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世林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核心素養的提出成為我國教育發展方向上的又一個契機,這也是繼我國素質教育概念提出之后,對進一步加強課程改革實施的又一次重要強調和定位。數學是初中教學中的重點科目,在大力推進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數學不再單純以書本理論為方法教學,而是以核心素養為中心,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也就是說老師教授學生不僅在課堂上要學習數學,還要喜愛數學,同時在生活中還能使用數學。本文將對核心素養下如何教學初中數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 初中數學 探究性學習 素質教育
【課題】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策略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為:GS[2018]GHB1585。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238-02
前言
核心素養是指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這是一種目標指向,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具體的教學過程作為支撐. 對于初中數學教學而言,亟須建立的應該是學生發展觀下的教學變革,因為核心素養是“學生應當具備的”,其本質面向學生,只有真正立足于學生的學習過程研究,將教學變革的重心落在學生身上,才能找到核心素養培育的有效之道。2017年新修訂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在新的課程標準中凝練了各科的學科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明確具體,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應用恰當的教學策略以及具體的教學方法保證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實現是將理論付諸于實踐的關鍵點,只要將理論付諸于實踐,如此以來,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
一、初中數學教學落實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育質量評價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沒有體現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的綠色評價體系的引領,就不可能很好的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檢驗和評價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建立基于核心素養的數學學業質量標準,把學習的內容要求和質量要求結合起來,可以有力推動核心素養的落實。
1.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課堂評價要由“單一化”走向“多元化”,要充分關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多方面的體會和感受,使評價成為學生和教師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自我的一種手段。從方面進行多元評價,開展自我評價,落實核心素養中的自主發展能力;通過生生互評,落實核心素養中的批判質疑的能力;提倡師生互評,落實核心素養中的社會參與能力。
2.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課堂評價必須兼顧學生的全面發展,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成功的體驗;讓每一個學生通過自主的、合作的和反思的過程,逐步掌握學習和認識社會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要做到: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落實核心素養中的責任擔當意識;注重對學生各種能力發展情況的評價,落實核心素養中學會學習的能力。
3.評價對象的多元化。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采用一些能盡可能讓全體學生都參與的策略,充分做到以全體學生參與為主、以因材施教、分層達成為主的組織形式,從而落實核心素養中人文情懷這一素養。
二、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策略
1.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具有核心素養的計劃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對教學大綱以及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從而設計出更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就是一個整合的過程,不僅將所教的數學知識進行整合,還會將教學的具體思路進行整合,讓數學課堂的教學更加連貫。因此,教學計劃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不僅可以輔助教師進行教學,還能讓教師的語言、板書等更加精確。當然,教師需要明白的是,教學計劃不僅是教師實際進行教學的樣本,還是對教學內容的梳理。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學計劃進行詳細的制定,并將教學理念融入其中。在數學核心素養的條件下,教師要不斷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可以創新自身的教學方法,將教學計劃與核心素養教學理念進行融合
2.通過案例進行教學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眾所周知,初中數學是一門抽象思維和理性思維都比較強的學科,不少學生尤其是女生,在學習實踐中難免感受到吃力。若他們的學習成績長期提不上去,會逐漸喪失了學習信心。同時,教師一般采用傳統的“開門見山”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保障教學計劃的實現,但卻難以提升教學效率。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不乏對數學課程感興趣的學生,但大部分學生在內心當中對數學課程是比較恐懼的。如何在數學課堂開始那一刻起,就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適當削弱學生的恐懼心理呢?在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引下,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應該積極做好教學導入。科學的教學導入,能夠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迅速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在教學導入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生活中的常見問題作為教學導入的例子,有效優化學生的數學意識,督促學生積極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教師需要進行巧妙的設問,讓學生帶著問題來進行新課程的前瞻性學習。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對于新生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這屬于他們的認知特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充分把握他們的認知特點,科學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以及抽象思維等。
3.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數學抽象
在數學教學課堂上每個知識點的呈現,讓學生自己從實物、實例、圖像或體驗探究中感悟、領會,不僅真正掌握了知識本身,而且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啟學生的探究性思維。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命題、方法和體系,能通過抽象、概括去認識、理解、把握事物的數學本質,能逐漸養成一般性思考問題的習慣。能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主動運用數學抽象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夠發現問題和提出命題;能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表述論證的過程;能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建構知識框架;形成有論據、有條理、合乎邏輯的思維品質,增強數學交流能力。
4.引導學生課前與課后學習,培養數學思維
學生在數學課之前進行有效的提前預習可以多了解一些數學知識點,同時也有利于老師全方位的教學和拓展,和學生對自身優缺點的認知。課后學習可以讓學生及時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然后依據自身的學習情況整理學習資料。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前與課后的學習還可以讓學生養成分類討論的習慣,將預習與復習中知識點進行有效的整理,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在數學核心素養的條件下,教師要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來引起學生的關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唐春杰.淺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2):75-76.
[2]田龍梅.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體現核心素養[J].教育現代化,2017,(16):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