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作新
【摘要】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也是架構語文學科的基礎。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學生主要以識字為主,進入初中階段,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詞匯積累,正是培養閱讀習慣、學習閱讀技巧的時間,因此,初中語文閱讀訓練十分重要。本文旨在針對民勤縣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在對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習慣調查的分析中闡釋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習慣及現狀,并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思考。
【關鍵詞】初中學生 語文教學 課外閱讀 現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081-01
民勤縣雖然是一個比較貧窮和落后的農業縣,但是這里卻蘊藏著濃厚的文化氣息,人們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所以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效率,一直是我們一線教育所關心的問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現有教學時間與教學水平下,單純的依靠課堂教學是不能完成語文閱讀積累的,因此,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筆者在對民勤縣初中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的基礎上,整理出如下語文課外閱讀習慣調查分析,以期對我縣初中語文閱讀習慣的架構起到啟示。
一、課外閱讀在初中語文中的作用
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說到“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和“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加強課外閱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也是語文課內外銜接、培養語文能力的教學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的課外閱讀能更好地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讓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二、民勤縣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習慣現狀
1.青少年的年齡特征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其處于成長的初級階段,性格方面十分好動,無法長時間對一件事物集中精力,尤其是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對閱讀沒有興趣,不會去主動閱讀,并且教師對閱讀知識的講解也不夠深入,較為簡單,這樣導致了學生的知識積累較小。同時學生也不會去主動進行課外閱讀知識,中學生年齡決定學生好玩,不會主動學習,這樣導致學生學習水平較低,知識積累能力也較差。尤其農村孩子見的少、學的少,生活方式以及內容也十分單一,這樣導致孩子的閱讀能力以及知識水平較差。
2.缺乏教師科學的指導
在調查中發現,在現代教育和群文閱讀的思想引導下,已經有部分同學能夠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了,絕大部分課外閱讀進行的較好的學生是因為興趣愛好。換句話說,喜歡語文的閱讀就會主動的去讀一些課外書,不喜歡語文學科也不喜歡閱讀文字的學生課外閱讀就進行的較差,沒有一個適當的引導。
3.學生閱讀能力有待提高
這里說學生閱讀能力,主要是指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感悟,能夠借助一些技巧進行閱讀,例如寫讀書筆記、作批注等,這些都是幫助提高閱讀效率的技巧,然而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尚處于一種興趣導向無計劃的狀態。大部分學生喜歡閱讀,但沒有閱讀計劃,更不會自覺的進行讀書筆記、摘錄等,閱讀效率大大降低。
4.學生閱讀面窄,對于國外書籍興趣較低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初中生閱讀面較窄,主要偏向于閱讀國內名著,對于外國名著較少有涉獵。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方面:其一,民勤縣經濟較為落后,不能購得更多的圖書,圖書資源相對大城市匱乏,學生能接觸到的有限;其二,外國名著涉及外國文化背景的描述,以及人設名字會較長,學生比較難以理解;其三,初中生閱讀尚處于初級階段,接觸中國名著較好理解。另外學生閱讀面窄的表現還在于,對于一些通俗的書籍接受較快,對于一些詞句較深的接觸較少,比如同樣是《紅樓夢》,學生比較愿意接受譯文版的或者故事化的,對于文言版的則讀的較少。
5.學校的重視度不夠
對于民勤縣的初中來說,應試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學校僅僅是重視學生的基礎課成績,并且學生的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很差,很多學生、家長和老師認為,為了讓學生語文取得更好的成績,課外閱讀會耽誤學習的時間。由于學校對學生課外閱讀的不夠重視,因此沒有為學生組織一些閱讀活動,也沒有在學校引進一些課外閱讀書籍,這樣導致學生缺乏課外閱讀的途徑,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無法得到提升。
6.學生閱讀興趣不高
對于中學生來說,缺乏學習語文的信心和毅力,總是認為自己沒有文學細胞,不是學語文的料,本身對課外閱讀的態度不好,興趣不高,閱讀時囫圇吞棗,粗粗瀏覽即是閱讀。而且應試教育的種種弊端不僅強占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時間,而且還扼殺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樣導致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沒有時間閱讀,學生也不會主動進行閱讀。
三、提高民勤縣中學生閱讀的策略
1.教師承擔責任,引導學生閱讀
教師在學生成長與學習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中存在一個較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引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能夠為更多學生培養閱讀興趣、增強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之便,每周抽出一節課與學生進行閱讀交流,教學生做筆記、摘錄等閱讀習慣,形成課上與課下的互動,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閱讀。
2.加強教育部門重視,建設校園圖書館
實際上,民勤縣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于大城市要弱,書店、圖書館的密度也不及城市,因此導致我縣學生課外閱讀來源缺乏。在解決圖書來源的問題上,學校需要主動承擔起責任,有條件的學校創辦圖書館,沒條件的學校也可以建設閱覽室,為學生提供一些推薦閱讀書籍。在閱覽室建設方面,相關教育部門可以起到引導作用,并且投入一些資金作為支援,尤其是在一些偏遠落后的鄉村,教育部門的資金支援至關重要。
3.實施多元評價
教師每周一次適當地檢查學生的閱讀記錄本,形成評優獎勵的制度。在課外閱讀組織指導中,也可嘗試讓學生自己選擇閱讀伙伴,并組建課外閱讀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開展閱讀或交流,并進行多種形式的評比,以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這種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競賽,不僅引發同學們的良性競爭,還有利于同組成員間的相互鼓勵,維持對課外閱讀的長久興趣。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我們知道,只有盡量為學生提供展示他們閱讀成果的舞臺,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才能更好激勵學生多讀書。因此,我們常常開展“手抄報比賽”“古詩朗誦擂臺賽”“優秀讀書筆記展評”“讀書征文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在活動中樹立自信,培養興趣。
綜上所述,民勤縣初中學生課外閱讀中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教師、學校、家長等共同承擔起責任,為孩子構建一個和諧的閱讀環境,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薛桂芬.初中語文課導入方法初探[J].山東教育科研,1998(01):28
[2]陶宜軍.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淺見[J].中外交流,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