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毛姆的短篇小說集《馬來故事集》收錄了六個短篇小說,在這些短篇小說中毛姆刻畫了許多人物形象。受到童年喪母以及失敗的愛情和婚姻的影響,在他的作品中刻畫了眾多負面女性形象,也有為數不多的正面積極的女性形象。本文將分析以馬來半島為故事創作背景的《馬來故事集》中的六位女性形象。
◆關鍵詞:毛姆;《馬來故事集》;女性形象
一、引言
《馬來故事集》原名Ah King,正是“阿金”的音譯。阿金是毛姆在新加坡去往東南亞旅行時雇傭的貼身用人。在結束為期六個月的旅行時,阿金卻因為要離開毛姆而落淚,正是這些淚水毛姆決定以他的名字命名這本與他一起旅行期間創作的短篇小說集。
《馬來故事集》收錄了《叢林里的腳印》《機會之門》《憤怒之船》《書袋》《天涯海角》和《尼克·麥克亞當》六個發生在馬來半島的精彩故事,這些短篇小說寫于他游歷東南亞期間,從毛姆筆下刻畫出來的女性形象中也體現出來了他對女性以及婚姻和愛情的態度。
二、道德淪喪者
《叢林里的腳印》講述的是一樁謀殺案,在看似平靜的婚姻的背后是夫妻雙方曾經謀劃殺人的冷酷事實。毛姆刻畫了一位看似直率友善卻冷酷殘忍,道德扭曲的女性卡特萊特夫人。該短篇小說通過警察蓋斯的回憶主要敘述了卡特萊特夫人在懷上卡特萊特先生的孩子后指使卡特萊特先生在叢林中殺死了她原來的丈夫布朗森。卡特萊特夫人最初嫁給了莊稼漢布朗森,那時她還是布朗森夫人。卡特萊特是布朗森的老朋友,由于橡膠業的衰敗卡特萊特便失去了工作,是布朗森救濟了他并同意他在家里住著,然而布朗森夫人卻和卡特萊特成為了彼此的情人。
布朗森太太在丈夫遇害后不久之后就嫁給了卡特萊特,孩子的外表和卡特萊特十分相像,但是還是堅持讓她的孩子姓布朗森。這起謀殺案由于當時缺乏證據而不了了之,蓋斯在時隔多年回憶起來時才恍然大悟,是她事先計劃好了一切讓卡特萊特在叢林中殺害了布朗森。卡特萊特夫人為了自己的私心,卻狠心計劃殺害自己的丈夫,犧牲了一個無辜人的生命。
《天涯海角》中刻畫了一位在婚姻中出軌的女性瓦奧萊特。瓦奧萊特的丈夫湯姆·薩法里在向即將回國的喬治·穆恩尋求意見時娓娓道來了他的故事。薩法里是當地最大一處橡膠園的經理,他在殖民地最好的朋友羅比·克拉克也是一位種植者,羅比管理的莊園就在薩法里莊園的旁邊。由于羅比在返鄉途中不幸去世,瓦奧萊特在聽聞羅比去世的消息后無法控制自己悲傷的心情而暈厥,甚至在醒來后毫無理智的大哭,瓦奧萊特的種種表現讓薩法里發現了她和羅比情人的關系。
三、違背倫理者
《書袋》通過敘述者“我”的朋友費瑟斯通之口講述了一對姐弟戀的故事。費瑟斯通在我的書袋中找到一本講述拜倫生活的書《拜倫的一生》,暗示了他接下來要講的事情,毛姆含蓄委婉的描寫出了姐弟亂倫的故事。毛姆刻畫了一位把親情和愛情混為一談的女性奧利弗,她扭曲了與弟弟之間的關系,在得知自己的弟弟結婚時接受不了打擊選擇自殺,從而引發了一場悲劇。蒂姆和奧利弗是一對關系十分親密的姐弟,由于父母的離異兩人在童年時期被迫分開,多年以后當他們重聚后便住在一起。作為他們的朋友費瑟斯通深深的愛上了奧利弗,費瑟斯通在向奧利弗求婚時遭到了拒絕時意識到了他們姐弟間不同尋常的親密關系。奧利弗無法接回到英國的蒂姆要結婚的消息,她在蒂姆帶著妻子返回住處時舉槍自盡。
《尼克·麥克亞當》中毛姆刻畫了一位在婚姻中不安分,追求激情的女性達里婭。故事的主人公尼克對博物學充滿興趣,尼克在他叔叔的推薦下,來為瓜拉·索格爾的博物館館長安格斯·蒙諾來當助手。尼克對蒙諾崇拜有加,他們計劃了很久要進行一次遠征考察。達里婭是蒙諾的妻子,而達利婭對不近情色的尼克展開了瘋狂的追求。對于叢林有莫名恐懼感的達利婭總是拒絕和蒙諾一同前去,而這次一如反常要陪同他們一起去。達利婭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欲,在叢林中不斷引誘尼克,尼克不領情便開始威脅他,最終惹怒尼克被他遺棄在叢林中不知下落。
四、勇敢正義者
《機會之門》中描寫了一位勇敢的女性安妮,當她識破自己丈夫阿爾班的虛偽的一面而選擇果斷離開。阿爾班被任命來到桑德拉最偏僻的地方任職,自命不凡的阿爾班引起了當地長官和周圍人的反感。在一次暴亂中,身為地區軍官的阿爾班因為恐懼沒能及時采取行動,他的好朋友普林也在這次暴亂中喪命,安妮擔心普林的女人和孩子們的安危,然而阿爾班以人少為理由拒絕冒然前往,令人感到諷刺的是一為荷蘭種植者帶著幾位人前來平息了此事。當地長官也因為這件事罷免了阿爾班的職位,安妮也因阿爾班的自私、膽小和懦弱而選擇離開他。
《憤怒之船》中的瓊斯小姐拯救了一位酗酒成性的白人金吉·特德,他總是在酒后惹事生非。瓊斯小姐總是能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也能發現人身上的閃光點。當流行病興起的時候,瓊斯小姐不得不被派去偏僻的島嶼,由于那里的人既野蠻又危險只好要求金吉·特德與她一同前去。金吉·特德很會與土著人打交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他們的人身安全。回來后的金吉·特德像是變了一個人,他開始戒酒,受到瓊斯小姐的影響,他開始變得有信仰。
五、結語
毛姆童年喪母的經歷給他帶來巨大的傷痛,使他失去了溫柔無私的母愛,這對他的心靈造成了創傷。毛姆在向談了八年戀愛的女友求婚時被拒,在婚姻中也與他的妻子充滿了爭吵,在愛情和婚姻中,他并沒有感受到幸福和快樂,所以毛姆在文學創作中總是表達他對愛情婚姻的失望。通過毛姆作品中刻畫的女性形象一方面體現出他對女性的厭惡之情,另一方面又通過積極正面的女性形象,表達出他的渴求和希望。
參考文獻
[1]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先洋洋譯.馬來故事集[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
[2]賽琳娜·黑斯延斯,趙文偉譯.毛姆傳[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
解毅楠(1992.09.27—),女,漢族,河北省故城縣人,研究生在讀,學委,英語語言文學—英國文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