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雯
摘 ? ?要: 《美麗的集郵冊》是一首現代詩歌,全詩共分為五個自然段。本文贊美了祖國燦爛的文化,一件件出土的文物,印證了祖國文化曾經的燦爛;一項項科技發明,譜寫了中國人民勤勞的智慧的歷史篇章。教學時要飽含感情地反復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祖國的一往情深。從詩歌所反映出的每一個意象出發,領略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詩歌所傳達出的意境出發,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他們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
關鍵詞: 《美麗的集郵冊》 ? ?燦爛文化 ? ?興趣愛好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美麗的集郵冊》是一篇現代詩歌,課文所包含的信息量特別大,幾乎涵蓋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文化。教學時一定要有開闊的視野,從歷史的角度出發,講述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讓學生走進中華民族歷史的殿堂,領略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使他們對中華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讓他們自覺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承人。
一、飽含激情地誦讀,讀得氣勢磅礴
詩言志。這個志就是志向情趣,理想信念。老師在教學設計時應該讓飽含激情的朗讀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在反反復復的朗誦中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和理想信念。《開國大典》這幅油畫被制作成郵票,走進大眾的視野,走進千家萬戶,是因為它描繪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神圣的時刻,毛澤東手握發言稿,向全世界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從此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嶄新的社會主義國家,揭開了歷史的新篇章。這是多么令人驕傲的一刻,在這莊嚴神圣的時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天安門城樓上,因此我們要大聲疾呼,大聲歌唱,唱出我們的心聲。朗讀時一定要激情澎湃,從心底間發出我們的吶喊,讀出我們的自豪,讀出我們的驕傲。綿延萬里的長城,矗立于崇山峻嶺之間,是多么的雄偉壯麗。波濤洶涌的長江,就像一條彩虹降落的人間。九曲黃河猶如一條巨龍,騰飛于華夏大地。登黃山,看云海揚波,仿佛遨游于仙境一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園林的精妙設計,巧奪天工的藝術造型,是天下獨一無二的。當面對祖國如此壯麗的山川,怎能不激情四射,引吭高歌,由衷地表達我們的情感呢。詩中的每一個意象都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們為此驕傲,為此自豪。在教學設計時,始終要把飽含感情的朗誦貫穿整篇詩歌中,讓學生在朗誦中體會中華民族的偉大,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體會神州大地的廣大,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授課時字里行間要彰顯情感美
文章情感的抒發,有直接抒情,也有間接抒情。這篇詩歌大多數情況下是直接抒情,間接抒情的句子少,但情感一樣濃厚。這首詩歌里,有些詞語如國旗、國歌、國徽,作者雖然不加修飾語,但像太陽一樣放射著耀眼的光芒;有些詞語如敦煌壁畫、秦始皇兵馬俑、唐三彩,作者雖然沒有熱情的謳歌,但是像磁鐵一樣牢牢吸附著我們的情感。朗讀時一定要情感豐富,讀出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對燦爛文化的追求,對歷史文物的摯愛。從地理位置上看,東方有蘇州園林,我們可以漫步其中,欣賞小橋流水鳥語花香的美妙境界;西方有布達拉宮,我們可以站在布達拉宮的腳下,仰望它的巍峨神圣,驚嘆于它的藝術魅力;南有日月潭,我們可以透過日月潭的現狀,感受到中華民族曾經的沉重的歷史;北方有世界藝術寶庫莫高窟,我們被一幅幅壁畫所陶醉。中華大地上,大江南北,黃河兩岸,到處都是值得驕傲的,所到之處都能讓我們的情感得到釋放。壯麗的山川,雄偉的建筑,彰顯的是中華民族的情感美。因此,我們在朗讀時一定要感情濃烈,表達出我們對祖國的一片情深。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顯得非常重要,帶著情感朗讀,可以把文章讀得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在情感表達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潛移默化地在學生心中埋下愛國的種子,這種子伴隨學生的一生發芽生長,開花結果。
三、全文閱讀突出愛國情懷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需要老師從點點滴滴做起,不喊革命式的口號,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中,融入每一堂語文課當中,這樣才能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在應試教育的沖擊下,一些老師只教書不育人,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人的思想定位,忽視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語文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是歷史賦予老師的責任。《美麗的集郵冊》是一篇愛國情懷非常濃厚的詩歌,教學時老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愛國教育。詩歌開篇選取的意象,印有國旗國徽的郵票,還有一枚開國大典的郵票,這些郵票都具有濃厚的愛國色彩。國旗國徽本是國家的象征,是莊嚴神圣的,是每個人必須尊敬的,是人人熱愛的。