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語文課程教學在新時期面臨著新的挑戰,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強化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作為語文教師,應當對此形成關注,加強研究,找到可行的教學方法?;诖?,本文首先針對讀寫結合的內涵價值與基本原則展開探討,然后提出了一些教學方法,希望可以給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提供一些參考,推動初中語文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 讀寫結合 內涵價值 基本原則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079-01
在語文教學中,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基礎語文知識,積累語文知識,更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在以往,語文教學往往分為了閱讀課與寫作課,兩個方面的能力培養被分割開來。而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融合閱讀與寫作,成為了一個新趨勢,這樣有助于實現讀與寫的交互。因此,對此加強研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進步發展,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
一、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內涵價值與基本原則
(一)內涵價值
所謂的讀寫結合,就是指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展開教學,讓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鍛煉寫作,在寫作過程中進行閱讀,從而實現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同步提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現讀寫結合,具有多方面的價值。首先,可以提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刺激學生積極參與。單一的閱讀教學或是寫作教學,時間一長學生難免產生枯燥感。而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那么必然需要對教學流程進行重構,創造出新穎的教學模式,如此一來可以讓教學活動更具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切實參與課堂教學。其次,讀寫結合強化了教學綜合性,在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對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幫助。以往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閱讀課就單純講解課文,寫作課就單純講解寫作技巧,并沒有將兩個部分綜合起來。而實現讀寫結合,自然就形成了綜合,從而讓教學活動的綜合性更強。最后,讓學生融會貫通實現語文核心素養發展。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閱讀可以積累寫作素材,寫作可以運用閱讀積累。而從語文教學的角度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是兩個重要的核心素養。實現讀寫結合,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寫作,在寫作中閱讀,融會貫通,促進兩個方面的素養能力有效提高。
(二)基本原則
初中語文實現讀寫結合教學,具有多方面的好處,但是要取得理想的效果,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如果違背這些原則,那么可能會導致教學活動難以達成預期目標。第一,需要確定教學主體。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教學,需要一個教學主體,直白來說,就是以閱讀教學或是寫作教學為主體,然后將另一個方面融入進來。如在閱讀課上融入寫作,或是在寫作課上融入閱讀,這樣才能讓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第二,關注學生實踐。讀與寫進行結合,那么需要以學生實踐為基礎,也就是要讓學生動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實踐,讓學生能夠同時強化兩方面的能力。第三,要注重教學評價。讀寫結合是一個新模式,在通過這一模式進行教學時,需要及時展開教學評價,把握學生的學習效果,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活動,使其不斷優化。
二、初中語文教學實現讀寫結合的可行方法
要實現讀寫結合,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比較多,這需要教師深入思考,結合當前教學實際選擇合理的方法來進行教學。
(一)立足閱讀教學巧妙融入寫作練習
根據前文所述,讀寫結合需要確定一個主體,根據初中語文教學來講,閱讀教學是重點環節,因此可以立足閱讀教學,將寫作練習融入進來,從而實現讀寫結合。首先,可以通過歸納課文大意實現讀寫結合。在閱讀教學時,一般需要先讓學生進行一番自主閱讀。在這個環節,就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大意進行歸納,通過一兩百字寫出來。這樣的一種模式,就讓閱讀和寫作產生了結合。其次,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造句、仿寫等方法實現讀寫結合。在教學一些需要掌握的詞語、修辭手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此造句,實現寫作。同時,在講解到課文中的一些優美語句時,則可以讓學生模仿這些語句進行仿寫,如此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理解,也一同鍛煉了寫作能力。最后,通過寫作拓展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課程中,不少課文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在講解完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中的故事進行改編或是續寫,這樣也就實現了讀寫結合。
(二)立足寫作教學合理融入閱讀活動
除了在閱讀中融入寫作之外,也可以反過來,以寫作教學為主體,融入閱讀活動。具體來講,在寫作開始前,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相關的閱讀素材,圍繞寫作主題構建一個主題閱讀活動。在課堂教學開始時,就將這些素材引入課堂,讓學生進行閱讀。等到學生閱讀之后,就可以讓學生分析這些素材的異同點,把握所表達的思想內涵,展開小組討論,深化對閱讀素材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在進行寫作技巧教學的時候,教師也要將拓展閱讀素材充分利用起來。對一個寫作技巧進行分析,單純的理論說明,學生理解起來就比較困難。這時,可以結合課前拓展閱讀的素材,從中引入相關的文字片段來說明,這樣可以讓學生“恍然大悟”,切實把握相關寫作技巧的內涵與用法。最后,需要指導學生展開寫作。在學生完成寫作之后,可以創設交互閱讀點評的環節,也就是讓學生彼此之間交換作文進行閱讀,然后評價這篇作文的優點與缺點,哪些地方值得學習,哪些地方需要改進。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在寫作教學中融入了閱讀,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進一步強化閱讀能力。通過以上三個環節,在寫作教學中先引入閱讀活動,再結合閱讀素材講解寫作技巧,最后通過寫作反饋閱讀,如此一個循環過程,將閱讀和寫作有效糅合在了一起。
(三)依靠綜合實踐活動實現讀寫結合
初中語文教學要實現讀與寫的結合,不能僅僅關注課內,對于課外也需要加強關注。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講,在課外也可以學習到很多知識。所以,要實現讀寫結合,教師就可以構建課外綜合實踐活動,將閱讀和寫作兩個方面結合起來,設計一套完整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課外完成。在設計讀寫綜合實踐活動的時候,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當前社會熱點,讓學生在提高讀寫能力的同時,加強自身的社會經驗積累。針對學生的課外綜合實踐,教師還需要注意活動評價。在學生完成之后,可以在課堂上專門拿出一部分時間,針對學生的活動過程、結果等做出評價,肯定學生的優點,指出存在的不足,并依據學生的短板來設計下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如此一來,就可以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讀寫綜合能力。
結束語
構建讀寫結合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已經成為當前教學的一個發展趨勢。讀寫結合具有多方面意義,對提高學生語文水平以及推動教學活動發展都能起到積極作用。所以,教師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通過合理的方法在教學中實現讀寫結合。
參考文獻:
[1]林穎超.探索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J].學子(理論版),2016(5).
[2]劉雪峰.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應用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6(19).
[3]潘亞納.中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方法探究——以《阿里山紀行》為教學案例[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4):26.
作者簡介:
張愛斌(1980.6-),男,漢族,甘肅定西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