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 顧秀云
摘 ?要: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需要將“健康第一”作為引導思想,合理展現新課改下的教育健康觀念與全方位育人的作用,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人地位,引領學生自主加入到體育運動當中,培育學生終身的體育運動意識。我們在高中階段的體育課程標準實行過程中,把“模塊”概念融入到體育教學當中,嘗試打破過去的小單元單獨技巧教學形式,建設大單元體育課程觀念,展開有目標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 ?體育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b)-0130-02
“模塊”一詞原指建筑施工中運用的標準砌塊,后來被計算機領域大量地應用,現今主要指把一個系統或者是具體程序控作用劃分成若干個相對存在獨立性、具體性,并且還存在一定的關聯。逐漸被西方國家大多數學校選取運用的一種課程新趨勢。
1 ?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現狀及問題
高中生的成長過程中,不僅需要進行專業課的學習,還要有一個良好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在對于鍛煉身體素質和培養學生抗壓能力,韌性等心理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體育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有一個健康的體質和良好的心理。相對于數學,語文,英語等學科,它可以讓學生從緊張的學習氛圍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的綜合方面得以放松?,F階段,我國對體育教育越來越重視,校園的體育課也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越來越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在實施新課程的同時,必然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例如: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一直在體育教學中存在,給學生的思想和學習興趣造成一定的定向思維。還有很多學校由于經費緊張,沒有購進新的體育器械,給體育課的創新帶來了很大的困難?,F階段,很多高中體育學科的教學模式,還在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這是因為,在教學初期,學校的資源都很緊缺。隨著教學的改革,還出現了教師和學生人數不成比例局面。為了很好的進行體育教學活動,縮短教學時間,教師經常采用傳統的說教式教學,學生只要聽就可以,不必參加到課堂的氛圍中,也體現不到學生在課堂中應起到的主體作用。課堂氣氛低沉不活躍,內容古板,學生和教師之間除了講與聽的關系,完全沒有互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得不到提高,學習思想和學習主動性都完全被封鎖和禁錮了。就好像進行了一場軍事化訓練——嚴格、枯燥、被動,沒有自由的教學氛圍帶給學生身心上的折磨,但是又不能不去接受。這樣的體育教學過程,可能會完成教學目標的百分之八十,但是并不是學生自愿和努力得到的,讓整個體育教學內容大打折扣,得不到共鳴。
2 ?高中體育單元模塊教學的實施策略
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發現,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現狀十分不理想,產生這種情況和一定的歷史因素有關,還在于社會各個領域和學生難以意識到的體育學習的意義和作用,所以缺少相對的加入主動性,實際的學習氛圍比較差。為了更好地突破傳統的應試教育影響,高中階段的體育老師一定要處在新課改大環境下的真實情況下,在開展高中體育單元模塊教學當中試著明確以下體育單元模塊教學的實施策略。
2.1 開放性教學
開放性教學是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實際的模塊教學應該將體育學習和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效融合在一起。在開放的過程中建設學生個性的心理架構,注重單元模塊教學應該落實學習內容的開放、教學環境的開放、對實際生活的開放,來培育學生終身的體育觀念。在體育教學的模塊設定和實際教學當中,體育老師應該在新課程觀念的引導之下,依靠區域資源、學校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敢于建設和優化教學內容的知識體系,給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帶來更加寬廣的空間,更多元化的契機。伴隨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大眾健身盛行的興起,目前的體育教學也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和社會接軌,特別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區域應該充分開發運用校外的體育資源。另外,我們體育老師只需要在實際教學當中多花一些心思,就能夠察覺到其實有很多體育資源能夠加以開發。比如,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項目十分多樣:推鐵環、跳皮筋等等,老師可以將這部分直接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或者重組變成模塊教學資源。特別是在資金和設備短缺的不發達區域,老師對于課外體育教學資源的挖掘能夠促進良好的體育成效,具有重大的意義。
2.2 探究性教學
探究性教學是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之下,特別是在選修模塊的教學當中,學生按照各自的喜好與基礎,挑選多元化的單元模塊學習,學生主動學習,老師盡自己最大的能力進行輔助的全新的教學形式,逐漸形成自主積極、樂于探究、單獨思考、質疑提問、相互合作、注重總結的學習模式。體育老師在展開某一模塊的教學時,多經過設立疑問、探討、溝通等一系列的形式,促使學生在長期的探究和思考當中,得到技巧的延伸和知識的靈活應用。比如老師在教學健美操的模塊時,在學生把握相對的基礎技巧的基礎之上,關鍵是給學生塑造多元化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在多元化的情境當中認識到動作的展現力。學生在情境的引領之下,針對某個動作更富有藝術性和表現力,進行探討,促使所學的技巧動作能夠獲得創造性的改變,繼而引導學生實現觀念和技巧的有效融合,讓課本更具備感性化,讓學生的理解與感情等綜合的能力能夠獲得全方位的提升。
2.3 整體性教學
整體性教學是在體育課程的教學當中需要按照學生身心的全方位發展作為核心來規劃教學,并不是根據獨立的技巧動作的組合要素與潛在邏輯展開規劃。這就需要在單元模塊的教學當中,應該將單元模塊當作一個具體的整體,通考慮在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基礎之上,認真挑選單元融合的著手點,規劃一系列的體育教學活動,全面去培育學生的運用水平、主動學習練習、合作學習、自我評定和適應社會的水平。比如筆者在籃球模塊的教學活動當中,組織高中階段的學生展開“球技萬花筒”的專題教學活動。老師給學生設立該專題活動的教學目標,激勵學生在網絡上查找多元化的體育雜志、觀看相關的視頻等等,對于有關的籃球技巧展開搜集、學習、把握、展現以及資源共享等等,整體的學習經過能夠促進學生的探究獲得全方位的提升。
2.4 主體性教學
主體性教學是在高中階段的體育單元模塊設定和教學當中確保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激發學生的主體觀念,堅持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學生的主體個性,合理帶動學生的積極自主性,讓學生自主、和諧、具體地發展,注重把“以學生為本”當作教學關鍵,將學生思維的空間和主任地位交還給學生手里。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當中是最直接的參與人與受益人,在體育的學習中其實就是學生直接實行與落實多元化身體訓練、智力、感情互相統一的過程。在實行單元模塊的時候,需要開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合理展現學生的價值,激勵學生自主加入到體育和健康課程資源的挖掘當中,讓學生把自身的問題觀念、獨立個性、過人的表現和生活實際經驗等內在素養結合到體育活動教學過程中。
3 ?結語
在新課改大環境下的高中階段體育教學形式和教學觀念相對比較繁瑣,體育老師應該建立在學生長期發展的真實條件和實際需要上面,積極突破過去的體育教學形式所存在的多元化問題,不斷探究出一條新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模式。高中階段的體育單元模塊教學對于我們而言屬于一件新穎的事物,要求在實際教學當中不斷進行探究與提升,以實現取長補短,服務于學生的全方位素養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輝.淺談問題教學法在現階段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 2014(1):389-389.
[2] 于國梁.分類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2-63.
[3] 冉崇慶.淺談中學體育特長生專業訓練與文化成績的協調發展[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5(1):169.
[4] 朱軍華.基于多元教學的高中田徑教學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2):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