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中圖分類號】R2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1
很多孕產婦在臨床上都會出現感染的癥狀,其中以病毒和細菌感染最多,如果不及時進行正確處理,會影響到母體和胎兒的生命安全。醫生對發生感染的產婦進行處理的過程十分困難,無論使用分娩鎮痛還是剖宮產麻醉都有許多要克服的東西,這個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如何在進行椎管內麻醉或鎮痛的同時減輕產婦出現神經系統感染或者損害的風險。目前尚沒有一種完整的預案可以解決患者感染或者發熱的問題,但是有可靠資料顯示感染和發熱并不是椎管內阻滯的絕對禁忌癥,不過進行麻醉依然必須要根據每個產婦自身個性化的情況進行設定。就目前能夠得到的資料,本文對臨床出現感染的產婦如何進行麻醉管理作一個講解,關鍵點為椎管內麻醉或鎮痛的安全指數。
1 感染產婦麻醉管理概述
感染十分容易增加患者死亡的概率,感染狀況的嚴重程度一般由人體內微生物群和感染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強弱來決定的。據資料顯示,產婦比普通人更容易感染流感、皰疹病毒等。下列是孕產婦最容易感染的病毒排行:流感、皰疹 、肝炎、巨細胞、乳頭瘤病毒以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如果產婦處于妊娠期,其泌尿系統出現感染癥狀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嚴重者還會出現榮歐諾絨毛膜羊膜炎、呼吸道感染等,在產婦進行分娩時,其及其容易出現細菌感染的癥狀,感染率最高能夠達到5%,嚴重者還會出現敗血癥,感染率最高達到0.1%,而感染人數最多就是革蘭氏陰性菌,大概有96%以上的產婦都會感染這種病菌。
因為產婦的下丘腦十分容易受熱而升溫,就會很容易出現發熱和感染的癥狀。一般胎兒自身的體溫比產婦的體溫要高1-2℃,母體就很容易發熱,一旦出現發熱,對氧氣的消耗能力就會變強,從而增大對氧氣的需求量,與此同時,母體對胎兒的供養量也會出現下降趨勢。所以,如果母體在妊娠或者分娩的時候出現發熱和感染的癥狀,就會對胎兒和母體的生命帶來嚴重的威脅,會大大增加目的或胎兒死亡的概率,正是因為如此,醫生在臨床處理中也會面臨很大的困難。通常情況下,麻醉醫師最關注產婦的椎管內阻滯情況,因為在進行分娩鎮痛或者剖宮產的時候產婦的椎管屬于最容易出現異常情況的一個部位。和全身麻醉不同的是,使用椎管內阻滯胎兒的方式,藥物會使用得更少,而且還能避免胎兒和產婦出現呼吸異常甚至窒息的風險,所以這種方式在臨床中運用得更加廣泛。有個別產婦會出現感染和發熱的癥狀,對這部分產婦如果運用穿刺操作的話,如何避免椎管內感染和損壞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目前還沒有正確的應對措施。
現目前在對感染和發熱患者的治療中,還沒有一種明文上的完整的麻醉管理指南,但是已經有足夠多的證據證明了感染和發熱并不是椎管內阻滯的絕對禁忌癥,不過在臨床治療中,醫護人員依然需要根據每位產婦個性化的不同情況,權衡利弊,其中包括分娩產婦陣痛意愿的強烈程度、產婦是否有全麻的高危因素以及產婦體內的微生物生態環境等。就目前資料來看,本文就在臨床中最常見的產婦感染的狀況和如何進行麻醉管理作一個分析,關鍵點是主管內阻滯的安全性。
2 各種病毒對椎管內阻滯的適用性
流感病毒對椎管內阻滯的適用性
流感病毒在相關資料中被分為甲乙丙三種型態,三種各不相同。甲型流感主要是因為人體的抗體出現異常而發生的,其傳染性十分強,速度很快,以成為流行性病毒。其潛伏期較短,大部分人為1-2天,少部分人為3-6天,其伴隨著諸多臨床癥狀。例如:發病急、發熱、身體疼痛、全身乏力以及呼吸道異常等,不過流感病毒有自身的局限性,一般不會很輕易地發展成流行性病毒,但是入股孕產婦感染上這種病毒,就容易引發肺炎疾病,還會出現呼吸不暢、低氧血癥的癥狀,嚴重者還可能會流產,甚至早產和胎死宮內,感染上這種病毒,會加重產婦原有疾病的病情,對生命安全是極大的威脅。據資料顯示,甲型流感帶來的危害遠不止此,還會導致感染者誘發腦炎,損壞神經系統,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群體是兒童。流感導致感染者出現腦炎的原因尚沒有定論,不過有相關資料認為是因為病毒引起血腦屏障出現異常,但目前更多的觀點是認為抗原抗體免疫反應引起的繼發性損傷。流感病毒發病部位主要是人體的氣管和支氣管粘膜,呼吸道黏膜中病毒滴度的高峰和全身癥狀,例如發熱、寒戰、頭痛、嘔吐等。在20世紀80年代的研究中,100例患有甲型流感的患者,有20例患者血液中能夠檢測出病毒的存在,而且能夠分離出來,以起病第五天成功率最高,但是從那以后,研究人員就不能再從感染者的血液中分離出流感病毒。所以目前最多的還是認為流感全身性癥狀的出現還是炎癥因子在作祟。所以,椎管內阻滯在流感發病的初期是明令禁止的,特別是沒有通過抗病毒治療的患者,急性感染的全身原發性癥狀小腿后可以實施,但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安全應對措施,主要方式還是以硬膜外阻滯為宜。
HIV對椎管內阻滯的適用性
今年來,感染HIV的人數逐年上升,陽性的孕產婦垂直傳播主要發生在分娩過程當中,現目前對感染HIV最好的預防措施就是選好日期進行剖宮產和齊多夫定治療,這對預防HIV有疊加效應,所以此類產婦更應該使用剖宮產進行分娩。且已經有足量證據證明在HIV陽性的患者實施椎管內阻滯是安全的措施。其實HIV屬于一種神經性病毒,患者在疾病發生初期的偶有CNS感染癥狀,有超過96%以上的沒有經過治療的患者腦脊液中可以檢測出HIV病毒。所以,對于感染HIV病毒的換人,不需要顧慮椎管內阻滯會使病毒出現異常。但在對患者進行麻醉之前,應進行體檢,查看患者的神經功能是否完好。
細菌感染對椎管內阻滯的適用性
細菌感染出現在產婦分娩時的概率并不是很高,但是仍有一定的概率產婦會感染細菌病毒,大概有5%的產婦會出現這種狀況,在細菌感染中,有一部分產婦的血樣中單純出現細菌(未合并感染或發熱)的概率更高,即使常規操作也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暫時的菌血癥。
出現細菌感染的患者還沒有足夠的資料能夠證明硬脊膜穿刺與腦炎或硬膜外膿腫有關系,絕大部分的椎管內感染主要是因為手術過程中有不當措施而導致的,并不是非椎管內阻滯,所以仍然可以安全地進行椎管內阻滯的實施。
結語
如何為感染的產婦選擇合適的分娩鎮痛或者剖宮產措施,醫生也常常為之困惑,因為目前沒有一個完整的資料對其進行指導,但是目前也已經明確了感染和發熱并不是椎管內阻滯的絕對禁忌癥,但是麻醉的實施依然必須根據每位產婦個性化具體化的自身進行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