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加大創新和探索力度,采取多樣化的閱讀策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本文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新策略
一、 引言
現階段,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持續深入以及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組成內容,要求教師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程度,采取科學的、合理的措施以有效激發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通過開展閱讀以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以及全面提升閱讀能力水平。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影響,閱讀的價值和功能未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這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閱讀理解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加大探索力度和創新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閱讀策略,以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水平,促進學生健康的、全面地發展。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通過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可知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 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在實施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有非常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夠起到有效的彌補作用,保證教學內容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缺乏明確教學目標的問題,部分教師也未能夠準確意識到教學目標的重要性,或者即使設定了教學目標也只是停留于表面形式,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二) 教學內容缺乏規范性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導致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仍然停留于讓學生理解閱讀材料中的詞匯以及課文主旨理解等方面內容,這種循規蹈矩的、呆板枯燥的教學方式導致部分學生缺乏對閱讀的興趣,甚至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因此,閱讀教學中所選取的教學內容缺乏規范性,對于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三) 教學方式較為落后
由于部分語文教師教學過程中缺乏與時俱進的理念,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仍然延續傳統的教學方式,這對于學生閱讀的能力水平以及閱讀的進度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教學方式的落后,導致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學生對于閱讀缺乏足夠的興趣。
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與創新策略分析
(一) 創新課程導入環節
由于小學生所處的年齡層次決定了他們對于新鮮事物具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因此,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必須要加大對課程導入環節的重視程度,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首先,教師必須要對閱讀任務進行充分地、深入地了解把握,同時還應該搜集課外相關信息,盡最大限度提高閱讀課堂的趣味性特征,有效激發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當教師在教授《風箏》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任務,要求學生事先自己動手制作風箏,深入了解風箏制作的詳細過程和流程。同時,教師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讓學生將自己制作的風箏放飛,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對于文章閱讀的興趣。通過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進行課程導入,這有助于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全面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二) 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閱讀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已經成為語文課堂的重要教學目標。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留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而且應該充分發揮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學生只有提高自身的自主閱讀能力,才能夠充分感受到文章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才能夠從閱讀中獲得啟發。在開展閱讀中,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小學生閱讀應該以情感閱讀為基礎,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應該仔細斟酌文章的意境、內容以及插圖等,要富含飽滿的人文精神,能夠激發學生的思想情感,為學生展開創造性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創新情境創設
為了能夠更好地達到預期的閱讀效果,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以有效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同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各項工具以創新教學情境,如對情境進行詳細的介紹或者進行模擬,提高學生對于情境的認知水平,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內容。例如,當教師在向學生講述《美麗的武夷山》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教學作用,向學生播放武夷山的自然風光,讓學生更好地領略大自然美景,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盡最大限度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主旨,促進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四) 教學方式的創新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的不斷發展,更多創新型的教學方式開始被廣泛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保持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充分地、準確地把握小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選擇靈活性、新穎性的教學方法,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性差異,促進全體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和培養。同時,教師必須要加大探索和創新力度,例如可以積極開展合作式、探究式等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當學生在閱讀《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自主式閱讀,如采取小組合作式閱讀等方式,提高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性,讓學生可以切身體會到文章中所表達的深切的愛國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在小組合作閱讀結束后,教師應該組織每個小組對于閱讀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閱讀的成果等以匯報的方式呈現在教師和其他學生面前,提高學生的閱讀成就感,讓學生可以以更為積極的態度投入閱讀教學中。
(五) 創新教學評價方式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閱讀能力已經不再是衡量閱讀效果的唯一評價標準,教師應該創新教學評價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對于閱讀的熱情。同時,在開展評價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認真傾聽學生的真正需求,評價方式要具有激勵性特征,在評價中適當地融入創新性思維。
四、 結束語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教師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創設輕松的、和諧的閱讀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促使學生朝著全面的、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金婷.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學周刊,2019(3):114-115.
[2]張瑩瑩.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新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28.
作者簡介:
王麗霞,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回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