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教學在高中階段已經成為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尤其對于高中的美術特長生來說,美術教學是學校課程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內容,所以高中美術教師必須掌握基本的美術特長生的教學策略,不斷提高高中美術特長生的教學成績,在美術課堂教學中不斷創新和探究,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美術;美術特長生;美術教學;策略
一、 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基本現狀
(一) 國家政策層面
根據國家教育部頒發的課程標準來看,高中美術被認定為高中學生必修的主要內容,按照教育階段來分,高中教育階段是學生的基礎教育階段,教育的主要目標并不單純為了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要提升高中學生的整體文化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國家教育部頒發的教育大綱中明確指出,要在高中的課堂設計中加入新的教學元素,這個新的教學元素指的就是綜合藝術修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術課程的設置就迎合了國家教育方針,所以在學校加強高中美術教學更凸顯了學校迎合新課改的基本需要。
(二) 學生層面
根據學生做的大量課外調查,在校的很大一部分學生都非常喜歡學習美術,不僅因為學生在學習美術過程中沒有高考制度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可以充分感受生活的藝術氣息,讓沉悶的校園氛圍變得輕松有趣,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之間能夠以非常愉快的心情,互相學習,互相交流。除此之外,美術學科涉及的領域非常多,包括繪畫、設計、工藝設計、美學鑒賞等,這使得學生在每一節美術課上都能獲得大量的除課本知識外的本領,這就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但對于學生來說,高考制度無法改變,所以學生們不得選擇高考科目,從而失去了更多學習美術的時間。
(三) 學校層面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學校的課程設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高中階段的必修課程之外,又增添了很多選修課,雖然選修課的增加更加有益于學生身心發展,但是由于選修課數目的增加,沖擊了美術課程的地位,更多的學生選擇了除美術課程以外的選修課,所以從學校層面來說,美術課程的設置變得可有可無,甚至在有些學校,干脆取消了美術課程的設置。
二、 美術教學的基本分類
(一) 欣賞類美術教學
這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水平和鑒賞藝術的水平。在欣賞類美術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投入真摯的感情,更加需要學生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可以通過音樂、多媒體等各種先進的教學方式,烘托出美術教學的課堂氣氛,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感受到美術的藝術內涵,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鑒賞藝術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二) 原理類美術教學
從美術的本質來說,美術就是一門藝術,藝術需要一定的理論作支撐,美術的理論具備多樣化的特點,所以,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將基本的美術原理告知學生,讓學生圍繞基本的美術原理進行基本的美術創作,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習美術的過程變得更加形象化,具體化,才不會讓美術變成一個模仿他人的過程,讓美術真正融入人的靈感。
(三) 創作類美術教學
這類教學指的是通過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和基本的原理知識體現在美術的作品上,完成整個美術創作的過程。在基本的美術創作過程中,學生首先要學會欣賞,既要欣賞藝術的美,也要欣賞美術的創作過程,遵循基本的美術原理,了解真正的美術內涵,只有這樣創作出來的美術作品才更加具有韻味。
三、 美術特長生的基本教學策略
(一) 以興趣為主的基本教學策略
高中階段的學生都具備基本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教師要充分做好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導,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以高度專注的注意力投入到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在美術學習方面做出的選擇,親自為學生制定長期的美術學習計劃,將學習美術的興趣轉化為學習美術的習慣,挖掘學生的美術潛能。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學習興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結合,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逐步地進入自發學習美術的狀態中。教師首先要充分運用美術課堂教學的魅力,讓美術課堂教學融入更多的審美藝術的因素,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鑒賞能力。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通過講故事,放影片,放音樂等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烘托教學氛圍,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不僅能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親近大自然,通過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強學生的美術感受能力,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能力。
(二) 突出特長與全面發展相結合
突出特長指的是要擅長發揮美術特長生的專業,根據美術專業課程的設置,不斷凸顯美術特長生的專業課素質,全面發展指的是美術特長生把學校在校的所有科目全部融合,既掌握好學生學習的尺度,又掌握好學生學習的內容,只有將突出特長和全面發展結合起來,才能保證美術特長生文化課學習效果,更加能保證美術特長生專業課素質的提高。首先,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文化課與專業課的過程中,適當地調整課時比例。在保證專業課學習的時間下,不斷增加文化課的課時量,保證學生對文化課內容的全部掌握,從而為專業課的學習起到奠基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調整文化課與專業課的課堂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分類教學,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參與感,在文化課的內容選擇上,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適合美術特長生發展的具體內容,避免美術特長生忽視文化課的現象存在,在專業課的講授上,教師要注重發現學生學習美術的魅力所在,讓學生們能夠充分理解每堂專業課的基本內涵,陶冶學生的美術情操,增強他們學習美術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學已經成為高中階段必修課的基本內容之一,在新形勢下的高中課堂教學改革中,凸顯了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高,在這個大背景下美術教學策略的變革已經變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對美術特長生的教學上,教師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藝術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探究新的教學策略,進一步培養美術特長生的專業素質,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蔣萌.桂林市中學美術特長生培養策略的研究[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4).
[2]毛振魁.提高高中美術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學科建設,2011(12).
作者簡介:朱向東,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福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