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秀芳
【摘 要】本文論述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創新的重要性及做法,基于“工學交替,產教研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性,提出建立校企合作共同構建課程體系的合作機制、校企人員“互聘,互兼”雙向合作機制、“計算機應用專業+基地”運作模式與管理制度以及充分利用職業學校技能大賽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等策略。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5B-0094-02
2014 年 6 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新時代下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要以培養工匠精神、培養應用型高技能人才為核心,職業教育要培養具有較強實際操作技能的學生,以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基于此,職業學校要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探索專業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策略,更有效地培養出適合企業行業崗位、符合社會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計算機應用專業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體系,應用領域廣泛。近年來,廣告行業發展迅猛,藝術設計專業逐漸成為新興的熱門行業,自媒體、新媒體等的涌現,對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畢業就業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廣告公司、印刷制版公司、設計室、報社、圖書出版行業、影樓、噴繪制圖公司、電子出版社等相關領域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需求缺口較大,IT 行業中美術設計、頁面開發制作、界面設計、電子商務等崗位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奇缺,急需具有綜合素質的計算機應用專業高技能人才。但經調查調研發現,仍存在學校畢業生無工作而企業卻出現用工荒的結構性偏差,究其原因 90% 的企業認為是學生操作技能水平較差。對此,采用“工學交替,產教融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可行且必要的,通過企業的師帶徒,能夠讓學生理解計算機應用專業知識并運用于實踐中,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人才需求。
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性
人才培養模式是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標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及系列管理制度和評價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的總和。近年來,廣西著力建設了一批示范專業及實訓基地,加強校企合作,對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學校 2016 年立項的商貿服務示范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的電子商務骨干專業“工學交替、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示范引領,表明創新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非常重要。
(一)有效提升教學質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地各校信息化基礎設施不是都完善,職業教育信息化還存在體制機制不健全、教師信息化水平差異較大等問題,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有欠缺,主要體現在:對信息化理解不夠深入,信息技術手段單一,只是簡單閉門造車地把傳統教材變成課件,把傳統書本內容做成視頻、動畫,不了解社會人才崗位的需要,傳遞給學生的理論知識僵化性強且學生動手能力越來越弱,以致就業能力低下。由此可見,單一依靠信息技術手段難以真正達到培養學生的目的,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二)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當前,職業教育人才供給和產業需求在結構上、水平上、質量上還不能匹配,特別是隨著新增勞動年齡人口增速下降,凸顯出人才供需的結構性矛盾,“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對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等都有重要意義。
(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提升人才培養水平、推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舉措。通過引企入教與企業深度合作,創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共擔共育共贏共研、資源共享,既能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信息素養,改善知識結構,更新知識層次,又能增加實習實訓機會滿足學生動手實踐的需求,還可以進一步與企業共同研發如虛擬仿真實訓軟件、資源管理庫等,共同開發與崗位需求一致的一體化校本教材,構建課程體系,對接企業行業崗位過程需求,從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二、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策略
學校、企業是不同的社會主體,有著不同的性質和訴求,如何關注彼此需求點,需要合作學校、企業參與,彼此連動,在價值利益方面找到最佳結合點,形成彼此都能接受的“工學交替,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是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關鍵。
(一)建立校企合作共同構建課程體系的合作機制。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師分理論老師與指導老師,課程分理論課與實訓課。以計算機應用專業“廣告設計與制作”為例,該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主干專業課程之一,是一門整合營銷信息、審美文化和藝術技能于一體的傳播藝術學科,從屬于現代視覺傳達設計范疇。傳統課程開設第一學期,以基本營銷策略、審美心理和廣告的策略、創意、表現、評價等理論內容為主導,第二學期再開設《廣告設計與制作綜合實訓》課程,很顯然,割裂了理論與實踐環節,直接結果是學生聽不懂理論,實踐時忘記理論,畢業后參加工作,顯然無法滿足崗位技能需要,畢業即失業。
對此,創新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課程機制,按照企業行業美工設計、廣告海報、視頻展示等崗位群技能實際要求確定課程標準,結合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科特點,重構理實一體化課程體系,共同研發教材,整合、重組、優化專業課程,加大實踐環節比重,學生所學與所用一致,為學生畢業就業創造條件。
(二)建立校企人員“互聘,互兼”雙向合作機制。計算機應用專業作為一門現代學科,應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進行整合優化,開展校企合作,建立師資隊伍建設制度,培養有理論、有實踐經驗的專兼結合的高素質教學團隊,形成自身的教學方法、教學步驟和教學體系,從而拓展人才培養渠道和途徑,提升教學質量。以計算機應用專業“數字影音后期制作技術”為例,學校與柳州電視臺、廣告公司合作,通過學校與企業搭建數字媒體技術應用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平臺,營造數字影音后期制作技術應用課程技能人才成長鍛煉的良好環境,在互聘企業的反復指導下提升學生的制作水平,幫助學生樹立規范、標準意識,形成落實規范、標準的工作習慣,養成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弘揚新時代新時期工匠精神,進而提升教學質量、加速高素質高技能數字影音后期制作技術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