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玲
【中圖分類號】R821.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8-122-01
妊娠期糖尿病指的是患者胰島素抵抗或者胰島素分泌匱乏,胰島素受體敏感度不高,引發持續性的血糖升高。近年來,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發生的變化,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不斷升高,但是關于該種疾病的發病率每個國家的報道都有所不同,2003年美國對其進行報道,發病率為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五;2008年重要妊娠期糖尿病學術會議報道其發病率為接近百分之七;2018年英國報道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為百分之二至百分二十。
妊娠期糖尿病屬于高危疾病的一種,妊娠期糖尿病發生后可對血管內壁增生、高蛋白尿及血栓形成進行誘發,對孕婦的妊娠結局和胎兒正常生長和發育和新生兒身心健康等方面影響都較大。并且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發生的合并癥較多,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羊水過量增加等,加大了新生兒出現巨大兒、先行性畸形、窒息、死胎等的風險性。受高滲透性利尿及高血糖的影響,胎尿量的排出會增加,導致羊水過多現象的發生,使母嬰生命安全遭到了極大危害。另外妊娠期糖尿病對患者的影響不僅僅限于短期,它對患者及其后代造成的不良影響可能是長期的甚至是終身的,盡早對該種疾病進行干預和治療十分重要。
在臨床婦產科中,關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研究一直都居高不下,在臨床上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常采用的方法為飲食控制及胰島素的注射。但是該種方式治療效果往往達不到理想程度。有相關臨床顯示,采用運動療法給予妊娠期糖尿病干預和治療,可使治療效果得以提升,并扭轉妊娠不良結局。
運動療法的具體方案為:首先是運動形式:需要對孕婦群體本身帶有的特殊性進行考慮,采用科學并且合理的運動形式讓孕婦進行鍛煉,比如:開展散步、慢跑及健身操等運動鍛煉,并對站立姿勢或者坐姿等姿勢進行選取以開展鍛煉,由于孕婦當前所處的時期為妊娠末期,要對負重運動進行避免,可進行一些無負重運動。
其次是運動強度:中等強度的運動是大部分孕婦都能承受的運動強度,但是具體對孕婦的運動強度進行確定,其量化指標主要是心率運動目標心率(HR),通過相關研究已經證實,抗體開展有氧運動有效率和安全性坐高的目標HR即是百分之七十HR儲備(HRR)。具體計算方法為最大心率與休息心率相減,之后再乘以百分之七十,最后與休息心率相加。實際的運動強度的確定即可依據計算結果考慮。
其三是運動頻率:在采取運動療法的過程中,運動頻率需對循序漸進方式進行遵循,最初開展運動,一星期大約進行2-3次,然后再適當增添,直到一星期開展5-6次運動。
其四是運動持續時間:一般情況下,孕婦開展的有氧運動為中等強度,每天鍛煉時間應維持半小時左右,并且每個星期鍛煉時間要達到兩個半小時,而與糖尿病合并后,每天鍛煉時間應維持在40-45分鐘。
其五:運動療法的具體實施方法:在開展運動之前,需指導孕婦做好相應的準備運動,主要有身體活動、四肢伸展運動等,準備運動時間保持在6-12分鐘即可,在運動過程中需對患者頭暈、頭痛情況、胎動情況、宮縮情況、陰道出血情況等等情況進行密切關注和監測,如果觀察到患者存在異常情況,運動應該立馬暫停,并依據患者發生的具體情況采用針對性較強的措施對其治療和干預,完成每天的運動量后,要求孕婦還能開展6-12分鐘的放松運動。
妊娠期開展運動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對于未處于妊娠期的健康人群來說,開展運動鍛煉可使人體血糖穩態得到提升,使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并使2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得到降低。而在妊娠期開展相應的運動是否會對孕婦不良事件發生及妊娠結局造成不利影響一直是人們特別關注的點。近來年,臨床上也加大了對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較大的成就,通過相關臨床研究得知,孕婦在不受相關危險因素影響及未有其他禁忌癥的情況下,同時未開展運動治療的孕婦比較,運動強度處于中等水平,可使其健康水平得以提升,妊娠結局得以改善,并且產后孕婦身體還能盡快得到恢復。另外還有研究顯示,妊娠期開展科學、有效的運動,可對孕婦體質量進行控制,使心血管系統負擔得以減輕,血壓得以下降,孕婦氧儲備量提升,還能使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得到減少。
在孕婦的這一階段讓其開展中等強度的運動,對有氧運動的運動時間、運動頻率等進行合理設置,就孕婦來說,有效率和安全性都能得到保證,通過開展一定量的運動鍛煉,可使患者體內胰島素抵抗減輕,并使血糖水平得到降低并逐步趨于正常。在運動治療的運動方式有氧運動位居首位,在開展運動時,患者身體每一處關節和肌肉都在進行活動,并且患者對這一運動強度耐受性較高,可使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得到提升。
但是在此過程中需要引起關注的的是,運動療法治療法并不是對于所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都適用,對于懷孕三月后的孕婦,如果存在以下情況則需對運動療法進行禁止,比如:與先兆性流產、先兆性早產、胎盤低置等情況相伴。同時在實施運動療法治療過程中還需要對患者胎動情況及宮縮情況加大關注力度,以對異常情況的發生進行預防,假若發生不良情況,也能對孕婦進行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