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鵬 汪勇攀
摘 要:學風是一個學校的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和治學原則,是校風建設的核心,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環節。優良的學風是學校求生存、創品牌、謀發展的基礎。學風的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和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學風是一所大學的靈魂,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支柱。學風建設是高等學校永恒的主題 ,是高等學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實現社會主義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條件 ,是衡量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良好的學風是學校的寶貴財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巨大而無形的精神力量,時時刻刻都在對學生產生著強烈的熏陶和感染 ,激勵學生奮發努力 ,健康成長。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學學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 養成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同時使學生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
關鍵詞:大學生;學風建設;思考
一、學風建設現狀分析
對于跨世紀的當代大學生來說,良好的學風應包括 :政治上奮發向上、愛國愛民;學習上刻苦鉆研、精益求精;行為上文明禮貌、遵紀守法;同學間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等等。這樣的學風一經形成,對于在校的每一位學生均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和相當的約束力,如同約定成俗的行為規范,使每一位學生都不自覺置身其中。盡管當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視學風建設,為建設良好的學風提出種種措施,作出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但就目前大學生的學風來看,還有許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在部分學生當中,主要表現為:一是缺乏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動力不足,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學習松懈,嚴謹刻苦精神不夠,部分學生出現“60分萬歲”、“61分浪費”、“混文憑”的錯誤傾向。二是紀律松馳、作風散漫,貪睡懶覺、遲到、早退、曠課、抄襲作業、考試作弊等現象時有發生,屢禁不止。三是不能正確處理學習與戀愛、學習與娛樂、學習與休息的關系。一些學生沉緬于跳舞打牌、玩電子游戲、看武俠小說;個別學生酗酒、打架;一度出現的“臥談會”,“桌面文學”傳播精神污染。四是重視業務知識的學習,忽視道路品質的修養,集體觀念、勞動觀念淡薄,儀表、舉止、語言缺乏文明,生活懶散,不講究個人與公共衛生。五是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輕視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所有這些都是學風不正的具體表現,都是形成良好學風的嚴重障礙,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到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勢必會妨礙黨的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實現。因此,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已成為我國高校十分重要的課題。
二、學風建設的重要性
(一)優良學風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在學校建設一個團結進取、勤奮學習、嚴謹治學具有求實態度、創新精神的優良學風能夠教育、鼓舞、熏陶學校的每一位成員產生一種向心力和凝聚力促使學生奮發向上積極進取健康成長。而抓學風建設的意義就在于利用這種力量使學生在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二)優良學風具有積極的約束力,從大學生處于青年期自我意識發展達到高潮的心理特點看建設良好學風創造一種促進學生自身健康發展,有利于成長的良好環境。利用風氣和輿論的作用以學生之間互相感染的形式來實現教育目的是學校教育和管理學生的有效方法。因為正確的是非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常的群眾輿論、健康的生活情趣等對學生的思想認識有著凈化和提高作用,使學生能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三)優良學風可以推動學校穩定發展。一般來說每年高年級學生畢業離校一批新生又進校學習使學校在內部發展等方面產生了不平衡。要克服這種不平衡性重在教育。而身教又重于言教優良的學風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內容。一種好學風能使新生受到好的教育激勵他們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形成一種穩定、秩序、持久的力量從而推動人們自覺地維護校風、校紀譴責和抵制有害于集體、有害于學風的言行使學生身心不斷地健康發展。(四)優良學風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保證。優良學風這種無形的群體意識一旦成為全校廣大學生共同的內心需求、行為規范和追求目標就會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產生直接的推動和影響力量使學生強烈地感受到自己稍不努力就會落在其他同學的后面由此形成勤奮學習、刻苦鉆研、互相競爭的氣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五)優良學風是進行教育改革的前提條件。加強學風建設是教育改革深入進行的需要。教改的目的是為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但教改必須有一個好的學風來保證。當前許多高校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削減了一些必修課學時增加了選修課有的進一步完善了學分制。這些改革措施都是為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如果學風不正學生把選修課當成自由課把自習時間當作自由時間就會直接影響教改的順利進行。
三、學風建設中的影響因素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影響學風建設的四個關鍵因素,即學生因素、教師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
(一)學生因素
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已經成年的大學生,都是學風建設的主力兵。大學生雖然已經能夠獨立生活、獨自處世,但是由于社會經歷貧瘠,面對誘惑時,意志還是不夠堅定。有些學生認為,學風建設是學校和老師的任務,和自己毫無關聯。這種想法是普遍的,也是可怕的。之所以需要學風建設,就是因為學生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風氣。如果所有的學生都有“懸梁刺股”的好學意識,都有“鑿壁取光”的發奮圖強,或是“曉月閑移三尺劍,孤燈苦讀五更書”,那學風建設還何須如此大費周章?因此,學風建設中,學生不但應該盡心盡責,還要出謀劃策。學生因素直接導致這場戰爭的勝敗。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同樣在學風建設中我們應該發揮積極分子的作用,讓他們為大家樹立好的典型,這樣大家就會因你追我趕,搞好自己的學習,與此同時也就會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學風建設自然成功。相反,如果學生之中有幾個比較懶惰而且抄襲成風,那他也會帶動學生加入他們,進而將壞的習慣或者風氣覆蓋其他學生,學風建設就會有很大阻力。
