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是比較重要的,教學就是為了把知識傳在這個階段,學生們的各種能力主要就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獲取。所以為了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提高重視程度。本文分析了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研究了小學語文的教學形式。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就是為了讓學生練就讀寫技能,而且需要進行自我提升。
關鍵詞:小學生;中高年級語文;有效性
一、 引言
如今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入,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形式在這個時期持續進步。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需要增強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能夠滿足素質教育提升的需求。所以教學有效性得到了各個教師的高度重視,在這個時期,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實際的需求有著較大的差異,還是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采取措施進行應對,在這種情況下,本文分析了新課程背景中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有效性教學的方法,希望能夠給有關的人員提供參考。
二、 正確開展教學準備工作
在開展教學的時候,需要正確進行教學準備工作,語文教師需要提前備課,給課堂的開展提供保障。
(一) 整理知識點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差,在進行備課的時候,教師需要充分掌握、控制課本內容以及教學大綱,而且需要理解課本的知識,正確梳理文章的脈絡,記錄出單元知識點。如此可以確定一個完整的教學流程,明確存在的教學重點。不僅如此,教師也需要收集相關的資料,豐富教學內容。
(二) 朗讀課文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朗讀課文是比較重要的,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引領學生來進行朗讀,對于教師來說,需要預先閱讀課文,整理出課文的重點,針對難以理解的內容和相對復雜的讀音進行標注,在上課的時候進行指導。不僅如此,較強的語感也能夠促進小學生的語言文字的教學。
(三) 正確進行調研
教學的主要對象是學生,對于教師來說,需要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且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備課的時候,需要保障調研的合理性。如此能夠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于課文的理解,如此教學內容也更加有針對性。如此語文教學和學生的聯系也會變得更加密切,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內容。
三、 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自主性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增強對于學生興趣的重視。在步入教學主題之前,聯系課文的相關內容,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其中在講授知識的時候,教師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教學氣氛,能夠在教學活動時期組織學生來進行一些活動,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形式,也可以借助知識競賽的方法,確保學生可以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
四、 挖掘整合教學資源,持續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
在新課程背景中需要充分使用教學資源,課文教材屬于主要的教學資源。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的時候,需要把教材當作基礎,充分聯系教學內容,持續挖掘相關的教學資源。在這個時期能夠借助各種資源來豐富教學的內容,確保教學能夠變得更加靈活。小學生比較活潑,而且好動,對于知識有著較高的欲望。但是教材的內容比較少,教師要是全部按照教材的內容來進行教學,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按照教材的內容來進行深入的調研。在教學體系里面增加有關的課外知識,而且需要持續進行創新和完善,確保教學內容能夠更加豐富。
五、 把學生當作課堂主體,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新課程改革背景中,要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在進行授課的時候,教師和學生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關系,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需要積極鼓勵學生。針對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需要進行重視,要是存在問題,就需要及時地采取措施進行應對,保障學生的自尊心以及求知的欲望。在這個時期,學生要是做出了良好的表現,教師就需要進行獎勵,確保學生能夠感受到尊重。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使得教學變得更加有效。
六、 充分使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多媒體教學屬于教學活動時期的一個重要措施,要是條件允許,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充分使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形式以及教學措施,如此課堂教學方法也變得更加豐富。其中通過有效地聯系多媒體技術和語文課堂,教學形式會變得更加有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會顯著改善。在這個時期,慕課軟件也屬于課堂教學的一種新型的形式。
七、 設置合作學習形式,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現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基礎以及心理特征都是相似的,對于教師來說,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重視對于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確保能夠滿足新課程背景的有關需求。在這個時期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把學生劃分成多個小組,在課堂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以及空間來進行交流,進行互相學習,確保能夠增強學生的團結寫作能力以及交際能力,如此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八、 結束語
總的來說,語文對于教學體系來說是比較重要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增強對于教材內容的重視,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教學措施,顯示出課堂學習的主體位置。教師屬于知識的傳授者,需要起到一個良好的指導作用,而且需要充分挖掘以及理解存在的知識內容,對于教學活動來說,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是比較重要的,教師需要充分使用這些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聯系學生興趣以及語文教材,提升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這樣語文教學也會變得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呂曉云.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方法探討[J].才智,2019(1):54.
[2]張寧.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教學模式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7:4.
[3]葛志國.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5):171.
[4]王淑梅.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現狀及解決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45.
[5]王健.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幾點做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5(36):122-123.
[6]李有田.試談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66.
作者簡介:
鄭恩標,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安樂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