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敏 麥少顏 夏政美

摘 ?要:文章以文獻資料法、數理分析法、對比研究法等方法,對廣州市五所高職院校2119名新生入校后的體質健康測試結果進行了統計與分析,最終得出:廣州市高職院校新生體質健康狀況需要進一步提升,其中男生和女生在身體形態上總體較好,但是男生過重和女生過輕比例較大;生理機能測試中的肺活量有待提升;而在身體素質上達標率前三是800米、坐位體前屈和50米跑;達標率最低的三項是引體向上、立定跳遠和1000米。因此建議: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檢測評價機制;繼續完善高職體育課程的建設與改革;充分利用學校體育社團資源;建立校+家+社三位一體的聯合機制和堅持與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為全民健身打下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 ?新生 ?體質健康 ?現狀分析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c)-0022-04
近年來,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青少年卻時時被爆出體質下降,出現各種不良的身體狀況,這一現象引起了政府、學校和社會的高度重視。高職院校大學生作為社會的特殊群體,對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職院校新生,存在入學后生活作息不規律,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不高,參與運動頻率較低等等生活習慣,從而使得新生們的身體素質不容樂觀。本文以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廣州鐵路職業學院、廣東行政職業學院五所高職院校體質測試小組所提供的2018級新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為材料,隨機抽取了2119名學生為研究樣本,結合自己對新生教學和體質測試的經驗,對五所高職院校的新生進行了體質現狀的分析與研究,旨在了解新生的體質情況并對癥下藥,為廣州市高職院校體育的課程設置和學生的體育鍛煉提出建設性意見。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期刊網檢索并查閱2014年后發表的與大學生特別是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相關文獻,同時查閱了相關體育類書籍,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了整理和分析,進一步了解了目前國內外學生體質健康問題的研究方向。
1.2 數理統計法
在對五所學校體質測試數據的整理與統計過程中,使用了體質測試云平臺和Excel 2010對數據進行了分析。
1.3 對比研究法
將本次研究所得的廣州市高職院校新生體質健康的數據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了對比分析,主要了解廣州市高職院校新生體質是否達到國家標準。
1.4 邏輯分析法
對所收集到的資料以及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用邏輯學的研究方法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與比較,并得出相應的結論和對策。
2 ?結果與分析
2.1 廣州市高職院校新生體質測試成績達標情況分析
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大學生體質測試成績90~100分為優秀;80~85分為良好,60~78分為及格,60分以下為不及格。本文通過體質測試數據云平臺對各個測試成績進行評分,廣州市高職院校新生的體質情況不容樂觀,女生總體評分平均分為70.51分,男生平均分為64.7分;其中總體的達標優秀率只有9人,所占比例僅為0.42%;良好等級的人數為180人,比例為8.49%;及格人數為1435人,比例為67.72%;不及格人數為495人,比例為23.36%,總體達標人數共為1624人,總達標率為76.64%。因此新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需要引起高職院校的關注和重視。
2.2 廣州市高職院校新生男女生各項目成績分析
2.2.1 身體形態測試結果分析
在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身體形態的測試包括身高和體重。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采用身高體重指數(BMI)來評價身體形態。BMI指數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也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之一。
通過上表數據統計可知,廣州市高職院校18級男生平均身高為172.05cm,體重為61.57kg,BMI值為20.8;其中男生BMI值小于18.5的比例為26.2%,超重的比例為15.8%。女生平均身高為160.15cm,體重為49.65kg,BMI值為19.4。其中女生BMI值小于18.5的比例為43.1%,超重的比例為5.0%。因此得知男生的身體形態相對于女生,其指數較差。其中男生的超重比例比女生高出近10%,女生體重過輕的比例高出男生近17%,因此在教學中應該首先給學生傳達正確的理論知識,樹立正確的意識,然后教會學生不同體育技能,讓學生更好地參與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形態,提升身體素質。
2.2.2 生理機能測試結果與分析
生理機能是指人的整體及其組成的各器官、系統所表現的生命活動。在大學生體質測試中體現生理機能狀態的測試項目為肺活量,其測試方法是指在不限制時間的情況下,一次性最大的深呼吸后再用自己最大的力呼出所能呼出的氣體量。
