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杰
當下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教學領域中也是如此。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能夠讓抽象的教學知識變得更為生動、具體。尤其是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完善學校的教學工作方面的重要意義。接下來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就對信息技術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并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
高職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高職教育也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實踐性人才。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很好地實現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的特點,也能更好地優化高職院校的課程設計。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也能更好地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從而能夠幫助高職院校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1.1 有利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屬性
在傳統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環境單一、教學資源十分有限的問題,由于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這些因素成為限制高職院校發展的主要因素。互聯網技術可以很好地改善高職院校的教學環境,利用互聯網技術,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演示,進行教學實踐活動。這樣一來就可以幫助學生看到他們平時用肉眼所不能看到的現象。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汽車檢測與檢修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每個汽車零件的內部結構,從而能夠更好地強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識。這樣一來,老師也可以很好地利用信息技術的方式將實踐和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能夠打破高職院校的教學限制。
1.2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職院校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尤為重要的,由于高職學生學習基礎較差,他們往往對學習產生了厭學心理。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可以將死板的教學活動變得更為生動,也能有效實現教學活動的多元化。從而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
1.3 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
在現代化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局限性。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教學任務較為繁重。隨著互聯網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很好地實現了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這主要是由于在信息化技術時代下,各個平臺都有充分的教學資源。老師可以及時掌握這些教學資源,并加以運用,這樣一來就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有效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汽車檢測與檢修的專業教學過程中,能夠很好地通過信息技術的仿真模擬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汽車檢測與檢修的實際操作過程有更好地了解。從而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能夠實現高職院校對技能性人才的培養。
2.1 輔助性原則
信息化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只是起輔助的作用,雖然信息化技術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在互聯網上也有一些共享的課程資源。但是,高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不能過度依賴信息技術,不能讓信息技術代替老師的作用和地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地位,要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也不能過分夸大信息技術的作用。但是老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教學的作用,要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創新傳統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更好發揮信息技術教學的作用。
2.2 適度性原則
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高職輔助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堅持適度性原則,老師應該根據班級教學的實際情況,來安排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信息技術只是幫助老師完成教學的一種手段,老師要將更多的精力花費在與學生進行交流反饋,以及前期的備課準備中。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因為信息化技術的使用,而忽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此外,老師在利用信息技術教學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要選擇更加豐富形象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氛圍。
2.3 實效性原則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更好地培養教學氛圍。尤其是在汽車檢測與檢修的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化技術,可以將課本教學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化和系統化,能夠將汽車各個部位的零件,立體的展示在學生面前。這樣一來能夠更好地提高汽車檢測與檢修課堂的教學質量。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可以幫助老師解決很多問題,但是老師在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要將信息技術與理論教學充分結合,要堅持實效性的原則。認真把握信息技術教學的方法,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效率。
3.1 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交流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在教學領域中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很好地增強學生學習的實效性。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幫助老師將課文中的重點知識制作成PPT以及相關的學習視頻發布在校園網上,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的進行課前預習。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信息交流作用。在互聯網上有許多優秀的教學資源,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交互性,可以給學生上傳一些優秀的學習資料,讓學生在課后也能學習專業課的知識。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學生正常上課時間十分有限。對于汽車檢測與檢修課程的學習來說,僅靠課上的學習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互聯網教學的優勢,老師可以在班級群內上傳一些教學視頻,并及時給學生布置作業。這樣一來就能更好地突破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時空限制。能讓學生在任何時間段在任何地點都能進行專業課的學習。
3.2 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領導作用,要重視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要避免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一味的灌輸教育。此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例如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汽車檢測與檢修的細節知識時,會給學生布置相應的汽車修理習題,當學生出現問題時,也能夠及時對他們進行輔導。
3.3 豐富學校的教學資源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由于學校教學資源十分有限,學校也很難聘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高職院校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的問題。這就要求各大高職院校要完善計算機網絡課程的設置,此外還要完善相應的教學資源庫,要充分發揮計算機教學的作用。
3.4 重視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在高職院校中不僅要重視起對學生理論能力的培養,也要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可以很好的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統一。在汽車檢測與檢修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計算機仿真技術,讓學生通過計算機軟件對汽車的檢測與檢修進行仿真模擬,這樣一來就可以更好的強化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也能讓學生在不斷的模擬操作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能夠幫助高職院校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實用性的人才。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產生也促進了高職教學改革的推進。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枯燥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可以更好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老師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交流作用,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重視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山東省青年教師教育教學研究課題,課題名稱:信息化教學模式下大學生信息化素養的培養和提高,課題編號:19SDJ138。
(作者單位: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