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暢 柳青
摘 要:文章立足于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新路徑分析。其中明確分析大數據的具體內涵,并表明在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征。同時,結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深入探討在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所要面臨的挑戰。并根據實際教育問題研究出科學、有效的創新對策,以期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更好的展開。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受大數據所影響,為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較高的挑戰,教育模式革新緩慢、教育客體分辨能力信息有限,都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所要面臨的挑戰。而如何解決這一問并積極做出調整,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重視的問題。文章以如何提升在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工作效率而展開的分析研究。
一、大數據的內涵
“大數據”不僅僅是近年來IT行業的熱詞之一,也是隨著時代發展,成為二十一世紀最為先進的熱詞之一。大數據在當前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下,已逐漸被人們重視并廣泛應用,在我國金融、醫療、建筑等多種行業都能看到大數據的存在。大數據是由維克托邁爾和肯尼斯庫克耶分析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并表明大數據的內涵并不是指大規模數據,而是指海量數據和大數據處理技術的有效結合。通過大數據處理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可從中獲取具有較高價值的產品和服務。而大數據的產生也是融合物理世界、信息空間和人類社會三元世界的重要紐帶。簡單來說,大數據就是以計算機技術作為載體,對海量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一起挖掘出具有較高價值的數據集合。
二、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征
(一)全面化
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征,主要以知識全面化為主,體現在獲取學生信息廣泛、獲取數據更為真實。其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過程中,受大數據背景所影響在調查學生信息時不再是通過單一的隨機樣本數據,而是高校整體學生的全部數據信息。在此過程中,可通過利用大數據掌握到的全部數據信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分析,有利于相關工作人員在分析所有高校大學生思想動態和行為特征時,能夠確保已獲取信息更加準確并寬泛。而在獲取數據信息時,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處理和分析,可使得出的數據更加客觀真實,并能夠及時掌握他們最自然、最真實的狀態,進而獲得準確的研究指標數據。
(二)數據化
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可融合大數據最為顯著的特點“用數據說話”,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對象、范圍和內容從多方面地方挖掘出來,并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將其轉變為易于分析的量化形式。再利用大數據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據信息量化處理時,可通過文字數據化信息技術,對高校學生在各大網站平臺撰寫的文章、發表的評論,以及在網絡信息平臺中搜索的關鍵詞及聊天常用流行詞等進行文字研究。同時,還可利用大數據中方位數據化技術,對高校學生所在位置進行定位并分析,并通過分析高校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逗留的場所,如圖書館、宿舍、體育館等,進行預測高校學生行為走向。可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數據背景下提升工作效率。
三、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教育模式革新緩慢
在以往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因教育模式革新比較緩慢,使其在獲取學生信息數據時較為困難,而獲取的信息也并不全面,嚴重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效率。而在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也僅僅就只是通過傳統談話、灌輸、會議宣傳等模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無法滿足在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的提升。受大數據所影響,普遍高校學生群體在獲取所需要的信息時,除利用書刊雜志、報紙、電視廣播等有限的文本數據進行獲取信息。還會通過廣泛應用先進互聯網技術,通過互聯網平臺搜索信息等方面進行獲取信息。故而在這種先進的互聯網數據時代下,已很難使得高校學生接受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且極為容易激發學生抗拒心理。
(二)教育客體信息分辨能力有限
在大數據背景下,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中,互聯網所呈現出社會性、創新性、開放性、聚合性等特點,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與之相比,相對傳統紙質文檔信息數據的局限性,高校學生更加傾向于通過信息數據廣泛的互聯網,進行拓展自身知識體系,并豐富自身數據庫。然而,雖網絡平臺中信息知識比較豐富、廣泛,但由于目前網絡平臺信息審核機制并未完善,其上傳的知識信息等數據并未經過嚴格篩選和審核,較為容易出現信息真假難辨、良莠不齊等狀況。同時,因缺乏網絡信息審核機制,而高校學生社會閱歷不足,對辨別是非能力較差,使其在網絡平臺獲取信息時,極為容易受到詐騙等現象,最終導致學生無法分辨信息真偽而上當受騙。
四、基于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新路徑分析
(一)全面把握學生思想動態
學生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實施的對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行為狀態關乎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工作效率。因此,全面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及行為狀態,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工作效率的重要元素之一。首先,相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在互聯網平臺中挖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互聯網引擎搜索的大量圖片、文字、音頻等數據資源。資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將搜集出的資源進行整合、統計、處理和分析,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及行為狀態。可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面對學生產生的思想問題時,能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糾正并實施教育對策,進而形成全方位式預警機制。而在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時,相關教育工作者應加以關注學生生活情況,對存在特殊狀況的學生加以關心和撫慰,并采取有效手段進行安全危機處理。這樣一來,不僅僅能夠幫助高校及早發現學生產生的特殊狀況及問題,并及時進行解決處理,還可實現更加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效果。
(二)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擁有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是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在大數據背景下,更好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于其他專業學科不同,更注重與理論聯系實際,并注重順應時代變化,跟隨時代發展腳步,及時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因此,想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工作效率,是思想政治教育發揮除自身的價值及作用,就必須要先建立一支專業素質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首先,高校可利用互聯網中的豐富資源與先進技術,結合教育實際情況,建立一個高效的培訓機制,并以口頭、實物等作為獎勵,帶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積極參與到培訓中。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育工作者知識體系,有利于提升教育工作者專業素質。其次,在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時,相關工作人員可借助大數據技術輔助教學,運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學生思想動態和學習傾向,還可針對個體進行具體分析,達到因材施教。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大數據背景下,要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工作效率,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全新發展,相關教育工作者可從全面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等方面著手。此外,可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的同時,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專業素養的提升,并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應明確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實際情況,積極展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創新研究,使其在大數據背景下,能夠更好地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及作用。
參考文獻
[1] 路麗梅.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問題研究[J].智庫時代,2019(14):93-94.
[2] 韓凱輝.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9,34(05):41-48.
[3] 尹婷婷.關于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的幾點思考[J].文化學刊,2019(03):176-178.
[4] 張賽男.淺談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實踐[J].才智,2019(06):35.
作者簡介:路暢(1990- ),女,河北滄州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柳青(1986- ),女,河北滄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