發出學生內心對于音樂的真正熱愛。
針對以上有關農村小學在教學改革發展中的現狀我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想法:
(1)要更新當前的教育觀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想改變當前的這種音樂教育狀況,必須要改變長期以來影響音樂教育發展的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體制,大力倡導新的音樂教育理念。各級教育部門的領導,更要更新教育思想觀念,把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工作提到議事日程,嚴格的執行《音樂教育大綱》和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清除“主科”與“副科”的意識,真正把農村的音樂教育工作扎實、有序地開展起來,把歡樂和美的享受還給孩子們,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接受音樂教育的權力,樹立讓學生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素質教育、審美教育培養的思想。還要鼓勵學生家長參加一些社會藝術活動或民間藝術節,使家長切身體會到藝術的美和音樂的美,使他們明白音樂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對塑造孩子心靈的重要作用。當他們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時,便不會再以單一文化課成績來衡量學生和評價學校,這樣才會激發學校對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
(2)加強對于師資建設的力度。 穩定和加強農村學校音樂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是農村音樂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保障。可以采取廣泛的招收各屆畢業生,同時對教師的素質也要加大要求,并且提高其待遇,讓音樂老師正視自身的職業地位,增強其責任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會帶給學生一定的影響力。
(3)加大音樂教室設備的引用的力度。音樂教室的設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為一個正規的學校來說,開展音樂課就必須要引進正規的音樂設備。學校應有計劃、多渠道籌集音樂教學設備專用資金,逐年添置必備的教學用具,修建專用的音樂教室,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內容。尤其要加大對音樂方面的教輔資料的投入,這樣可以讓老師了解更多的最新音樂消息,也豐富了學生的視野。這樣,一些音樂教師才會安心扎根于農村,在農村音樂教育中實現自我價值,從而保證我國農村音樂教育得到真正的發展。
總之,我國的農村音樂教育在教學改革發展中正面臨著許多的機遇和挑戰,農村音樂教育任重道遠。作為教育整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應關心、支持農村音樂教育,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面貌有一個較大的改善,從而與城市學校音樂教育并進,只有這樣,我國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在教學改革發展中的現狀才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參考文獻:
[1] 張聰.對我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思考[J].中國音樂教育,2004(08).
[2] 鄔志輝.任永澤.精神培育: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教育的使命[J].東北師范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1).
(作者單位: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塘溪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