通過上表得知,廣州市高職院校新生肺活量總體情況有待提升。男生肺活量平均值為3725.82ml,總體達標率為79.1%,不及格率為20.9%,其中優秀率為10.3%;女生肺活量平均值為2505.47ml,總體達標率為85.9%,不及格率為14.1%,其中優秀率7.2%。整體而言,學生肺活量的不及格人數還是較多,優秀率較少。因此在今后的體育課中應加強心肺功能的練習,如增加中長跑的練習或是開展更多其他有氧運動的體育項目來提升學生參與心肺功能,同時也可將心肺功能等項目作為考核的一部分,進而引起學生的重視。
2.2.3 身體素質測試結果分析
在大學生體質測試項目中,表示身體素質的指標項目有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米、男生1000米、女生 800 米女生一分鐘仰臥起坐、男生引體向上。
(1)立定跳遠成績分析。
立定跳遠是發展下肢爆發力與彈跳力的運動項目。它要求下肢與髖部肌肉協調快速用力,并與上肢的擺動相配合,用最短的時間來爆發出最大的力量。
通過上表得知,男生立定跳遠平均成績為214.45cm,低于228cm(2014年體質健康調查結果),其中優秀率僅為2.7%,不及格率高達37.9%;女生立定跳遠的平均成績為161.41cm,與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655cm,其中女生優秀率為6.3%,不及格率為24.9%。由此可見總體測試成績中立定跳遠的不及格率偏高,特別是男生成績,因此在今后的體育課程和課外鍛煉的練習內容上,應該有所調整,要注重學生的下肢力量和爆發的力量。
(2)坐位體前屈成績分析。
坐位體前屈是大中小學體質健康測試項目,它測試目的是測量在靜止狀態下的軀干、腰、髖等關節可能達到的活動幅度,主要反映這些部位的關節、韌帶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及身體柔韌素質的發展水平。
通過表4可知,男生坐位體前屈的平均成績為11.04cm,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1.6cm。其中達標率為82.1%,不及格率為17.9%。女生坐位體前屈的平均成績為16.24cm,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6cm.其中達標率為93.8%,不及格率為6.2%。從男女生數據來看,女生坐位體前屈成績要比男生好,也說明女生的柔韌性要好于男生。
(3)50m成績分析。
50m短跑是一項對身體反應能力、協調性、柔韌性、速度和肌肉力量綜合性要求很高的運動,這也是人體學習運動技能以及進行各種體育活動必需的基本身體素質。
根據表5可知,男生50米跑的平均成績為8.22s,低于全國平均水平7.6s,達標率為86.4%,不及格率為13.6%,其中優秀率高達12.0%;女生50米跑的平均成績為9.39s,高于全國平均水平9.6s,其中達標率為86.9%,不及格率為13.1%。從以上數據來看,廣州市高職院校新生50米跑成績較好,由于50米跑是集于身體協調性、柔韌性和肌肉力量等素質一體的項目,在平時的練習中仍處于重要地位。
(4)1000m(男)/800m(女)成績分析。
在大學生體質測試中的1000m(男)/800m(女)項目是反映人體身體耐力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此項目對速度和耐力均有一定的要求,同時也十分考驗學生的意志品質。
根據表6可知,男生1000m跑平均成績為259.19s,達標率為71.82%,不及格率為28.18%,優秀率僅為3.03%;女生800m跑平均成績為245.91s,達標率為90.25%,不及格率為9.75%,優秀率為3.85%。在總體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廣州市高職院校新生的耐力素質還需有待提高,特別是男生,這也與前文提到的肺活量的相關數據密切相關,因此在接下來的體育課程中增加有氧耐力的練習,也需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行為習慣,逐漸提高耐力跑成績。
(5)引體向上(男)/一分鐘仰臥起坐(女)成績分析。
男生的引體向上主要測試上肢肌肉力量的發展水平。女生的仰臥起坐則是評價女生肌肉力量和耐力的主要方法之一。
根據表7可知,男生引體向上的平均成績為7.24個,達標率為33.23%,不及格率高達66.77%,優秀率僅為3.18%,從此項數據來看,男生的上肢力量情況不容樂觀,不及格的人數近70%,也是所有測試項目中成績最差的一項。因此男生的引體向上的成績需要引起學生和學校的高度重視,需要從各個方面加強學生的上肢等力量練習。女生仰臥起坐的平均成績為31.56個,達標率為81.95%,不及格率為18.05%,女生的仰臥起坐成績略高于全國水平(30.1個),這可能與現在的學生對身型要求越來越高,仰臥起坐可以起到塑形、保持身材的目的有關,因此女生在課外會自覺進行仰臥起坐的練習,當然仍有部分同學尚未達標,在測試中也發現有同學還不會做仰臥起坐,因此在教學中仍需要加強仰臥起坐的教學與練習。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廣州市高職院校新生的體質健康情況仍需不斷提升,男生和女生在不同項目中呈現出的問題既有一致性,也存在性別差異;其達標率為76.64%,不及格率為23.36%,其中優秀率僅為0.42%,良好率為8.49%。
(2)廣州市高職院校新生身體形態相對較好,大部分BMI值處于正常范圍內,但男生的超重比例比女生高出近10%,女生體重過輕的比例高出男生近17%,并且體重過輕和過重的比例較大。
(3)廣州市高職院校新生生理機能測試中的肺活量有待提升,其達標率為81.78%,優秀率僅為9.11%,其中男生肺活量成績低于女生。
(4)廣州市高職院校新生身體素質仍需繼續提升,在所有項目中達標率前三是800米、坐位體前屈和50米跑,分別為90.25%、86.74%和86.60%;而達標率最低的三個項目是引體向上、立定跳遠和1000米,分別是66.77%、32.80%和28.18%。同時所有項目中優秀率較低,僅有9人,比例為0.42%,個別項目優秀率只有1%。
3.2 建議
(1)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檢測評價機制。