(二)教師因素
教師是學風建設的將領。很多大學的老師都認為,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所以不需要他們不斷的督促和教導了。而且,很多大學教師隊伍非常不穩定。部分教師不但從事教學,還有兼職第二職業;部分教師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自我的進修學習以及政績建設中。因此,這部分老師很難將所有或者大部分心思放在教育和引導學生上。要想改善學風,先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和課余時帶來學習的趣味是所有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教師因素能讓主力兵們更忠心于這場激烈的戰爭。
(三)學校因素
學校管理是學風建設的兵法。雖然“素質教育”這個概念在幾年前已經被提出來了,但事實上,很多高校的教育模式還是傳統的“填鴨式教育”,這也是學風建設的屏障。學校對于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相對薄弱,在教學管理上,也并沒有實事求是,不夠嚴謹。由于應試教育的壓迫,導致很多學生平時上課不聽,直到考試時才“臨時抱佛腳”,熬夜看書讀背;與此同時為了應付考試也會出現考試作弊的現象,更不利于學風的建設。學生即使有了好的成績,也不一定是因為真正掌握了知識。在學風建設上,學校不但要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并且要重于實施。學校因素決定了這場戰爭究竟該怎么打,該朝什么方向發展。
(四)家庭教育
是學風建設的精神食糧。雖然孩子已經步入大學校園,但是做家長的還是像對待中學生一樣的以成績論成敗。因為家長的這種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的想法,使得很多學生對于學習目的的認識形成歪曲。學生把學習看作為為應試而學習,一個學期只是最后兩周的努力然后在考試中取得合格的成績。家長只希望孩子能有優異的成績,卻往往忽視了學生學習的真正目的是培養能力、熏陶情操。自從孩子進大學后,家長往往就把責任推卸一空,不再關心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態度,這就導致了很多大學生非常的散漫,沒有學習的壓力和緊迫感,那又怎么會在乎學風建設?家庭因素應該是這場戰爭堅實的后盾。
四、順應時代的新道路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推動高校學風建設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是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精神旗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每個公民所應遵循的道德準則,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價值目標,更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學風建設,樹立理想信念,激發學習動力,能夠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增強學習主動性,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在學風建設工作過程中,高校教師和學生工作者通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養成嚴謹務實的學習習慣和刻苦鉆研的工作態度,這是學風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高校學風建設工作的發揮渠道。一方面,要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專業思想教育和養成教育。通過系列教育,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熱愛專業,并普及大學生涯規劃的知識,幫助他們樹立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養成可以終生受益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實現學習動力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學習目標從模糊到清晰的轉變、學習態度從消極到積極的轉變、學習角色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轉變。通過班會、黨團活動等幫助學生確定長期短期目標、合理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通過不定期組織本專業的專題講座、論壇沙龍等,使學生把握社會對專業的需求和專業發展趨勢及應用前景;通過“優秀學生案例集”、“成長故事會”等典型示范的方法,以優秀學生的典型事例或者現身說法來激勵學生;通過大學生誠信教育和廉潔教育,使學生摒棄考試作弊、“賄選”黨員、“賄選”學生干部、“賄評”各種獎學金等行為,從而真正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認真學習、刻苦鉆研上來;量化學生評獎評優的考評指標,把學習情況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另一方面,強化廣大教師和學生工作者的愛崗敬業觀念,使其擔負起獻身科教、服務社會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認真履行職責,在日常教學和管理的過程中把學風作為最重要的中心工作之一來抓;強化誠信廉潔意識,對各種學術不端、學術腐敗行為的處理嚴格把握政策尺度,既要堅持原則、嚴肅認真,又要科學公正、實事求是;樹立法制觀念、保護知識產權、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和權益。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精神導向建立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定科學、嚴謹、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在高校學風建設工作中,除了人的因素以外,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能夠發揮堅實的保障作用。高校及其二級學院(系)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學風建設相關規章制度。高校層面要形成一套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指標設置科學合理、考核過程以人為本的考核評估辦法。比如,哈爾濱工程大學將“就業率”、“考研率”、“四級通過率”、“科技創新”、“還貸率”等作為學風建設的“五項指標”來考量,著力打造求真務實的學風,培育團隊意識,引導激勵學生積極上進,為高校學生工作者加強學風建設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為他們分解指標制定評獎評優政策提供了依據,學風建設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二級學院(系)層面要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制定更為微觀具體的管理制度和評獎評優制度。管理制度如自習制度、晨讀制度、查課查寢制度、電腦使用制度等,使學生有章可循,防止大量自由時間的虛度。評獎評優制度除了可將校級考核指標分解細化至本院(系),還應結合自身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特點,將專業人才所需“德”、“才”兩方面素質體現于綜合素質測評制度中,鼓勵學生參加學科專業競賽和科研項目申報,積極參加創新創業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 劉麗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學風建設的必要性及策略[J].教育觀察,2017,6(23):16-17.
[2] 蔣瑩瑩.高校大學生學風建設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16,174(06):130-132.
作者簡介:康鵬(1994.09- ),男,漢族,四川達州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輔導員,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