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年級組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構建“知信教育”理念下的、科學的年級組管理模式會有助于教師們的共同成長,更有利于全員德育制度的實施,讓年級組文化更有魅力。文章對“知信教育”理念下的年級組管理進行了實踐探索。
關鍵詞:年級組管理;精神文化;榜樣引領
筆者所在的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知信小學(以下簡稱知信小學)以“知書達禮”為辦學理念,以“書香知信”“健康知信”“藝術知信”和“科技知信”為特色項目建設載體,推行“知信教育”辦學特色,凝練出年級組分線與分塊相結合的管理模式,致力培養學生成為具有知書、達禮、自信綜合素養的現代小公民。
知信小學教師平均年齡38歲,教師隊伍年輕、有活力。年級組組內有年長、經驗豐富的教師,也有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這些年輕的教師在教學和管理班級上都缺乏經驗,年級組義無反顧地擔起了培養青年教師的大梁,年級組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青年教師成長的搖籃。年級組成員只有各盡所能、發揮特長,巧用智慧教學,融會貫通,才能構筑“全員育人”的教育共同體。
一、構建年級組分線與分塊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年級組是學生德育工作的主陣地,也是教師的主要工作陣地。因此,學校需要加強年級組管理,形成分線與分塊相結合的管理模式,使決策更科學,目標更切實際,管理更到位,責任更具體,從而進一步提高學校的管理效能。知信小學年級組管理架構構建如下圖。
在學校的年級組管理架構中,校長室下設教導處、德育處、總務處,教導處、德育處、總務處作為年級組管理的總指揮,為年級組人員安排、家長學校、主題活動、年級組文化等方面做好統籌安排與指導;學校下派的行政管理人員,負責對年級組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級長是年級組的核心領軍人,根據學校搭建的架構結合年級學生與教師的具體情況、特點等,充分發揮級長、班主任和級組教師的優勢特點,將學校辦學理念貫徹落實在級組和班級一切教育教學活動中,彰顯級組管理的特色,構筑“全員育人”的教育共同體。
二、年級組管理體現“五字要求”:即嚴、細、實、巧、通
“嚴”,即工作要求要嚴格,工作紀律要嚴明,工作作風要嚴謹;“細”,即注重細節管理,力求對每個教師,每個班級,每個方面,每個環節都能做到心中有數,指導有方,班主任工作細致,考慮問題周到;“實”,即年級組長、班主任、任課教師每個環節工作要落到實處,不做表面工作,不喊大話空話;“巧”,即工作要靈活巧妙,講究工作藝術性;“通”,即年級管理不僅僅是上傳下達,執行學校和德育處、教導處、總務處布置的工作,還要注重融會貫通、開拓與創新性地落實中心任務。
三、發揮團隊協作,培育年級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建設是年級組文化建設的核心。培育年級組精神文化的形式有很多,在團隊協作的前提下,年級組組風的形成、年級組活動的開展、年級組榜樣的引領等都是培育年級組精神文化的良好載體。
(一)主題活動,集中智慧,合力共進
在年級組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努力營造一個和諧、合作、共進的年級氛圍,大家面對困難一起上,面對喜悅齊分享,整個年級組工作氛圍融洽。
在“紅色基因代代傳——2018年慶國慶活動”中,各年級圍繞著“紅色基因代代傳”的主題,群策群力,積極開展游園活動,活動內容如下(見表1)。
在活動前,年級組成員出謀劃策,級長集思廣益后制訂最終活動方案?;顒又?,年級組成員各盡所能、發揮特長,巧妙互補,讓負擔得到了減輕,工作獲得了高效,最終惠及班級里的所有學生。三年級組在此次活動中的分工如下表(見表2)。
年級組貼近教師和學生,能真實掌握教師和學生們的需求,便于從教育學生、關注教師成長出發,團結教師,協調教育教學教研工作,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師生的實際問題,將師生的工作做得更細致、更人性化。
(二)資源共享,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為了班級之間資源共享,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學校規定每個年級組要根據年級特點每學期舉行一次年級組家長會、一次主題集會、一次級組內家長進課堂推廣課等。
