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燕
【摘要】文章以教學《孫權勸學》一課的校級研討課為例,主要探尋在文言文人物教學中采用“讀”的方式,以加深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讓課堂“活”起來。
【關鍵詞】校級研討課 文言文教學 人物 以讀促教 《孫權勸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233-01
一、案例背景
2017年,上海市奉賢區教育學院教研中心中學學段教研員到我校中學部進行學科常態視導,我有幸成為語文組的開課人。于是,我果斷選擇了教學《孫權勸學》一課,希望通過教研員的指導,上出一堂有實效而又不乏味的文言文教學課?!秾O權勸學》是一篇典型的寫人課文,主要寫孫權勸學,呂蒙聽勸進行學習,從而學識方面大增最終讓魯肅刮目看的故事。課文篇幅短小,人物對話只有四處,本篇就以其中一組孫權和呂蒙的對話為例進行探究。
二、案例描述
在課堂上我帶領學生用各種“讀”的方式,讓學生深刻感知孫權和呂蒙兩個主要人物形象,以下是課堂的一小段實錄。
師:本課中有四處對話,也出現了很多語氣詞,請大家標注出來,朗讀時注意這些語氣詞,有助于我們進一步走近文中的人物。
師:文中最先出現了哪些人物?
生2:孫權和呂蒙。
師:孫權、呂蒙何許人也?
生3:孫權是吳國的創建者。
師:那呂蒙呢?
生4:三國時有名的大將。
師:具體是哪一國的大將?
生5:吳國。
師:也就是說呂蒙是孫權的部下,吳國的君主在勸他的部下學習,君子與臣子身份不同,說話的語氣、語調也就不同。下面,請同學們找出兩人對話的句子,讀一讀,品一品。
(學生討論,兩組同學上講臺表演朗讀。)
師:哪幾位同學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
(生試讀。)
師:能說說你選擇這種語氣讀的理由嗎?
生1:我認為孫權作為君主,是想讓呂蒙多學習,否則怎么領導好他的部下,因此帶有警告的語氣。
師:其他同學有什么看法?
生2:這句話中的“不可不學”,用了雙重否定,表現了孫權語氣堅決,不能質疑的態度。
師:哦,這位同學說要讀出堅決的語氣,展現君王的威嚴。就像今天你身體很不舒服,回家不想寫作業,這時你的家人對你說:“寫作業是你作為學生的本職任務,你不能不寫!”
生3:這種語氣太堅決,讓人很難接受。我認為孫權對呂蒙是一種勸導的語氣。
師:那你能否試著讀出這種勸導的語氣。
生3:“卿今當涂掌事, 不可不學!”
師:大家同意他的這種語氣嗎?
生(齊):同意!
師:這位同學的勸導,讓人很樂意去接受??磥恚莆照f話的語氣很重要。既然大家都認同剛才這位同學讀句子的語氣,那就讓我們全體男生做一回君主,試著來規勸自己的臣子。
(男生齊讀。)
師:這樣一位為下屬著想的君主,又是用規勸的語氣在勸導,呂蒙聽了應該欣然接受吧?
生1:呂蒙用軍中事務多而推辭了。
師:這呂蒙,好大的膽子!君主勸說他學習,他居然敢推脫。如果你是孫權,這時你的內心活動是怎樣的?
生2:會氣憤、無奈、失望。
師:如果我是孫權,勸說不成,那就下命令,畢竟君命不可違,這樣做多省事??!孫權是不是這樣做的呢?
生3:我認為孫權是把呂蒙當作很好的朋友來規勸的,所以他不會用命令的方式來逼呂蒙學習。
生4:孫權的語氣比較懇切,寄寓了對呂蒙的關心和殷切的希望,讓呂蒙覺得無法推辭。
師:也就是說,孫權用懇切的語氣,讓呂蒙心甘情愿地接受學習。請同學們再一起朗讀一下孫權和呂蒙的對話。
(教師綜合同學所評,評出最佳動作獎、最佳神態獎、最佳語言獎、最佳創造獎。)
三、案例分析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新課程理念。因此,在這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充分運用了“讀”的教學手段,學生在朗讀中逐步理解了人物形象,并通過表演,把人物可能的語言、動作、神態表現出來,主要采取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以讀帶教。上課之初,筆者將自主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通過朗讀、探究釋疑,解決了文言詞語的意思,疏通了文義,復述了故事情節。在本課教學中,學生能憑著語感大概感受到人物說話的語氣,但細化到具體每一句的時候,就有些困難,這時我及時點撥學生通過句中的某些字、詞,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標點符號來感受,讓學生抓住朗讀的切入點,很快就能清晰地判斷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變化,再讀之時朗讀的水平就有明顯的提高。
(二)以讀帶思。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吟誦的時候,對于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性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時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在這一環節為了促進理解,我采用了多種不同方式的朗讀,分析孫權、呂蒙形象時采用了逐字逐句朗讀,分析想象不同的回答進行對比朗讀,加強理解人物形象時進行個人反復讀、男生齊讀、全班齊讀等,學生在不同形式的反復誦讀中理解人物形象。
參考文獻:
[1]王春蘭.對話教學藝術在《孫權勸學》一文中的運用[J].現代語文.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