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瓊
摘 要:云南民族民間舞蹈承載了整個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優秀文化觀以及民族價值觀,同時在整個云南民族民間舞蹈史上都是具有重要教育價值的。在學前教育課堂中進入云南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間舞蹈在許多方面來講,是有利于傳承與保護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在學校教育中引入云南民族民間舞蹈在某些方面來講其實是有利于弘揚民族文化的教育意義。
關鍵詞:云南;民族民間舞;學前教育
一、云南民族民間舞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上的現狀
(一)學前教育專業中有民族民間舞的舞蹈課程設置
近年來為了提高教師素質,民族民間舞課程進入了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學習課程,就目前來說,學前教育專業主要的職責與教學內容,是指在幼兒園及學前班擔任任課教師,教授小朋友德智體美勞等全方面發展的學習技能等等。學前教育專業多存于民辦高校,相較于普通的本科院校來說更加貼合社會發展程度,會針對各行各業的專門人才以及實用型職業社會的人才需求來進行針對性人才培養,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中不難發現,課程內容與主體都是為了培養專業型人才。
多年來各高校不斷進行課程的改革,甚至從專業的設置、多元智力課程的開發、新型教材設備的構面,以及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的所學知識和進入的相相關職業或是職業群體的緊密結合程度之間保持住良好的動態銜接,圍繞社會所缺失與需要的專項綜合素質來培養人才。 而在其期間所謂的學前教育培訓專業課堂,僅僅只是面向早教機構,私教幼兒園、以及藝術培訓機構等,在培養一群德、智、體、美等多元方面發展以及具有創新精神和教學實踐能力的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高級教師儲備人才中仍有欠缺。
與專業的藝術類院校舞蹈不同的是,學前教育專業所學習的舞蹈類課程,是希望讓學生能夠完全掌握住基本的舞蹈技能技巧,以及不同類別的舞蹈組合,這樣只能將舞蹈動作不斷的灌輸給幼兒教師,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學會傳授舞蹈的技能機器。這樣的幼兒教育人才無法使得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與欣賞舞蹈的美感。
(二)舞蹈內容缺失
其實學前教育舞蹈教學內容是對幼兒舞蹈教學的啟蒙教學過程。就目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內容中舞蹈組合難度較大,偏離幼兒教育實際情況。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民族民間舞內容相對廣泛,沒有根據幼兒年齡及身體的限制因素,沒有對幼兒教育舞蹈啟蒙打下良好基礎。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幼兒舞蹈教育學習內容的缺失,換句話說,簡單,實用,科學的舞蹈課程才是符合幼兒實際需要的。
(三)學生接受情況
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中舞蹈組合技能型內容偏多并且復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課程結構安排不合理的現象仍廣泛存在于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授課不嚴謹。舞蹈組合各章節間內容獨立,未緊密融合,大多數舞蹈組合都是網絡上學習的民族組合。因為幼兒舞蹈是幼兒對他人進行自我表現與反應的一種幼兒本能需要,因此有效的舞蹈教育對幼兒來說是十分有利且重要的。
二、云南民族民間舞進入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的必要性
(一)豐富教學內容,弘揚民族精神
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堂中引入云南民間舞蹈,在長遠教育意義下看具有弘揚民族文化的教育意義。就傣族舞蹈來看,傣族的民族民間舞蹈一般看來是源自于本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與作息,這是傣族人民用于情感表述,祭祀與祈福、還有娛樂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藝術形式,同樣的代表了整個云南民族民間舞巔峰的云南花燈,承載了云南民族民間舞蹈優秀的文化觀以及民族價值觀,在整個云南民族民間舞蹈史上都是具有重要教育價值的。
民辦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在近年來舞蹈課程愈加興起的情況下,已然成為了傳承云南民族民間傳統舞蹈文化的重要場所之一,在學前教育課堂中進入云南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間舞蹈在許多方面來講,是有利于傳承與保護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因為這群年輕的學生接觸的群體是更加年輕的幼兒,他們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我國未來的花朵也會努力并進,來學習傳承云南民族民間舞蹈。這樣的弘揚民族文化行為,進而夠能促進云南地區多數的少數民族地區經濟迅速發展,增進云南28族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以及學生都能夠更加的了解云南本地特點,增加他們對云南民族文化的保護欲望與興趣,從而更利于云南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傳承。
(二)對云南民族民間舞的傳承
做為一名幼兒教師,遲早有一天他們會投身于教育事業中。他們的言傳身教與文化傳承意識在現在看來顯得更加重要,如果在他們的課堂中能夠引入與接觸更多的云南民族民間舞蹈,那么他們在對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認識與學習上也會更加全面深入。在認識全面的基礎上,才能夠使得他們生產出對于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的熱愛之情,在今后的教學與學習中就能夠使得提升他們的民族認同感,還能進一步增進他們對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加之云南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除了傣族外,還有白族、彝族、佤族、納西族等其他少數民族包含其中,這樣也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因此學前教育舞蹈老師在專業舞蹈課堂中學習云南民族民間舞是很有必要的。
