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是學生的啟蒙時期。剛剛邁入學校的小學生還處于懵懂狀態,不知道自己未來會面臨什么?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保護祖國的小花朵得從教學開始。小學語文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為主。與此同時,閱讀視野對于學生來說也尤其重要。探索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真相究竟是什么呢?筆者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閱讀教學;探索策略
一、 小學語文中有高年級閱讀的原因
閱讀,探索文字的奧秘,感受文字的最美瞬間。對于小學生來說,適當的閱讀可以激發他們的思維,打開視野之門。閱讀還可以修身養性,雖說小學生閱讀無法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它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下,語文水平和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和你的能力有關。古語常說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適當的閱讀有助于小學生了解社會,一步步完善自我并且學會追著詩和遠方的田野。
二、 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的策略
(一) 創設情景,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相伴的學習只會越來越無聊。要想馬兒跑得快,就給馬兒狂吃草;要想學生有閱讀興趣,首先得給他們創造一種想學的欲望。老師得抓住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和關注的焦點,通過不一樣的途徑和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讓學生走進文字的世界。真實、有趣、新奇的教學情景往往比枯燥的文字來得更加猛烈,更加有味道。比如風景類的散文,你可以通過春游或者視頻、電影讓學生好好感受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眼見為實,這樣才可以激發他們那顆想要閱讀的心。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故事吸引學生。比如可以用故事形式引出《淺水洼里的小魚》這篇文章,然后再找學生來角色扮演。挑選小演員時要求他們先閱讀文章,這樣便可以做到兩全其美。
(二) 閱讀教案得設計好,不可脫離教材
不管是什么方式的課程學習,它都不可以脫離教材自成一派。所以作為守護花朵的園丁,在設計閱讀教案時一定不要與教材分開了。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還分不清重點和非重點,和教材相比,他們更加相信并且依賴老師。這個時候教師就得當好領路人了呀!用不同的形式還原教材知識,慢慢地帶領學生走進教材的世界,讓他們學會閱讀教材,要知道老師僅僅是領路人,閱讀得靠自己。閱讀不是看幾遍的就可以的事情,每次閱讀后老師應該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讓學生自己分析整篇文章,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三) 有目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沒有目的的閱讀只會限制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誤人子弟,只會讓學生覺得壓力大,閱讀難,從而徹底失去閱讀興趣。老師是園丁,學生是花朵,但是長在花園里面的花朵可能不是一個品種,比如玫瑰花、牡丹花、百花、水仙、紫羅蘭等等。要想花兒都開出嬌艷欲滴的花朵,老師得因材施教。比如針對文字功底比較差的學生,老師的工作是提高他們的文字功底,讓學生可以理解文字本身的意義。如果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差,閱讀幾篇都無法理解文章所表現出來的內容。老師的工作是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一步一步幫助他們學會閱讀并且從閱讀中獲得知識。
(四) 閱讀技巧也很重要
閱讀不是一目十行地死讀書,閱讀需要技巧。教師應該讓學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和文章鑒賞技巧,這樣學生才可以透過簡單的文字看到整篇文章的本質,與作者產生共鳴。比如在讀《大興安嶺》時,首先讓學生去幻想去思考遠方的大興安嶺,想象大興安嶺的一草一木一高山。看一看你的想象和作者筆下的文字有沒有相似的地方?這個閱讀技巧可以穿越空間的阻礙,你輕輕地來到了作者的身邊,看著他是抱著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寫下這篇文章的,看一看作者的文字里究竟蘊涵了什么樣的深情。面對那些超凡脫俗的哲學類的文章,直白的文字可能很枯燥,沒有閱讀欲望。這個時候老師得教學生用心去思考這虛無縹緲的哲學,去思考詩和遠方的田野。要知道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帶著思考去閱讀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悟性,學習效率也特別高。
(五) 鼓勵學生主動閱讀
打仗需要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要想學生全身心投入閱讀,鼓勵措施不可或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師只是引路人,閱讀全得靠學生自己。鼓勵學生閱讀的方法有很多,而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鼓勵方法。比如學生的閱讀能力比較差,老師應該采用溫柔相待,過度的批評可能會使這類學生感到自卑。學生的閱讀能力中等,老師可以采取獎勵措施來激勵他們更上一層樓。學生的閱讀能力很強,作為老師的你應該先打擊再鼓勵。驕傲使人退步,不要讓閱讀能力強的人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覺得閱讀對于自己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六) 課堂內容得豐富多彩
小學語文閱讀和高中語文閱讀相比,雖然僅僅相差一個字,但是兩者的課堂氛圍相差十萬八千里。高中語文閱讀是為高考服務的,小學語文閱讀是為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文學素養服務的。十萬人過獨木橋的高考能輕松到哪里去呢?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一切都是為高考服務。如此高壓環境下,高中生的閱讀注重的是分數,要知道高考成績中的一分可以壓死五千人呀!小學生可不一樣,枯燥無味的語文閱讀課會讓學生失去耐心,從而厭煩課堂,更別說聽課了。所以小學生語文閱讀的課堂內容得豐富多彩,這樣頑皮的孩子們才可以參與課堂學習,并且從中獲得知識,提高閱讀能力。要知道枯燥無味的教學可能會導致學生嬉笑玩樂,毫無紀律。
總體來說,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很重要,在重視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寫作能力。閱讀不僅可以修身養性,它還可以為以后繁忙的學習打下基礎。要知道現在的高中生可一點也不輕松,要想學得好,一口氣也吃不成一個大胖子。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完善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但光說不練假把式,讀書最重要就是讀、寫,二者合一方可學得徹底。
參考文獻:
[1]張艷萍.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8(7).
[2]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東周·春秋時期.
[3]帕斯卡.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
楊麗卿,福建省龍海市,福建省龍海市隆教畬族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