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化學的核心素養是化學這一門學科的本質素養,高中化學具有宏觀與微觀結合的表征方法等學科特征,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主要設置真實問題情境等教學策略。文章主要針對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構成體系以及培養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中學;化學;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1-0111-02
我們不妨將目光所涉及的范圍放得更為廣闊一些,從世界的高中課程教學不斷改革的具體潮流來看“核心素養”,從而進一步了解到核心素養的培養已成了一種全球性的教育發展趨勢。再回過頭來看我國教育發展中的課程改革歷程,從最初提出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構成的“雙基”教學理念,后面漸漸發展成為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組成的“三維目標”,再到今日的“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基本目標”。
一、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概述
近幾年,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對素養研究的高度重視,使其逐漸成了推進課程建設的核心。在這一核心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還對素養的界定與選擇進行了專項的研究。研究認為,素養就是個體在特定的情境下能夠滿足情境的要求,并且能夠順利執行生活中的任務。素養是可教可學的,是可以經過后天學習而獲得的,它能夠通過有意的人為教育來對其進行規范和設計。而核心素養是個體為了適應未來在積累豐富知識的同時,也沉淀了很多化學家認識新物質、改造傳統物質的思維觀念,這些豐富的思想及觀點也進一步地體現出了化學這門學科的偉大與不凡,而化學這門學科在整個社會發展中所貢獻的力量也是獨樹一幟的,由此可見化學這門學科所承載的教育價值是非常大的。化學教育與化學科學是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化學科學的魅力和特征也會在化學教育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只有這樣,化學教育才會有異常強大的生命力,才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形成,所以說化學學科的知識特點、思維觀點以及學習方法不僅僅是高中化學教學內容的主體,也是構成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關鍵元素。當教育指向核心素養,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有所察覺,現在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我們需要關注“教學,學生該學什么,學會什么”,為他們提供動力,幫助學生獲得成功,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發展自身為目標。化學從有機物和無機物兩個大類將大自然的一切物質如材料、能源、環境、甚至是生命都包含在內。化學和它們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在解決人類社會發展中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而高中化學是化學學科的基礎部分,學習和掌握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是每一位化學老師都需要密切關注的。
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內容屬性
1.結果屬性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具有一定結果屬性,主要體現為:學生只有通過化學課程的不斷學習,形成系統的學科知識結構,方能夠逐漸形成富含學科特質的思維方式與學習品質。該結果屬性始終強調學生應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掌握各種物質的分類與內容,了解事物的變化規律和特征,且要能夠加以深入地描述,在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念后要憑借嚴謹的研究態度和強大的社會責任觀念展開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鉆研。
2.過程屬性
過程屬性主要是指學生在比較復雜的化學學科系統中對化學知識進行認知,培養化學思維,鍛煉探究技能,從而在不斷學習當中掌握解決化學問題的關鍵品質與能力。過程屬性始終強調學生應該通過自身的辨識與觀察進行具體學習情境與化學知識的探究,并且要對化學物質的性質、特征、結構等進行宏觀與微觀、全局與局部、動態與平衡的思考,從而能夠對化學物質的本質加以揭示,在此探究的過程中利用化學技術與原理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積極創新的觀念和能力。
三、多種視角下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特性
1.學生發展視角
學校教育所開展的各項教育活動,最終的教育目標在于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以及學生終身發展需要的品格與能力。就發展素養而言,其具有跨學科、跨學段的特點,與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二者屬于宏觀與微觀、全局與局部的關系。只有建立了學生發展素養培養與教育體系,方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學科核心素養教育;同時,只有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教育,方能夠對學生發展素養的培育予以落實。高中化學課堂教育必須要令學生在學科教育中具備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能力,由此不斷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促使學生成為新時代具備豐富人文底蘊,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善于學習與創新的高素質人才。
2.學科特質視角
為了更好地開展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必須要對學科特質進行宏觀的辨識與了解,繼而進行微觀的探析,對學科核心素養如何反映學科特質加以準確的把握。高中化學屬于基礎教育階段對分子層面與原子層面的物質性質等展開系統研究的一門自然科學,教師必須要強調學生元素視角的建立,促使學生在此基礎上對物質及其轉化產生微觀的認知。與此同時,要促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形成相對系統的科學學習意識,繼而鍛煉自己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各化學家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的品質加以感悟,更能夠產生對人類與社會關系的認知,同時產生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做出貢獻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與化學學科的特質基本一致。
3.學科認知視角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逐漸形成學科核心素養,會根據具體的環境對自身所學的學科知識、所具備的技能與思維等加以應用,從而展現自身的品質與能力。因此,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屬于其產生學科認知后的一種結果。一般情況下,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在學科認知上存在不同水平,而后一階段的學習往往是前一階段學習的提升與發展,要求學生能夠在逐漸提高的學習層次中將學科認知轉化成為自身發展與適應社會的關鍵品質與能力。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屬于學生在接受高中化學教學后產生一定認知,再經過升華與轉化形成的學科認知活動結果。為此,若要強化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必須要在教學當中令學生逐漸形成“宏觀-微觀-符號”的基本學習思維,繼而培養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精益求精的實踐精神。
四、結語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可以促使學生更加系統地展開化學實踐、化學知識認知與化學技能運用。在此基礎上,學生亦能夠在化學知識學習與探索的過程中培養自身具有良好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能力,針對不同的化學教學環境與化學知識則可以進行學習與研究觀念的變化,從而根據科學的證據推理形成化學知識認知模型,必要時則能夠通過深層次的化學實驗探究真理。因此,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融入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能夠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鉆研品質,有助于提升化學學科的育人功能和價值。
參考文獻:
[1]馮鷹.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及特點[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版),2017(7).
[2]陳曉曄.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11).
作者簡介:陳明(1971—),男,浙江桐鄉人,高級教師,專科,從事普通高中化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