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梅
摘要:水質監測是監測水環境中的化學物質,還要對水中的懸浮物質和沉積物進行定期監測,對于水生態系統還要不定期地檢測。對于水體中所含有的污染物的種類進行監測中,可以用于評定的各項指標包括濃度以及變化的趨勢等等,基于此做出綜合評價。對于水質監測的項目有很多,涉及到的指標包括水溫、濁度以及色度等等,更重要的是對一些有毒物質進行監測,諸如苯酚,鈦、鉛、汞、氰化物和有機農藥等等。除了河流等淡水的監測之外,還要對海洋的水質進行監測。
關鍵詞:水質監測;問題;策略
人類離開水資源將無法存活,水資源直接影響著人類的身心健康和生存環境。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水質污染帶來的危害也在時刻威脅著人類的健康。為了保證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水質環境監測必不可少。水質環境監測是使用科學技術對各地區的水質情況進行實時的勘測和了解,有效的分析出水質資源中所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相關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保證水質環境的安全。水質環境監測能夠有效保障水資源的潔凈,我們在進行水質環境的監測時,一定要制定一套科學完善的流程,以此避免監測工作中問題的發生,為水質的安全分析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
一、分析水質監測中存在的問題
(1)采樣。對于水質監測整體的質量,采樣具有決定作用。采樣的過程中,若選擇的頻率和方法不得當,以及布設斷面和采樣點位沒有確定,采集樣品就沒有代表性。此外,采集樣品以后,若裝置容器選用的不合適,保存和運輸樣品的過程中,沒有合理地進行控制,樣品代表性和完整性也會受到影響,造成水質監測結果有誤差,致使水質監督工作順利的進行受到阻礙。
(2)儀器和試劑。開展水質監測工作中,選用的儀器和試劑若有問題,水質監測結果的有效性和科學性也會受到影響。其一,水質監測工作必需用的工具就是儀器、儀表,經常性矯正若欠缺,測量精度與要求不相符,或者質量有問題,測量樣品準確性就會很大程度地降低。其二,試劑配置的過程中,試劑原料若有雜質,純度和精度與使用規定的標準不相符,試劑配置的濃度就會有誤差,水質監測結果就會不準確。
(3)實驗室環境。開展水質監測工作中,采集樣品以后,需要在實驗室分析樣品。實驗室中無論是濕度和溫度,還是粉塵等相關環境因素,都會對監測數據有效性和準確性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實驗室采光若沒有合理地進行控制,控制濕度不當和溫度浮動太大等相關問題出現,還有振動和噪聲以及輻射等情況出現,分析儀器準確性受到影響,致使水質監測結果有偏差情況出現。
(4)水質監測過程。水質監測的過程中,若工作人員沒有按照規定的工序進行操作,水質監測操作流程規范性和科學性就會欠缺。因此,水質測試中的異常值也很難進行有效地處理和計算,致使監測結果有偏差出現。此外,水質監測方法選擇中,若沒有結合待測物水域的性質和根據儀器類型,水質監測結果準確度和精密度就會受到影響,監測結果偏差問題也會出現。
(5)處理數據和分析結果。其一,取舍數據時,若沒有按照修約數據的原則,水質監測數據結果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就很難保證;其二,對監測結果進行分析,為了操作方便,審核人員有時直接修改和計算有失誤的原始記錄,致使分析結果無法將實際情況準確地進行反映。
二、水質環境監測的優化措施
(1)完善水質環境監測的管理制度。首先,調查目前水質環境監測中流程的實施情況,并對已經出現的問題以及可能會發生的問題進行記錄和分析。針對這些問題,探討出解決的辦法,將這些有效的解決辦法落實到實際的工作之中。其次,權責細化清楚,每個部門需要負責哪些工作內容并且需要承擔的責任都要劃分清楚,避免工作內容的遺漏,更加要規避責任無人承擔的情況。將責任與崗位掛鉤,一旦發生問題能夠及時找到相關的責任人,以此來督促各部門各員工謹慎工作,認真負責。最后,加強監督力度。好的制度需要員工良好的執行,如何確定制度的執行情況,監督就是最好的辦法。雖然制度中明確規定了各員工工作的內容和責任,但是還要對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實時的監督。定期對監測工作進行檢查,檢查的內容包括監測方法的正確實施、工作內容的有效執行、問題的正確解決等,以此來促使員工根據規章制度進行監測工作,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2)加強監測設備的研發工作,提高監測人員的技術水平。水質環境的監測工作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工作,技術的發展帶來的工業和化學的發展,造就了水質污染物的多樣性,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加強監測設備的研發工作,研制出更加先進的監測設備,使水質監測數據更加真實有效,保證水質資源的安全性。設備的研發和更新,也需要提高監測人員的技術水平。定期對監測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為行業的最新技術、水質污染物的最新認識與講解、有效監測水質數據的方法等,使監測人員及時掌握行業內的最新信息,更好地開展水質環境的監測工作。除了要定期培訓以外,還需要對監測人員進行定期的知識檢查,檢測他們對于新知識的掌握程度,由此來判斷出,培訓內容是否對監測人員實際工作有效,根據這些結果,及時的調整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
(3)分析方法方面,力求實現科學有效。水質環境監測要想實現順利實施,分析方法較為關鍵。只有充分保障分析方法科學,才能充分提供監測前提和基礎。關于這一點,國外分析方法一直較為先進,因而我們應該充分吸收借鑒。然后需要充分考慮實際,按照我國水域實際情況,同時充分考慮水體種類方面存在差異,力求實現良好分析方法確定。
三、結語
總而言之,水質環境的監測工作關系著人類的健康發展,所以,水質環境監測數據必須要做到真實有效。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導致水資源污染的污染物必定也會根據時代的進步而改變。水質環境的監測工作,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地推陳出新,對新的污染物要及時的監測分析,找到解決的辦法。只有這樣,水質環境的監測工作才能實際解決水資源的污染情況,保證水質環境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錢新良.我國水質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與優化措施解析[J].環境與發展,2017,29(7):170,175.
[2]鄒穩.水環境監測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低碳世界,2018(4):20-21.
[3]葉青.環境監測中地表水監測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民營科技,2018(7):76.
[4]李洋.地表水水質常規監測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J].化工管理,2017(3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