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毓峰
【摘要】讀與寫是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是建立在基礎知識之上的高層次學習。所以,讀寫教學可以說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老師,一定根據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在教學中研究出更加有效的讀寫結合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通過閱讀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通過寫作提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以課文為樣本,鼓勵學生進行仿寫。結合課文學習,引導學生寫讀后感。結合課文學習,引導學生大膽擴寫。
【關鍵詞】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運用策略 小學語文 讀寫教學 激發寫作熱情 積極性 樣本 鼓勵仿寫 結合課文 引導 寫讀后感 大膽擴寫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070-02
眾所周知,閱讀是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只要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學會閱讀,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一定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小學語文中另一個重點和難點——寫作,也是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有效提高其語文素養的途徑。所以,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如何把讀寫教學結合起來,很好地利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以及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呢?筆者就此談幾點自己的認識與思考,和大家分享,共同提高:
1.讀寫結合思想的認識與理解
我們知道,小學生都是六到十二三歲的孩子,他們年齡比較小,閱讀量有限,生活閱歷也十分有限。再加上不能經常性、習慣性地閱讀課外讀物,因此,閱讀與寫作的學習主要集中在課堂教學中。這就限制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有效的拓展,想象力得不到提高,這顯然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所以,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不斷豐富自己的見聞,積累更多的知識素材,從而在寫作中也能用更加流利的語言、更加嫻熟的表達技巧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表達技巧,可以應用于不同的文章當中,從而能夠更好地完成一篇作文的寫作。當然,在提升學生應用能力的同時,也要不斷地積累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培養學生下筆如神的能力。
2.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意義
2.1通過閱讀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近幾年來,在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之下,再加上核心素養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被廣泛應用,這種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達到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陶冶情操的作用,同時還能讓學生和作者在思想上產生一定的共鳴。除此之外,還能讓學生在豐富的語文知識中暢游,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和基礎知識,進而對學生的語文寫作熱情起到有力的激發作用,促進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
2.2通過寫作提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由于種種原因,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困難,使寫作無法正常進行,也無法有效完成作文寫作。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主要在于在平日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沒有重視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積累,學生也不主動積累基礎知識,所以他們基礎知識非常欠缺,語文閱讀量嚴重不足。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自覺提升閱讀量,讓學生積累、掌握大量的寫作素材。相應的,學生在進行寫作時,也對其語句理解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進而對其自身閱讀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使學生語文閱讀的積極性起到了有力的激發。
3.讀寫結合教學的運用策略
3.1以課文為樣本,鼓勵學生進行仿寫
小學生由于知識基礎、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不會寫作文很正常。而小學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讀寫能力,關注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所以,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老師要結合課文的閱讀,引導學生進行仿寫。作文不但是一種思想的表達,也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因此,通過閱讀先培養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寫作文的欲望,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在學習了《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后,老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中的情感和理解進行仿寫。這樣不但能促進學生閱讀的質量,還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情感,同時實現讀寫教學的目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
3.2結合課文學習,引導學生寫讀后感
我在教學中常常聽到好多家長反映,孩子愛閱讀,也經常閱讀,為什么寫作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都沒有相應的長進呢?其實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我們忽視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寫讀后感??赡苁怯捎趥鹘y知識灌輸教學觀念的影響,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以為學生在那里閱讀,看書就是學習,讀完了也就算完成了閱讀。簡單的閱讀固然也是一種學習的方法,也能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積累語文知識,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但是效率相當有限。作為小學語文老師,真正想讓學生通過閱讀積累語文知識,豐富語言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讀后感的寫作一定不能忽視。
(1)在學生讀完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后,可以讓學生談談他們讀后的感受,開拓學生思路,引導學生寫一篇讀后,內容可以是對文章或者讀本的整體感受,也可以是對文中某一個場景、人物、故事的感受等等,只要是學生的真實理解和感受,就能循序漸進地激活學生的寫作細胞和興趣。如學完《陶罐和鐵罐》一課后,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視角,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一寫讀完這篇課文的感受,在寫作的過程中,強化閱讀理解,升華閱讀感悟。
(2)老師要培養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隨時寫讀后感的習慣,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可以寫寫為什么感興趣;看到一個有趣的人物對話,可以寫寫對這個人物理解等等。如《搭船的鳥》一文中有一段描寫翠鳥外形的語段,寫得非常傳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很感興趣,所以即興安排學生仿寫。在仿寫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理清寫作順序,體會描寫方法。
(3)小學生愛看電影、動畫片,老師也要和家長配合,結合小學生的這個特點,引導學生寫觀后感。
3.3結合課文學習,引導學生大膽擴寫
在開展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結合課文的性質,適當延伸課文的情節,并引導學生積極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課文大膽擴寫。比如說,老師在講解《竊讀記》這篇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擴寫,通過愛閱讀、且常?!案`讀”的習慣,她得到了什么、有什么成長等等。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結合課文,熟讀課文,走進課文內容,走進小主人公的內心,然后大膽進行擴寫。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能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能體會情感,理順文章脈略與構思,從而大大促進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語文學習。
4.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讀和寫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它們不僅相輔相成,還能相互促進。老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對讀與寫之間的關系進行明確的認識,制定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結合讀與寫的基本特點,對小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與指點,然后進行科學的讀寫訓練,對小學生的讀寫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與提升,實現以讀促寫的教學目標,切切實實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和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宗瑩.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成才之路,2017(33).
[2]秦志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7).
[3]張盛銓.論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讀寫結合的運用方法[J].新課程(中),2017(10).
[4]張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5).
[5][美]加里.D.鮑里奇.易東平譯;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教學方法[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
[6]蘭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2).
[7[美]Carol Ann Tomlinson.劉頌譯;多元能力課堂中的小學語文差異教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
[8]吳成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的運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