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戲劇在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中具有特殊的價值,有助于培養學生語言建構與應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發展與創造以及文化傳承與理解等方面的能力。語文教師要形成自主開發戲劇教育資源和開展戲劇教育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戲劇教育;語文;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1-0123-01
一、戲劇教育促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學生必須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逐步形成綜合的語言能力。戲劇教育對比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在編排以冬奧會為主題的戲劇過程中,打破傳統課堂教學有限的語言表達形式,充分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和學習興趣,提供學生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包括對劇本的理解和具體的表演。在編排劇本的過程中,學生自編、自演、自導,編寫臺詞、設置情節以及評價同伴表演等,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將學生帶入一個具體可感的情境里,使其達到沉浸式的語言學習狀態。
二、戲劇教育促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
戲劇的編排是對文本的一種創造和想象,而劇本的編排就是一個創造想象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地撰寫劇本,放手讓學生自行查找資料,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多角度地創編劇本。大家都知道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時間正值中國的春節,此時引導學生以冬奧會召開之時的盛世為背景,確立戲劇主題“當冬奧遇上北京的春節”,讓中國的文化、家鄉的文化與世界的冰雪文化交融,帶去濃重的文化體驗。確定三個劇目內容:一份團圓情,一派民俗景,一種友誼深。在這過程中,每個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根據自己對冬奧會內容的理解進行想象, 創作各場景劇本。學生在共同編排劇本的過程中,思維想象空間得到充分的開發。在人物建構的過程中, 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劇本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可見,戲劇課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表演天賦,更是開發學生思維想象的課程。
三、戲劇教育促學生審美鑒賞與創造
戲劇表演重要的不是“像不像”與“美不美”,而是能不能學生在創編、表演的過程中得到深切的生命體驗。戲劇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表達的空間,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反復積累與訓練,他們站在舞臺的中央經過一次次歷練,經過一次次情感的投入,走進劇本情節深處,充分感受戲劇的形象美、音樂美、語言美,提高自己的審美品位,學生在自編、自演中,磨煉了意志,也堅定了信念。他們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表達、學會了溝通、學會了合作,變得更有信心、更有責任感,使自己的語文素養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學生通過表演從角色的主觀體驗上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促進個人身心健康的發展。學生從最初的了解背景資料到參與劇本編排,經歷了搜集資料—創編劇本—展現劇本的過程。由內化到創造的過程,既培養了學生 的語文綜合素養,也讓學生體驗了成就感,獲得了美的感知。
四、戲劇教育促學生文化傳承與理解
重視文化傳承是語文課程的重要責任,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也是我們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戲劇是我國文化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傳承并發展。同時,戲劇也是世界上廣泛存在的文學樣式,學生了解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知識,有助于促進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尊重。
北京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奧會舉辦權,北京冬奧會將是彰顯國力、鼓舞所有中華兒女、振奮民族精神的一次盛會。在這場盛大賽事來臨之前,作為學校這一有力的宣傳陣地、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有義務宣傳冬奧會,傳播冬奧精神,讓學校、讓學生為助力冬奧會獻上一分力量。利用助力冬奧會的大好契機,在語文綜合實踐性活動中把戲劇課程引向更廣闊的天地,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樹立文化傳承意識。
戲劇教育浸潤了學生的心靈,陶冶了情操,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奠定了基礎,這也正是奧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所在。
參考文獻:
[1]田豐,慕君.語文核心素養視域下的戲劇教育[J].語文教學通訊,2018(18).
[2]徐佩佩.由植入到融入:教育戲劇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J].小學教學參考,2018(12).
作者簡介:劉士榮(1971—),女,北京人,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建構和開發戲劇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