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激發和延續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小學數學老師要保護好學生這份熱忱,在實踐教學中以興趣來催動小學生學習數學,這樣才能更好培養小學生自主獨立探索數學的奧秘,并在數學方面有所創新提高,進而提高數學成績。本文結合個人多年從教經驗,首先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學對于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然后分述具體培養方法,以供各位同行老師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學 數學教學 學生 創新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028-01
1.小學數學教學對于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闡述
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大特點就是老師要引導小學生成為自己學習數學的主人,老師只需充當好參與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即可,執行者永遠屬于學生本人,只有每個小學生都充分參與和體驗學習數學的過程后,他們才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和解題步驟,才能在基礎數學上有所創新與開拓。
2.開創適宜創新的數學環境
2.1 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
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中不能過于嚴肅,要讓小學生們都愿意主動向其吐露心聲,把自己當作好朋友,在無壓狀態下學習數學,這樣才會有創新的機會。為了創建這樣亦師亦友的班級,小學數學老師要將每位學生都視為己出,尊重他們,愛護他們,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認真負責地營造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縮小與學生之間的心靈距離,然后采用一些啟發性較強的數學教學方法,以此來激發小學生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2.2 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數學教學
為了減輕小學生分析數學題目的難度,激發他們探索數學的興趣,數學老師可以靈活借助多媒體以情景再現或漫畫等形式來給出數學題目,然后引導學生理解情景表演和漫畫中涉及的數學問題,帶動學生的興趣后,讓他們自發探索相應問題的解題辦法。
3.引導小學生積極探索數學新大陸
3.1重數學學習的過程性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老師要重視小學生參與數學問題提出、分析到解決的過程,強調對學生實踐探索能力的培養,告誡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要擦亮眼睛,善于發現數學問題,然后通過個人學會的數學方法來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針對一個數學問題要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從小學生抓起,培養這種數學理念可以為日后的數學開拓創新奠定基礎。
3.2 培養小學生數學實踐能力
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終極目的主要體現在應用性數學問題上,即要求小學生可以學以致用,采用課堂所學知識用來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小學數學老師可以設置相關教學情景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應用的能力,這樣不但提高他們理論結合實際的功底,還可以有效將抽象數學問題生活化,便于小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與學習。
3.3督促小學生在互動中學習數學
小學生多多少少在自律方面不能完全控制,所以小學數學老師在實踐教學中不能完全放任學生,而是要針對不同學生的課堂表現和成績狀況及時與學生溝通,適當提醒方法不正確的同學,讓他們少走彎路,這樣才有助于小學生數學的研究性學習繼續前進。小學數學學習中,老師僅僅是引導者,老師要鼓勵學生有問題及時和老師或周圍同學溝通,做到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完美的互動。
3.4 鍛煉數學方面的創新性
基于前面三種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關注與培養,已經在無形中鍛煉了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創新能力,它為小學生創造了更靈活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數學課堂上可以打破常規,憑借自己的想象力肆意發言,這在某種程度上和西方課堂很像,都是學生是課堂上的主角,爭先恐后地發言,針對同一數學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拼湊起來就是一種創新。
4.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由幼兒園初升小學階段的學生依舊懷有好奇心,小學數學老師可以借助小學生這個特點來實施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比如在講解加減法時,可以借助塑料棒,在講解數學應用題時,借助生活情節設計問題,這樣小學生可以快速進入數學情景模式,有利于學生深入學習與理解。
5.結語
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數學老師應該基于新課標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要求,選擇相對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的教學方式,構建豐富的數學課堂,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切實有效地幫助他們學好數學并用好數學,讓他們愛上數學,甘于主動學習并應用數學,在解答數學問題時善于總結思路與技巧,培養他們成為新時代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敏.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65.
[2]王潔,李寶峰.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反思能力及數學素養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80.
作者簡介:
王多海(1965年8月-),男,漢族,甘肅高臺人,大學專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