各學校應該嚴格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中的要求,將學生體質測試全面覆蓋,并且要求在測試過程中認真負責,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因此高職院校應把學生體質測試工作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核心,成立專門的測試小組,根據學校自身情況制定測試相關的規章制度,并在實踐中進行調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體質和教師的執行力。
(2)繼續完善高職體育課程的建設與改革,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在體育課程建設中需要注意課程的有趣性和實用性,激發學生鍛煉的興趣,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鍛煉,掌握體育鍛煉的基本方法和途徑,提升身體素質;同時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也應配合學生的專業制定相應的職業體能訓練,為以后就業的體育鍛煉打下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3)充分利用學校體育社團資源,豐富學生課外體育鍛煉。
社團活動是學生活動中的一大亮點與特色,近年來各院校活動也是豐富多彩,其中體育類社團也是越來越豐富,包含了大部分的體育項目如跑步、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毽球、乒乓球、武術、舞蹈、輪滑等等。因此學生社團活動應與體育教學部門積極聯合,舉辦多種類型的體育活動,豐富學生的體育鍛煉形式,讓更多學生去參與鍛煉,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鍛煉。
(4)建立“校+家+社”三位一體的聯合機制,促進身體各項素質全面發展。
高職院校學生的身體健康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因此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僅僅靠體育教學、課外鍛煉,還需要家庭的配合,在家應該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家人的陪伴與監督,需要在假期這些較長時間內積極的走出去,走進大自然和陽光下,也可到社區與周圍的朋友一起積極參與鍛煉,同時社會也將發揮它的影響力去吸引更多人,如現在流行的馬拉松、健身走等活動,影響著身邊越來越多人參與,所以充分發揮校+家+社三位一體的聯合機制,將會使得學生體質有所進步與提高。
(5)堅持與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為全民健身打下基礎。
2016年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全民健身計劃已經上升到國家重要的發展戰略在高職院校學生最后三年的學習中,學校體育應緊跟國家及教育部等部門的步伐,重視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教學、課外體育鍛煉等,為高職院校學生在校以及工作后能夠更快樂和健康的生活打下基礎,也為全民健身、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帶下堅實健康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爽.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6):100-101.
[2] 聶濤,李秋良.高校新生體質健康現狀調查分析與發展對策[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6,36(5):5-9,17.
[3] 王長興,靳梅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下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路徑[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6,3(8):49-52.
[4] 徐滎,徐焰,蒲畢文.廣東省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下降成因與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6,36(2):13-15.
[5] 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J].中國學校衛生,2015,36(12):4.
[6] 董旭暉.河南省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實證分析及策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19):118-120.
[7] 劉艷.武漢市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調查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5.
[8] 汪濃春.新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統計分析研究——以2009年浙江省高校寧波籍新生為例[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3):100-107.
[9] 周務農.高職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分析與干預研究——以湖南省高職院校學生為例[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31(8):110-112.
[10]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Z].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