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勇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通過對肥東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現狀,提出肥東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探討肥東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與發展的具體措施,以期為本地區縣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與發展探索更為先進的道路。
關鍵詞:縣域 戰略性新興產業 培育方法 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D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8-00-01
一、肥東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概況
經過十年來的發展,肥東縣已基本形成了,以縣經濟開發區的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光伏及新能源配套產業和以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的新型材料為主的兩大主導產業基地。近年來,全縣緊緊圍繞合肥市“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精神,在強化發展原有產業的同時,加大扶持、引導企業創新產品關鍵、核心技術,積極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現有50 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涉及高端裝備制造、光伏及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技術和電子信息等行業產品。代表企業主要有海特精工、中南光電光伏電池組件項目、凱利電子控制器項目、合肥艾普拉斯環保和馬合新興板材鍍鋅線等。2018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超百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在培育主導產業的同時,又新引入了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中聚合臣液晶取向膜項目、廣源科技、金陽環保等項目全面達產。投資300億元億達智慧科技城、150億元的華夏機器人小鎮項目、30億元的安徽精度光學傳感器項目等戰略性新興企業已簽約落地,區內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二、肥東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與發展存在的問題
1.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資金不到位
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才能長久發展,一旦缺少資金支持,就會直接影響產業發展。目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各個企業,缺乏金融行業的支持,導致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長期發展受到限制。另外,部分企業研發能力較低,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企業缺少核心技術和核心技術掌握人員,導致部分產業仍舊處于起始階段,無法正常發展運行。[1]
2.產業規模化擴張力度不足
肥東縣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規模較小,缺少強勢的龍頭企業引導產業不斷發展,導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始終處于落后位置。隨著縣域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逐漸凸顯,急需培育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群化。
3.政策機制存在缺陷
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大量專業人才隊伍,還需要大量資金作為發展基礎,但是政府有關部門能力有限,導致其進入市場的難度較大,影響本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例如光伏產業受市場影響被當做產能過剩行業,相關企業在進行融資時,就會出現各種障礙,導致企業無法更好發展。
4.產業發展環境亟待優化
政府在高端人才發展環境與企業生態環境方面的努力不足,導致縣域內的科技服務體系不完善,公共創新服務平臺、技術管理等高端服務、金融體系等方面的缺陷也影響了肥東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與發展。
三、肥東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與發展的具體措施
1.完善培育機制,落實相關政策
政府應當盡快完善激勵機制,支持戰略性新興企業的培育與發展,出臺的相關政策為其創造良好的發展氛圍,盡快將本地區潛在的消費市場轉化成為實際的利潤收益。政府應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稅收提供一定優惠,使企業能夠將更多資金用于新產品的開發,有效推動本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要利用多種金融手段刺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為企業帶來更多收益,使其他傳統產業看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前景,才能加強肥東縣地區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對于那些發展前景較好、有實力有技術的公司,政府應當積極給予榮譽稱號與優惠政策,扶持龍頭企業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2]
2.培育企業創新能力
肥東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與發展,必須以自主創新為基礎,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政府應當積極鼓勵各個企業不斷加強內部科研中心的建設,積極吸引各類專業人士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政府與企業都應當重視合肥地區高等院校專家學者、核心技術人員、先進管理人員等優秀人才的重要性。在實施相關人才政策時,企業可以將股份作為吸引、激勵高端人才的工具,使其能在探索創新科技成果的同時享受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科研項目中,并將科研項目積極轉化成為具體的產品流入市場。
3.建立產業聚集圈
良好的環境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政府應當聯合省內高校、企業、研究機構等建立產業聚集圈,充分聚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要素,推動產業不斷發展。另外,政府應當出臺人才引進政策,為先進高端人才解決在肥東縣生活的后顧之憂,引導更多人才向本地區聚集,將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成為推動肥東縣產業轉型的重要杠桿。除此之外,肥東縣加大招商力度,引進發各種發展前景較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自主創新建設,積極探索核心技術,發揮產業聚集圈的作用,最終拉動肥東縣經濟水平持續提升。
4.健全科技服務體系
有關部門應當重視公共服務平臺、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等創新化與科技化發展,加強技術中心、科研機構、企業內部研究中心等創新技術出現載體的建設。政府應當開展人才引進計劃,為各類優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另外,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重視優質教育的重要性,積極開展優質教育為肥東縣的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后備軍,實現本地區人才隊伍建設,政府還可分配部分資金,獎勵那些積極創新科技的方案,加強創新方案的實際轉化能力。除此之外,政府還應當積極宣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性,爭取轉變人民大眾對于新興產業的認知,使肥東地區的產業環境不斷完善,為經濟提升提供重要動力。
結語
由此可知,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縣域經濟影響作用逐漸提升,要促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得到良好的培育與發展,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進行系統分析,完善和出臺相關政策,積極培育企業創新能力,建立產業聚集圈,健全科技服務體系,為產業發展壯大提供合適環境,從而推動本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發展,為本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路徑和模式。
參考文獻
[1]暴平菊,王碩,王娟.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河北省縣域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5(03):21-24.
[2]成青青.縣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究—基于海門市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科技信息,2017(30):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