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娜娜
【摘要】隨著年齡和閱歷的不斷增長,高中生身上那種與生俱來的想象力逐漸被許多的常識、規則所扼殺。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想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提高高中生的想象力,我們就必須在肯定中引導高中生想象力的發揮,并在閱讀中提升其想象力,在寫作中固化其想象。
【關鍵詞】高中語文 想象力 具體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218-02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高中生想象力的提高成為所有高中語文教師不得不重視的一件事。憑借著優秀的想象力,高中生不僅能夠在學習與生活中獲得極大的成功,還能在此過程中有效培養自身的創造性思維,進而促進自身綜合能力的迅穩提升。經過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積累,筆者僅從以下三方面談談自身的理解。
一、在肯定中引導想象
由于受教育環境和成長經歷的不同,即便對待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也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根據這種差異對不同學生進行針對性地引導:對于那些較有想法又善于表達的學生,我們應該在給予其充分肯定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朝著更加深入的方向去探索;對于那些雖然有想法,但是卻不善于表達的學生,我們應該著重鼓勵他們開口;對于那些沒有想法可表達的學生,我們不妨教會他們如何在對生活的細致觀察之下萌生新的想法和思路。
比如,在教學中,每當筆者讓學生將一些奇思妙想融入周邊生活中時,有名學生總是訥訥不言。甚至在筆者提及他的姓名之后,他也總是支支吾吾,似乎是無話可說。然而,在課下,他卻異常活躍,經常跟同學們侃侃而談。有一次,當我聽到他興高采烈地向旁人講述其杜撰的西游故事時,才發現他的思維是如此跳躍、不羈。于是,我在重新審視自己對他的態度之后以其之愛,投其所好,最終使他在優秀想象能力的影響下成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顆耀眼明星。
二、在閱讀中提升想象
眾所周知,想象力不是能夠緊緊靠著“做白日夢”就能提升的。只有了解的知識越來越多,高中生才能擁有越來越開闊的想象空間。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閱讀能力的優秀與否對高中生想象能力的強弱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由此可見,想要提高高中生的想象力,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我們必須要引導高中生不斷地從閱讀中汲取營養,為想象力的提升準備充足的養料。
那么,如何才能借助閱讀提高高中生的想象力呢?首先,我們可以讓他們就閱讀對象進行一系列的故事續編。如此一來,我們不僅能夠在教學中充分調動他們自主展開閱讀活動的積極性,還能使其在天馬行空般的抽象思維中趨于邏輯化、合理化,進而有效提高其邏輯思維能力。其次,通過多媒體的輔助作用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眾所周知,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內容都是較為抽象的。對于這些較難理解的重難點,我們不妨借助多媒體獨特的視聽體驗,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閱讀對象的特點,進而使之對閱讀對象產生更加直觀、形象的情感認知。
比如,在學習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時,我們可以將一些與之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以及音樂等展示到學生眼前,使之能夠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中想象出作者和妻子、母親在閣子中相處的畫面。同時,我們還可以讓學生按照影像資料中的氛圍杜撰一些與作者閣中生活相關的小故事。
三、在寫作中固化想象
除了閱讀之外,寫作對高中生想象力的提高中亦有著不可輕忽的重要作用。它不僅能夠幫助高中生將那些游離于四方之外的散亂思維緊緊固定到一起,還能使之逐漸在此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以及高效的思維方式。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是科研中的實在因素,它比知識更重要。”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鼓勵高中生將自己的一些新穎獨特的想法和情感體驗等描寫下來,并視具體情況給予技術性指導,使之在想象力的提升與表達上再上新臺階。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為學生擬定一系列開放性的命題,讓他們能夠從自身角度滔滔不絕地各抒己見。如此一來,高中生不僅能夠在日久天長的寫作過程中逐漸提高自身的想象能力,還能在此過程中促進自身邏輯思維能力的不斷完善,進而有效培養自身的創新性思維,為此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此過程中,我們必須明確的是:情感的引發對高中生靈感的觸發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時候,當情感有了,豐富的想象力也自然會水到渠成。比如,在續寫故事角色的弦外之音時,高中生往往可根據自己的情感意愿等擬定一個新結局。因此,我們務必讓高中生在認真觀察周邊生活的基礎上融入真情地體會人間冷暖。
總之,想象力的提升不僅能夠使高中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如虎添翼,還能為其之后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必須要在深刻認識到這點的基礎上有意識地提升高中生的想象力。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為國家的進步與發展培養出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綜合性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周鳳.談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4(30)
[2]秦芳.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J].課外語文.2016(20)
[3]李曉良.關于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