1.級組家長會靈活多樣
每個年級組會根據年級情況靈活多樣地開展年級組家長會。
通常一年級會舉辦家長開放日。因為走進教室,融入課堂,與孩子一起傾聽、學習,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體驗學校的教學方法,觀察孩子的課堂表現,是一年級家長們最為期待的。
二至五年級以集會講座、匯報展演、互動交流、專家報告、參觀游覽、親子互動等多種方式召開年級組家長會。如二年級組曾邀請原海珠區教育發展中心教研員李宇澤教師以“潤物細無聲——漫談孩子的養成教育”為題,向家長們詳細講述了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養成生活學習好習慣;三年級組曾邀請新東方鐘曉佳教師來開展“如何讓孩子主動、高效學習”互動交流式家長會;四年級組曾開展趣味運動會親子互動式家長會;五年級組曾邀請家長參加高年級青春期心理健康講座。
六年級組進行畢業聯歡會,會邀請全體家長和師長共聚一堂,潺潺憶往事,深深敬師恩,依依惜別情,萌萌展前程。
2.級組主題集會齊參與
各年級的班級之間總會有一些差異,各班有各班的優勢。一個班級的優勢可以通過家委、學生代表分享給另外四個班級。在年級組教師的引導下,一個班級的優點可以發展為整個年級組的優勢;原本稍顯弱勢的班級,也能夠在合作中發現優勢,增強自信。
在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過程中,德育處布置各位級長組織本年級各班利用班會、午讀等時間深入開展一次“爭做文明好學生”主題活動,活動形式可為主題班會、知識競賽、文明故事會、身邊的文明小事分享會、文明小游戲、文明主題節目表演等。為了讓學生之間更加和諧地相處,讓學生成長為德才兼備的有禮之人,二年級組進行了以“文明禮儀在我心”為主題的級會。每個班級根據本班優勢承擔一個任務,有的負責講故事,有的展示校園文明行為的圖片,有的給現場學生進行禮儀小測試,還有的展示國旗護衛隊叔叔或空姐的儀態,引導在場同學把觀察到的坐姿、站姿用到自己身上,每個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坐如鐘、站如松、行如風”的舉止要求。
3.家長進課堂推廣課資源共享
智慧家長進課堂作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是打通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之間的鴻溝、實施大教育的有效途徑,與“知信教育”理念達成一致。為了追求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有些年級還開展了智慧家長進課堂推廣課?;顒忧?,級長帶領班主任精心選人、定內容,與智慧家長真誠溝通,“彩排”驗收、細節把關;活動中,做好過程性記錄和拍照;活動后,做好活動反思小結,并把活動報道放在校園網站進行推廣。
(三)榜樣引領,積極探索,見證成長
1.班主任隊伍建設見實效
班主任是班級的主心骨,更是年級中教育學生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為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促進班主任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讓班主任的先進經驗更好地發揮作用,切實提升班主任的專業素養和管理水平,德育處會定期進行班主任工作培訓,如專題講座、經驗交流會或沙龍。
如“分享所得,解決所惑,共同進步”——班主任經驗交流會。會前,每位班主任各自準備交流材料:可以是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有效途徑、方法,或某一典型、成功的教育案例,也可以是班級管理中的困惑。以年級為單位,級長向學校德育處推薦兩篇以上的交流材料。德育處對各年級推薦的交流材料歸類整理,并根據教師提出的困惑,收集一些可行性、操作性強的有效方法,印發資料給班主任,進行頭腦風暴。交流材料一共13份,分為四大類,具體如下。
第一類,班級管理制度:
①《一(5)小蜜蜂班獎懲制度》(林雅舒)
②《班規的力量》(潘曉君)
③《融入班級,以身作則》(范詩韻)
④《建立班級激勵機制》(羅慧)
⑤《班級管理制度之拍賣會》(李昕)
第二類,“問題孩子”“特殊事件”的教育案例:
①《后進生轉化策略分享》(許海燕)
②《如何應對“說謊”的孩子》(冼春燕)
③《幫助家長樹立對“問題孩子”教育的信心》(蔣秀娟)
