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教育階段當中,教育的主要目的即是立德樹人。將德育有效地滲透到語文教學當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生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不僅能夠學習與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獲得身心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語文教學;立德樹人;有效策略
在語文教學當中,如何來真正的做到堅持立德樹人,提升語文教學實效性,是當前語文教育當中的一個重要的研究與實踐課題。教師可立足于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掘語文教材當中的德育因素,在語文教學當中充分體現出立德樹人的實效性。
一、 立足于文本學習,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通常而言,語文學科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特點。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如果僅是將教學的重點內容圍繞著教師的講解、學生練習的方面來展開,那么,就會讓語文教學形成一個教學發展的瓶頸。如此一來,學生只會解決一些實際的語文問題,而難以體會到漢語言的博大精深與靈活應用。學生所寫的作文大都顯得空洞無物,難以描寫出深遠的主題思想與豐富內涵。因此,教師必須秉持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針對學生所存在的學習差異性來進行因材施教,在讓學生學習與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也可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使高中語文教學能夠較好的貫徹落實好以德樹人工作,從而在高中教學中有效地實現以德樹人這一教學目標的同時,還能進一步提升語文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在教學《記念劉和珍君》一課時,教師可首先安排學生通過朗讀課文與交流討論來深入體會愛國青年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一二八”事件的紀錄片視頻資料,可讓學生較好地融入教學情境當中,真正走進文本當中,深入理解與掌握文本知識。在學生完成朗讀之后,教師再提出相關學習問題:(1)這篇課文記敘了劉和珍的什么事跡?體現出劉和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讓學生通過學習交流明確了劉和珍的事跡:第一,在她在世的時候,較為喜愛讀魯迅所寫的文章;第二,她的生活雖然較為艱難,卻預定了整年的《莽原》雜志。她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人,她主動地追尋光明與進步。(2)在課文當中兩次出現了“只能如此而已”,彰顯出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學生們在學習之后明確了:劉和珍是一位向往光明、追求進步的好青年,但是,她被北洋政府的軍警殺害之后,魯迅先生得知此事之后悲憤交加。并在文章當中采用兩次“如此而已”。以此來體現出作者因為沒有更好地紀念劉和珍的形式,內心所感到的那一份無言的悲憤與深切的傷痛。借助于對課文當中重點語句的品讀,能夠讓學生深入認知與了解這一文本的創作特點、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并通過學習這篇課文,讓學生較好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真正的懂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無數的仁人志士、無數的英烈的犧牲與奮斗所換來的,因此,我們必須懂得感恩,學會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立足于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的角度,來充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當中,從而有效地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同時,也可有效地提升語文教學實效,使得兩者之間能夠真正做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二、 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充分體現出學生的獨特感悟
通常而言,高中生的思想意識己趨向于成熟,學生對于外界事物、學習認知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獨特的看法。因此,高中語文教學不能僅僅是依據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來圍繞著尋找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內容,學習與掌握課文主題思想、豐富內涵等學習內容來進行學習,這樣的按部就班的學習方式,未能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語文創新思維,同時,也難以體現出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因此,教師應安排學生在預習階段,在理解與掌握課文內容的前提下,來與文本展開深入對話,通過良好的互動交流,讓學生能夠獲得真實的體驗,并能夠較好地學習與掌握所學的語文知識。例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會對“林黛玉進賈府,為何會‘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會感到難以理解。由于這篇課文是節選版,因此,有許多故事情節與人物心理發展狀態,是學生無法來進行整體把握的,教師可安排學生進行拓展閱讀,閱讀原著小說《紅樓夢》當中的《林黛玉進賈府》的上下章節,讓學生對于林黛玉這一人物具有整體性的認知與了解,再讓學生通過學習小組的互動交流學習的方式,來共同尋找出相關的答案。