開國大典的郵票,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莊嚴的一枚郵票,是中國人民徹底翻身當家做主的一枚郵票,是五千年來最優秀的一枚郵票,這枚郵票里所包含的感情是炎黃子孫千百年來的夢想。長城長江,黃山黃河,是五千年中華歷史的見證者,黃河文明經久不衰,而今又一次崛起,又一次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史冊中記載的古代的一個又一個發明,出土的一件件文物,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都是炎黃子孫智慧的結晶。教學時老師要結合歷史,講述偉大祖國的過去,曾經是多么的輝煌,多么的令人驕傲;曾經是世界文化的中心,萬國來朝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看今朝,中華民族就像一輪紅日正在冉冉升起,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度,我們無比驕傲和自豪。經過對這首詩的學習,讓學生充分了解中國輝煌的歷史和無與倫比的文化,這樣學生心中自然充滿愛國情懷。
四、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往往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積極了解它、研究它,進而有新的發明創造。這篇課文的一個主題,就是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興趣愛好。一枚小小的郵票,貼到信封上是多么渺小,一般的人都不會關注。如果我們把這一枚枚小小的郵票集合起來,就有了豐富的內容。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包,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闊,所蘊含的知識非常豐富。如果我們再研究它了解它,就會學到很多知識。問鼎中原,這個成語里邊的鼎字,說的就是我國的青銅器,那么我們對青銅器的了解有多少呢?帶著這個問題研究青銅器。青銅器產生的年代是我國奴隸社會時期,那時的人們用它來盛飯、飲酒、喝水,說穿了它就是一個器具,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青銅器代表了當時我國的冶煉技術,是相當發達的。甘肅省臨洮縣馬家窯出土的單刃青銅刀,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一件青銅器,距今約五千多年。司母戊大方鼎,是國之重器,代表了國家權力的象征。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就可以從一枚小小的郵票中學到青銅器的很多知識。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藝術的寶庫,一枚小小的郵票,不足以代表整個莫高窟的藝術特色,學生從反彈琵琶、仙女飛天等經典藝術壁畫中,了解壁畫所包含的內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許多方面。這種興趣愛好,開闊了學生的眼界,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內容,陶冶了學生的道德情操,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懷,提高了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這一切都源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興趣愛好是一把鑰匙,是打開藝術寶庫的一把鑰匙,老師要引導學生善用這把鑰匙,開啟智慧的大門,引領學生走進藝術的殿堂。
五、暢游在祖國的歷史文化海洋里
這篇課文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涵蓋了中華民族發展史的全部內容,從歷史的各個層面,講述了中華燦爛的歷史文化,包含了神州大地的錦繡江山。課文第一段里說,作者有一張《開國大典》的郵票,這張郵票是根據中國畫家董希文于1953年完成的油畫印制的。這張郵票首先傳遞的是強烈的愛國主義,記錄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神圣莊嚴的一刻。從美學的角度講,畫面描寫的內容是,10月1日這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藍藍的天空里微風輕輕地吹來,廣場上數以萬計的紅旗迎風飄揚,與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組成了一幅莊嚴神圣的畫面。整個畫面顯示出吉祥喜慶,神圣莊嚴的氛圍。第二、三段講了祖國的壯麗山河。長江黃河長城黃山,桂林的山水,臺灣的日月潭,它們是組成錦繡江山的一部分,和千百年來生存在神州大地上的勞動人民,一起創造了中華民族蔡人類的文明。在神州大地上,人們用智慧建造了蘇州園林、布達拉宮、故宮天臺、秦始皇陵兵馬俑、莫高窟這些巧奪天工的建筑藝術,是中華兒女的驕傲。課文第四段講了一個個古代的發明,一件件出土的文物。青銅器是古代冶煉技術的杰作,代表了先進的文化,青銅器上的銘文,更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出土的唐三彩和青銅器,互相輝映,相得益彰。上課時,老師帶領學生,游覽祖國的名勝古跡;帶領學生穿越時空,欣賞一件件國寶級的文物,讓學生在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里遨游。課文最后一段,抒發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表達了作者濃烈的愛國情懷。
教學《美麗的集郵冊》這篇課文時,老師一定要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分析課文,欣賞課文。從地理學的、建筑學的、天文學的、歷史學的等各個不同的角度出發,一一品讀課文內容,讓中華民族光輝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根植于學生的心間,讓他們心生雙翼,翱翔于祖國的藍天之上。
參考文獻:
[1]朱存貴.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愛國教育[J].語文天地,2016(03).
[2]張雪嬌.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J].人民教育,2013(08).
[3]李佳影.美學教學指導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育,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