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素養,更是一種能力,只有擁有寫作好習慣的人才能收獲更多學科上的知識以及人生上的感悟與積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改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將閱讀與寫作培養成學生的一種日常習慣。因此,本文以小學語文三年級為載體,并結合筆者自身實踐,對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的探索的這一論題進行一番個人觀點的詳細的說明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教學;多媒體;閱讀式;評改化
為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語文教師應該努力將課堂打造成一個融閱讀與教材結合的多樣性課堂,打造讀寫一體化的課堂,“讀寫”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教學方向,閱讀和寫作本就是一體的,多讀書,讀好書,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寫作環境中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與文化素養。
一、 構建多媒體課堂,聲色結合,激發寫作興趣
多媒體課堂不像傳統課堂那樣單調機械,它具有高效性、生動性、直觀性、快捷性等眾多優點,所以,多媒體教學模式日益普及。教師依照考綱要求,再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每次展示一個作文題材,容量小,頻率高,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寫作的理解。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的寫作教學處于起步階段,學生對于寫作的體會較淺,自己也還不能完成一篇完整的習作,因此,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提升小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利用多媒體等具有聲色結合的教學形式來打造多元化的語文寫作課堂。語文教師可以將寫作中涉及的事物用圖片的形式、動畫的形式以及視頻的播放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例如,在講解《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就開展了多媒體的課堂,教師利用投影儀向學生展示小興安嶺四季風光的景色,讓學生說畫面,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理解來描述景色與風物,教師不用對學生要求太高,只需要讓學生勇于表達,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可以從中提升自己對于景色描寫的能力。聲色結合的新課堂可以讓學生更加勇于表達,增加自信與好奇,提升寫作能力。
二、 構建閱讀式課堂,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閱讀雖然是一個安靜的個人活動,但是如果教師教學得當,我們也可以將學生的個體行為變成班級集體的“閱讀聚會”。基礎閱讀對于學生的影響力度之大,我們應該開展豐富多樣的閱讀教學活動,激發課堂的閱讀情趣性,并以觀察生活為目的,指導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樹立起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作文需要素材,素材皆是來源于生活的,“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教師要結合好學生手中的教材,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讓學生可以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更加喜歡閱讀,更加精于寫作,教師還可以開設“讀書角”“精讀書房”“讀書分享會”等活動,組織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文章、故事、例子進行閱讀,并與其他人分享閱讀心得,還可以組織學生排演話劇、詩朗誦等多種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找素材,改良并提升,然后上升成寫作,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及時遏制小學生持續玩手機、打游戲、看劇的不良現象,推進學生讀寫一體化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熱愛生活的情趣。
例如,在講解《秋天的雨》這一課的時候,筆者構建了閱讀式的課堂,這篇課本描寫了秋雨的可愛、清涼、溫柔,氣味芳香,聲音回響,秋天的雨代表了豐收與希望。教師提出問題:“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秋天的雨的?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你見到的秋天的雨嗎?”這樣的提問可以調動起學生的意識,學會在平時生活中找到靈感,隨后,教師又指導學生閱讀關于描寫景色的其他文章,學生在閱讀其他文章時學會了借鑒與學習,豐富學生的閱讀形式可以早日幫助教師實現教學目標,打造理想教學。
三、 構建評改化課堂,豐富多樣,提升寫作水平
學生的作文是需要反復修改的,一篇好的作文是需要進行多次修改的,而且學生的作文應該有多種修改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評改,也可以是教師的專業點評,為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性,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化學習,學生互相進行作文點評。學生之間通過互相點評對方的文章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也可以學習到別人的長處,正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學生通過合作方式來進行文章的評析不失為一種高效且合理的作文學習方法。總之,完善評改方式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優化小學生的寫作語言,可以在課堂上成立專門的“作文討論小分隊”,在這樣的互評環節中,加深學生對自己寫作的理解,教師對中年級學生要求不宜過高,應該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為初始目標。
例如,在講解習作板塊“那次玩得真高興”時,我就指導學生進行作文的評改,“好作文都是改出來的”,一篇好的作文需要經過不斷的修改和打磨,所以,教師應該打造多種多樣的寫作教學模式,開啟作文互相評改的模式,即指導學生相互之間評改作文,學生自己在寫作的時候可能難以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而互相評改作文就可以站在第三視角來評審作文。小學語文教師構建評改化課堂,豐富多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增加了他們的自信心,給予學生身份的認同感和尊重,教師應肯定每一位勇于發表自己觀點的學生,讓學生大膽抒發對自己以及對于同學作文的意見和建議,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與溝通和交流水平,讓學生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提升自己,教師也從而提升寫作的教學效率,優化寫作語言,從而提升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應該打造生命化的語文寫作課堂,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縱深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新課標,構建多媒體課堂、閱讀式課堂、評改化課堂等多種方式提升寫作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宋艷清.對小學語文習作的透視和反思[J].華夏教師,2014(12):84-85.
[2]蘇良才.細說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學周刊,2016(35):42-43.
作者簡介:周立賢,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西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