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學德
【摘要】小學教育堅持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小學數學是屬于最重要的一門學科之一,通過小學數學的培養可以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構建知識體系,為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完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特點 興趣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142-02
數學是一門研究范圍廣、極具邏輯性的基礎性學科,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數學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所以我國把數學作為小學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在學校教育中廣泛推行。學習數學不僅僅是為了掌握知識,還需要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由小學數學開始,從簡單到復雜的思維鍛煉過程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數學學習可以讓一個人擁有清晰的思路,連貫的邏輯,為之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想要得到更好的教育成果,便要在教育中多下功夫。小學的學生是接受知識最好的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加引導,從簡單的數學入門,再到之后的學習中,讓學生的學習保持穩步前進。 一、小學數學的學習特點
如何學會小學數學,并學好小學數學,這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交給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如果僅僅靠學生的自己摸索,那么將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困難。再加上剛上小學的孩子,還處于思維未開化的階段,對知識的理解并不僅僅是通過教師的講解便可以輕易的懂得,而是需要教師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只有通過正確的方法,才能讓學生學好小學數學,以下是幾點關于小學數學的學習特點。
(一)學習數學的方法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攔才能的發揮,因此,學生只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更好的學習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上,第一步便需要讓學生在接觸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只有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學好數學。首先,學生要做的便是進行課前預習,在上課前瀏覽知識,對第二天的課堂學習有個大概理解,這樣才能在教師講課時,跟得上教學進度,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在課后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復習,對不懂得知識要去找教師或者同學答疑解惑,做到真正的掌握知識,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做到事半功倍。
(二)邏輯思維能力
處于小學的孩子正處于認知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將培養學生當做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任務。小學的學生正是思維能力最活躍的一個階段,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為課堂設計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來引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并促使學生開動腦筋,進行獨立的思考,既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也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目的的去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對于數學知識應該以多種角度去看待,來分析問題,讓學生在思考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我學習能力,在學習中進行思維的啟發。
(三)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培養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興趣,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進行引導提問,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導向來進行提問,并且在所授知識的基礎上,延伸更多的課外知識,激發學生對課堂內容的興趣,并激發不斷的求知欲,讓學生可以自主在課后對問題進行思考和研究,來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并可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對于做得好的學生進行夸獎,而對于那些落后的同學也應該進行勉勵,即使他們做的不是最好,也要給予他們下次一定可以最好的信心,讓自信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源動力,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信心。
(四)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課本知識,設立教學目標,設計趣味課堂,以達到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目標,來提高課堂效率。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更好的融入數學學習中,教師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交由學生自主發揮。在教學課堂上,學生們可以自由發揮,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教師的作用是要引導學生敢于在課堂上說,無論說得好壞,只要肯說,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對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會有一定的提高,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可以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并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調動學習激情,達到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
二、小學數學教育中需要改進的問題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應該不斷的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跟隨著學生的學習情況而進行修改,力求給予學生最完美的教學課堂。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思維能力等之外,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密切關注課堂動態,對于那些過分活躍的孩子進行適當的教育,教他們把他們充沛的活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而對于那些內向的孩子,鼓勵他們在課堂上發言,給他們展示自己的舞臺,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能力,教師可以適當的對班內學生進行分組,恰當的去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探索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既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在組內合作中培養團結意識,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全面發展。
三、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的影響
目前,小學數學教育通過不斷的發展,進行改革后,已經開始逐漸完善教育理念和制度,小學數學教育具有了明顯的教學特色,這除了對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外,還對學生也是一種新的提高。教師通過對學生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進行有效的分析,根據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進行應用,抓住學生的學習特點,并在學習過程中加以調整修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如何運用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的興趣,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出全能高效的學生,為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不斷努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努力,來提高小學數學教育的整體教學質量。同時,小學數學是學生日后對數學甚至其它學科的基礎,需要教師的多加重視,在教育中,多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在課下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的發現問題,并做出改進,對學生學習數學起到促進作用。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任重而道遠的,教師也應該和學生一樣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自我教學能力和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激情,培養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把數學當作一門興趣愛好來發展,為之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譚勁,李光樹.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的影響[J].課程·教材·教法,2014(08):58-63.
[2]李亞坤.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的影響[J].中國校外 教育,2016(25):120-121.
[3]馬文超.試論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活動的影響[J].赤子(上中旬),2016(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