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陽
【摘要】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學校的素質教育、教學觀念和班級管理模式發生了根本變化,使我國教育體系愈發完善。高中階段作為高中生學習與成長的關鍵時期,關乎于高中生的未來發展,故此,高中生在日常的班級活動中,擺正自身的心態,積極融入到集體之中,才能讓正處于青春期的我們養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同時進一步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中班級管理 學生健康 心理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211-02
用心澆灌祖國未來的花朵,讓學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茁壯成長是每一位教師的心之所想。但是在班級管理中,高中生作為班級中的一員,占據著班級主體地位,良好的班級風氣,離不開班主任老師的管理,更離不開我們學生的共同努力。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我們應該以身作則,與同學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才能發揮班級管理的積極作用,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建立良好的師生友誼、同學情誼,讓高中生養成健康的心理素質。本文主要以班級管理與學生健康心理素質養成的實現研究,進行以下幾點分析,以期促進高中班級管理良性發展。
一、高中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必要性
(一)高中生易受到外界影響
由于高中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最后階段,心理生理成長較快,但還未成年,處于青春叛逆時期,對于外界的未知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改變了我們的學習與交流的方式,面對一個多元化的信息時代,這對于心智發育仍處于不成熟階段的高中生來說,缺少對客觀事物的深入理解與把握,極易被其中不良文化所吸引[1],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這也是我們容易身陷網絡的原因,反而不利于我們健康心理素質的養成。
(二)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差
由于我們大多數都是生長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從小受到家人的寵愛與呵護,沒有經受過挫折,導致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差,當面對高考升學的壓力、人際交往和課業負擔等問題時,會更加影響我們的心理素質,增加我們的心理負擔,阻礙我們自我成長與自我認知。與此同時,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績優異,過分重視我們高中生的考試成績,我們高中生在這種環境氛圍下,勢必會增加我們學業上的負擔,以至于我們面對考試勢利的自己,容易出現逃避的心理,內心的負面情緒無法宣泄,嚴重影響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為此認為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班級活動,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進而有利于我們健康心理素質的養成,擺正我們的學習心態,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二、班級管理與學生健康心理素質養成的實現路徑
(一)加強關注,明確健康心理素質培養目標
我們在日常的班級活動中,要加強注重培養自己的健康心理素質,進而明確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目標,結合自身的性格特點,大多數高中生都對于有趣的事物感興趣,通過組織有趣的班級活動,讓我們在潛移默化中逐漸養成健康的心理素質,擺正學習心態。例如: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同學們參加班級茶話會活動,讓同學們在班級茶話會中放下自己的戒心,與同學們暢所欲言,宣泄內心的壓力,也可以向班主任述說自己學習壓力與學習困惑,緩解緊張疲憊的高中學習狀態,調整自身的學習狀態,有利于我們健康心理素養的養成,營造和諧溫馨的班級氛圍。
(二)適當放手,著重培養班級管理骨干隊伍
我們作為班級的一份子,在班級管理中應該發揮每位同學的積極作用,一同幫助班主任管理好自己所在的班級,因此在高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可以向班主任提出班級管理的意見,讓班主任強化班級管理骨干隊伍建設,培養我們自主班級管理意識,提高我們自身的班級責任意識,進一步優化班級管理質量,便于我們在潛移默化中逐漸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例如:高中班主任在制定班級制度時,我們可以共同參與到班級制度的制定當中,學生們還可以根據班級的制度提出見解性意見,使班級管理更加民主化,讓每一位高中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既符合我們高中學生心理特點,又滿足教師班級管理的需求,有利于增強我們的班級管理意識與責任感。
(三)開展豐富的集體活動,激發學生集體榮譽意識和團隊精神
由于我們正處于青春叛逆階段,獨立意識較強,且情緒過于沖動,如果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沒有對我們加以正確的引導,只是一味的嚴加管教,勢必會引起我們的反感、叛逆的心理,嚴重時我們甚至會產生厭學的心理[2]。因此,我們應該與班主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我們感受到來自于班主任的關心與愛護,才能夠轉變我們的心理,我們可以與班主任進行有效溝通,讓班主任和我們一同參與到集體活動當中,拉近我們與班主任之間的距離,建立起與班主任溝通的橋梁,培養我們集體榮譽意識與團隊精神,才有利于我們健康心理素質的養成。
高中階段作為高中生成長的重要時期,良好的班級管理不僅是保障教師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還能讓我們高中生在班級中逐漸養成健康的心理素質,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宋獻惠.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08):23-25.
[2]彭穎暉,王燕子.社會實踐意愿對高職生班級環境、心理健康優化的實證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5):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