④《自閉癥兒童心理輔導案例分享——從心理學的角度談談自閉癥兒童的溝通》(陳艷方)
⑤《班主任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馮慧明)
第三類,班級管理中的困惑
《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困惑》(張新玲)
第四類,經驗之談
①《班主任工作經驗點滴談》(侯嫻娜)
②《家庭系統理論視角下的小學家庭教育探析》(梁毅婷)
這些交流材料分兩次進行經驗交流,先圍繞“班級管理制度”這一主題進行交流,再分享“問題孩子”“特殊事件”的教育案例。
在交流會上,教師們現身說法。有句話說得好:我有一種思想,你有一種思想,大家互相交換就會有兩種思想。在這樣的思想引領下,年輕的教師不斷地成長。集合年級組的智慧,立足學校實際,研究真問題,研究具體問題,使研究成果能為學校的班級管理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更好地促進學校的發展。
2.年級組文化匯報展風貌
年級組文化是年級組形成的獨特的、有價值的思想和行為準則的綜合,是年級師生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也是年級組的魅力之所在。每到學期末,六位年級組長從現狀分析、年級目標、常規管理、文化建設、專業成長等方面進行匯報交流,各年級的特色活動構想更是異彩紛呈,充分展現年級風貌。此時,年級間互相學習,共同見證成長。
四、實踐出成效,學校師生共成長
經過幾年的實施,知信小學年級文化建設初見成效:以正確的導向引導、鼓舞教師和學生;以內在的力量凝聚、激勵教師和學生;以獨特的氛圍影響、規范教師和學生;以豐富的知識充實、啟迪教師和學生。學校、教師和學生在不斷地成長著、收獲著,近兩年部分成績列舉如下:學校集體方面(見表3)。教師方面(見表4)。學生方面(見表5)。
參考文獻:
[1]徐文標.加強管理提高學校年級組執行力研究[J].成才之路,2017(20).
[2]李妍.關于年級文化建設的策略[J].廣西教育,2010(17):29-30.
[3]史海崗.健全年級組管理制度,促進學校教育新發展[J].學周刊,2013(26).
[4]邢海燕.高中年級組管理初探[J].新教育,2014(9).
[5]朱旭東.論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模型建構[J]. 教育研究,2014(6).
[6]牟富泉.淺談年級組工作中的幾個細節[J].科技創業家,2013(4):202.
[7]文久江.淺談中小學年級組的建設[J].現代校長,2006(Z1):40-41.
[8]祝慶.生態視野下中小學“年級社區”的創建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1.
[9]李淳霄,孫若月.淺談年級組的功能與基本建設[J].天津教育,1994(9):12-13.
[10]王永成.加強年級組建設,優化學校管理結構[J].天津教育,1995(5):9-10.
[11]史海崗.健全年級組管理制度,促進學校教育新發展[J].學周刊,2013(26):15.
[12]胡欣.規模型學校年級組管理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
[13]汪振偉.培育優秀學科組文化促進名師名學科建設——“年級組管理體制下學科組建設”探究[J].中小學校長,2017(2):43-45.
[14]張娜.學校年級組管理的實踐探索——以太原市第五十二中學校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29):27-29.
[15]顧加銀.小議初三年級組班集體建設策略[J].教書育人,2017(13).
[16]高仁光.年級組綜合視導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2(5):64.
[17]劉桂珍.年級文化滲透下的班會活動設計——“戰車文化”引領下的特色年級文化建設[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7(8).
[18]汪振偉.年級組管理體制下的學科組建設[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5(6):57-58.
作者簡介:郭敏峰(1971—),女,廣東佛山人,小學數學高級教師,本科,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知信小學副校長,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