(三)賦予民族民間舞教學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民族民間舞教育是學前教育舞蹈課堂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在學前教育舞蹈課程設置中,民族民間舞成為幼兒學前教育院校形體訓練課程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民族舞蹈的學習者,我們要把培養學生高雅的審美品位,提高人文素質,發展形象思維,提高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作為我們形體舞蹈教學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為此,要注重將中國民族傳統文化滲透在民族舞蹈的課堂教學中,體現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服飾等各個方面。
四、云南民間舞進入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的舉措
(一)改變教學模式
首先,教師需要激發學前專業學生的求知欲,要使這些學生主動探索云南民族民間舞的魅力使他們主動學習。使得他們能夠認識到云南的民族文化魅力,認識到民族民間舞蹈的學習不僅只有表面優勢,而且這也是作為一名學前教師必須擁有的一門教師的專業技能,這是她們就業、以及日后開展學前教育工作等等需要用到的基礎教育手段。
教師此時也應該貫徹霍華德多元教育理論因材施教,將以往的班級教學可以視情況改為小組教學。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和藝術類學生不一樣,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基礎素質情況都各不相同,因此舞蹈教學可以根據每一位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重分再分班進行舞蹈教學,基礎相同的學生為一組,教師組再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分配不同的教師,進行同樣的民族民間舞種類但是不同的教學具體內容內容學習,改變教學模式,或許會使得云南民族民間舞更容易進入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堂。
(二)改善課程內容
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堂上,應該高度重視理論學習,再加以強化舞蹈主干肢體課程地位。學前教育課堂的學生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不僅需要學會舞蹈動作與此同時也需要學會教學方式與理論結構,在此基礎上要能夠結合心理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所學的專業教育知識,再反映到課堂和舞蹈的不一樣結合應該怎樣適應于學生的教學設計,這樣才能夠扎實的將理論學習和教與研相結合,在日后任教的過程中,才能夠合理的將幼兒園學生的實際需要學習內容相結合。同時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再規范合理化教學大綱,體系化課程內容,針對每日的民族民間舞教學目標以及民族文化理論分享來制定教學計劃,而不是憑借教師自己所好與經驗隨意進行教學與分享。
同時也應該更加注重在課堂上增加舞蹈編創教育的內容進入學習中,這樣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在民族民間舞的內容與結構上獲取更多的知識,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能夠讓學前教育的學子在日后的教授中懂得隨機應變,設置與完成適合他們的學生所學習的云南民族民間舞蹈。
(三)提升學前教育舞蹈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
在舞蹈與教育結合的學前教育專業,更加注重的是教書育人與提升自我能力上,首先個人以及學校就應該鼓勵學前教育教師去提升學歷。另外學校應給為想要考研的教師創設一個環境,并且對他們提供幫助和照顧等特殊照顧。,第二,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理念,學前教育教師,應該更加的尊重這份教育事業。多所有的教師來說應該都記得要把教師的職業道德放在第一位,不斷的提升教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加之民族民間舞的學不同于其他科目,用一張試卷或是成績就可以檢驗教學效果,這反而為他們的教學效果檢驗增加了不少的難度,因此這更體現了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是依靠公平公正,教師尊重每位學生并為其負責。
五、結語
綜上,云南民族民間舞的課程改善與進入舉措最終都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改變當前的課堂模式同時也不能變更教育初心。尤其是現在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成為了舞蹈藝術家密切關注的焦點, 這個問題在發展中國家尤其顯得突出和緊迫。這些發展中國家的一部分舞蹈家也在個人力所能及的條件中, 竭心盡力地 投身于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保護和發展事業。然而, 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及欠發達地區的舞蹈藝術家們卻面臨著觀念陳舊、理論滯后、資金短缺、人才不濟、設備落后等諸多困擾。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堂中引入云南民間舞蹈,在長遠教育意義下看具有弘揚民族文化的教育意義。在整個云南民族民間舞蹈史上都是具有重要教育價值。在學前教育課堂中引入云南民族民間舞蹈在許多方面來講,有利于傳承與保護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蔣菲菲.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模式改革研究[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1):171+178.
[2]李卓,崔元慧.民辦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研究現狀與改革[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10):124-126.
[3]王婧.論時代背景下民族民間舞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傣族舞為例[J]. 北方音樂,2017,37(14):195.
[4]李小敏. 關于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研究——舞蹈語言、舞蹈形象及舞蹈意境[J].中國民族博覽,2018(0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