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昌
大部分班級都可能會有一兩個學困生,這些同學除了成績差外,有的還調皮搗蛋、影響他人,也常常影響到一個班級。學困生成了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建設先進班級的一個瓶頸。那么如何突破班級管理的瓶頸——轉化這些學困生呢?根據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我覺得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相信學困生,捕捉亮點,培養自信
自信等于成功的一半。學困生往往缺乏自信、自暴自棄,甚至破罐子破摔,自甘墮落。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相信“學困生”也能成才。這已被古今中外的事實所證明:德國大詩人海涅是學校里眾人皆知的后進生,教師常罵他對詩“一竅不通”;達爾文讀中學時,因成績不良而被教師、家長視為“智力低下的人”;舉世聞名的發明家愛迪生在讀小學時被譽為“愛搗蛋的孩子”。由此可見,每一個學生都有可能成為人才,我們也應相信并尊重“學困生”。
其次,要善于捕捉學困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十個手指有長短”,差生也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有時也有一些進步。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隨時尋找、捕捉他們身上那些閃光的東西。差生的閃光點是微弱的,也常常是“一閃即逝”的,很快就會被消極情緒所代替。因此,教師一發現差生的閃光點,就要及時表揚,使它成為學困生向好的方面轉化的轉折點。如果我們能找出其閃光點,并進行激勵,調動“學困生”自身的積極因素去克服自身的消極因素,使其產生進取的動力,這樣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徐小俊,“舉校聞名”的搗蛋鬼,經常拖欠作業、違犯紀律,與人斗毆,有時還敢和老師頂嘴。許多任課老師反應,就是他帶壞了一批男同學,使整個班級的成績、班風都變差了。我觀察了他好久,覺得他在同學中有一定的號召力,這是他的一個閃光點。有一次,學校里要在我班選一個校值周生,我讓同學們先自己報名,徐小俊慢慢地舉手了,彎彎的,舉得那么不自信!也許他心里在想“老師不會選我的。”但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就徐小俊了!”我宣布。班上一陣詫異的喧嘩聲,“怎么選他?”我把名字報給學校的時候,學校領導也懷疑他能把校值周工作做好,讓我考慮換個人。我和領導解釋“就相信他這一次吧!”課后我找到徐小俊,和他聊天:“小俊,老師相信你一定能把值周工作做好,你有自信嗎?要當好值周生,除了要做好份內的值周工作,還要在學習上、守紀上當好其他同學的表率,你能做到嗎?”他使勁地點了點頭。
果真,這一個學期以來,徐小俊再也沒有拖欠過作業,沒有與人打過架,有時違犯了紀律,老師批評他,他也能虛心接受了。輪到值周時,早早地來到學校,做好各項值周工作,這學期還被評為“校優秀值周生”呢!和他一起玩的那些男生,也個個變得能遵守紀律、認真學習了。
二、愛護學困生,關注關愛,溫暖心靈
每個人都喜歡被別人關注的感覺,特別是學困生,他們往往被老師遺忘甚至放棄,所以他們更希望自己被老師所關注。因此,我們應給學困生足夠多的關注,上課時多看看他們,有適當難度的問題時多問問他們。讓他們知道老師隨時都在關注著他們。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有如春風化雨,能使枯苗復蘇,能產生具大的教育力量。差生往往缺乏關愛,因此作為教師,首先在情感上要不嫌棄他們,多關心愛護他們,要讓學生知道老師是愛他們的。這樣,學生就會尊重老師,也會遵守班級紀律了。
清爽的秋風吹散了夏日的煩躁,吹來了瓜果的香甜,更帶來了幾十張純真的笑臉。那是2013年的秋天,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班級——六(2)班。
開學第一天,我剛編好位置時,就有一個同學站起來說:“我要換位置,我不想和‘丑小鴨坐,她頭上有虱子。”我看了看她的同桌,一個面黃肌瘦、頭發枯黃的小女孩,她的頭低垂著,兩眼呆呆地望著腳下的地面,一身太大的衣服也不那么整潔。“這是一個自卑的女孩!”我心里想。“不準給同學起外號,要尊重同學。”我宣布了第一條班規。
課后,我向前任班主任張老師打聽這個女孩,“哦,劉萍呀,上課不說話,但也不聽課,作業經常不按時完成,每次考試幾乎都是交白卷,字認不到幾個,話說不來,每次作文只寫一兩句,還是錯字一大堆。這個孩子……你可以省點心了。”
果然,如張老師所說,每天作業未完成的名單中均有“劉萍”,找她談話,她又不吱聲。
有一天午休時,我發現劉萍的褲腳濕濕的,鞋子也濕了。“劉萍,褲子怎么弄濕了?”“上學時不小心踩到路邊的水坑里了。”“快回去換掉吧。”但是她坐著一動不動,“不換要著涼、要生病的。”她還是一動不動。“她怕她奶奶打她。”其他同學說。“那我送你回去。”我騎車帶她回到了家,并和她奶奶解釋了,請她奶奶原諒她的“不小心”。從那次起,她見到我不再繞道而行了,而是上前來輕輕地說一聲:“徐老師好。”這一句略帶羞澀而真誠的問候告訴我——愛,其實很簡單,一點點真心的關愛足以溫暖一個孩子的心靈。
從那以后,上課時我經常點名她回答問題,并經常給她熱情的表揚與鼓勵。慢慢地,課堂上能看到她舉手發言了,課后也能看到她和其他同學一起玩耍的身影了。成績也慢慢地好起來了。
三、幫助學困生,互幫互助,共同提高
幫助學困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教師不光要重視自己的作用,也要重視班集體的互助作用。在班上,我把學生分成了八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都有優秀生和學困生,利用優等生幫助差生,學生互幫互學,取長補短,增進友情,在經常的集體活動中形成了良好的集體氛圍。溫暖的同學情誼能感動他們,激勵他們努力學習,集體的榮譽感又能鞭策他們勤奮向上。
只要我們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走近學困生,少一點成見,多一點尊重;少一分冷漠,多一分關愛;少一些嫌棄,多一些贊賞,定能敲開學困生的心靈之門,引領學困生撥開陰霾,走出困境,跟上班級,與同學們“比翼齊飛”!整個班級也就登上了“優秀班級”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