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2
肥胖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直接對人們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目前在我國肥胖發生率逐年增加,并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心血管疾病是肥胖的常見并發癥,尤其與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密切,是肥胖患者致死率較為高的主要死因。因此,肥胖患者需要適當鍛煉、合理飲食、控制體重,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在療效不理想時可適當使用藥物達到減重的目的。
一 肥胖與心血管的改變
肥胖患者主要是由代謝率紊亂、能量消耗、熱量攝取等多因素造成的一種代謝性疾病,人們攝入熱量過多能量消耗不足,就會導致身體能量失衡產生肥胖。肥胖是缺血性心臟病的主要病理改變,肥胖患者由于內臟脂肪過多,可導致身體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患者出現胰島素抵抗則會引發患者脂代謝紊亂、糖代謝受損、高血壓等多種負面影響,繼而引發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臟病以及各種高血并發癥的發生,依據大量相關資料顯示,肥胖是影響心臟結構、功能改變的重要因素之一,肥胖可造成腎小管回吸收鈉增加,血容量增多,引起交感神經張力增高血管收縮等,最終會導致心排血量增加、基礎代謝率和外周血管阻力加大,長期處于這種狀態下可導致肥胖者心臟負荷加重和心臟舒張功能障礙,繼而造成心律失常發作、心力衰竭等。因為肥胖者相對于一般人室間隔厚度、左室重量、左房內徑、左室收縮、舒張末期內徑、左室后壁厚度均有增加。肥胖者超聲心動圖資料中顯示,控制體重可以顯著改善左室收縮功能。
二 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
大量研究資料和證據顯示,肥胖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更密切。肥胖會使身體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出現胰島素抵抗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者高胰島素血癥對腎上腺素能系統、醛固酮系統等有刺激作用,可使血管收縮導致高血壓。肥胖者相對一般群體冠心病的發病率要遠高于一般者,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為高血壓、高血脂,而肥胖者不僅血壓較高,并且在血壓類似的情況下,肥胖者要比一般體重群體的血漿甘油三酯、胰島素水平、膽固醇水平更高,易發生心律不齊、心肌缺血等,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在心絞痛臨床研究中,肥胖者冠狀動脈狹窄、心臟重量與脂肪量明顯相關。
三 肥胖體重減輕有利于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
肥胖者通過體重控制減輕可恢復心臟結構,肥胖會導致左心室肥大,引發猝死、充血性心衰以及相關心血管疾病,大量資料證明肥胖是造成肥胖者死亡率,最嚴重的危險素因素。而肥胖者通過減輕體重會直接對心臟產生有益的影響,通過減重可改善左心室肥大,肥胖者在體重減輕后心臟負荷明顯降低,肥厚的室壁部分會逐漸恢復正常,主要因為肥胖者體重的減輕降低了心臟負荷,改善了心臟收縮功能和舒張功能,肥胖者隨著體重的減輕,可逐漸改善心臟血流動力,患者在左心室舒張期充盈得到改善后,有利冠狀動脈儲備,并減少室性異位節律發生。肥胖減輕體重,不僅有利于消除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還可以明顯提高左心室泵功能,改善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肥胖者控制減輕體重以后,可逐漸恢復和提升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對胰島素的抵抗,使自身的血糖可趨于正常,可有效預防治療糖尿病,同時減重肥胖者控制減輕體重后,可明顯改善高血壓情況,相關資料顯示肥胖者體重的減輕,可產生與抗血壓藥物一樣的降血壓反應,不僅可以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還可以獲取和藥物一樣的降血壓效果。此外,肥胖患者減輕控制體重可改善脂代謝以及對血液凝集和血小板的影響,能夠預防血栓的發生,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綜上所述,心腦血管疾病是肥胖的常見并發癥,肥胖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患者肥胖會導致對心臟造成直接影響,導致心臟負荷增加。患者合理控制肥胖減輕體重可以減輕胰島素抵抗、改善左心室肥大、心臟收縮功能和舒張功能,有利于消除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對于肥胖患者可適當使用減肥藥進行治療,通過控制食欲、合理鍛煉、抑制食脂肪吸收、改善代謝來達到減肥的目的,進一步降低心血管的發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