在課堂交流環節,可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有些學生回答:林黛玉之所以會這樣的小心翼翼,是因為她無依無靠,沒有父母兄妹的幫助,因此,她家族的弱勢使得她在賈府當中的只有謹小慎微。有些學生則認為,林黛玉由于母親早逝,父親為官事物繁雜,缺乏父母的關愛與家庭的溫暖,造成了她“敏感多疑、愛使小性子”的性格特點,因此,她在賈府當中就會感到“寄人籬下”生活的艱難,只能是事事小心。通過拓展閱讀,充分體現出學生的獨特感悟,教師對于學生的這些獨特感悟與不同的見解,給予充分的尊重。教師綜合學生的回答,進行了如下的總結:這段話較好地體現出林黛玉所具有的謹小慎微的心理特點,同時,也是她“寄人籬下”飄零無依的心境體現。由于林黛玉是孤身一人到賈府的,只好依靠外祖母“賈母”。而此時的林黛玉具有較強的自尊心與自卑感。在生活環境的影響下,她的內心對于外界的一切人事物都非常的敏感,因此,她就會在生活當中“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教師可再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拓展,讓小說在課后完成思考問題:在小說《紅樓夢》當中,林黛玉是因為什么樣的個人原因,導致了自身的人生悲?。繉W生們通過閱讀小說《紅樓夢》,并經過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懂得了林黛玉由于在賈府當中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同時,又長期處于一種“自怨自艾”的心理狀態當中,因此,內心較為敏感,隨時隨地都具有一種“不安全感”,這樣的不良的心理狀態,對她的健康產生了不利的影響,而她個人的性格特點當中這一特點,也是導致她人生悲劇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過讓學生的拓展閱讀鑒賞,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濃厚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當中,通過這樣的課堂學習方式,可較好地啟發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并經過拓展閱讀的方式來進行學習,使學生能夠立足于宏觀的視域來更加深入地認知與掌握課文的知識內容,從而較好的提升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并能夠取得最佳的語文教學效果。
三、 通過組織語文實踐學習活動,提升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語文學科的所有內容,都源自于現實生活,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掘語文教材當中的生活化的元素,行之有效地開展生活化的語文教學。從而讓學生將理論學習與實踐運用進行緊密結合,可使學生通過深入到現實生活當中,來進一步學習語文知識,通過學習生活化的語文知識,來讓學生從思想意識、行為方式等方面都能夠獲得啟發與教育,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同時達到以德樹人,以及提升語文教學實效性等兩個維度的目標。例如,在教學《我有一個夢想》一課時,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來感悟這篇文章所具有的激情澎湃、文質兼美的寫作特點,并進一步了解馬丁·路德·金在寫作本文的時代背景,以及他想通過這篇文章所表現出的“種族平等”的政治主張,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的理解馬丁·路德·金的偉大理想,幫助與指導學生構建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可組織學生開展“我有一個夢想”的主題的演講比賽,教師可讓學生立足于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學生可通過與教師、父母、同學之間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夢想是什么,并能夠理解與闡述自己夢想的主題思想與豐富內涵,并讓學生用文字隨筆的方式來講述自己具有什么樣的夢想,并指導學生將其隨筆升華為演講稿,在班級當中舉辦“我有一個夢想”的主題的演講比賽。通過這樣的語文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懂得自己想要在未來真正地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必須立足于現實,從學習與生活當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并能夠在學習與生活當中懂得去關愛他人、奉獻社會。如此一來,才能讓學生構建起一個奮斗的目標,并從細微的小事做起,不斷的進行自我提高,最終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綜合型人才。
四、 結語
總之,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想要真正做到以德樹人,提升語文教學實效,教師可圍繞立足于文本學習,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充分體現出學生的獨特感悟;通過組織語文實踐學習活動,提升語文教學的實效性等幾個方面來進行,從而充分體現出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當中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讓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利.試論語文教育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2):45-47.
[2]黃厚江.把立德樹人植根于具體的語文教學中[J].人民教育,2018(7):50-53.
[3]韓小龍.立德樹人:讓美學走進語文[J].學語文,2017(6):4-8.
[4]安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的思想[J].青海教育,2015(Z2):29.
作者簡介:
李娜,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銀川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