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帆 吳花平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下,中小企業在運用云會計軟件資源時,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尋求最適合企業并且成本最低的云會計軟件。隨著傳統的交易模式和云會計資源共享模式與電子商務技術相結合,云會計共享平臺順應而生。然而由于互聯網的特殊性,在企業參與云會計共享平臺,上傳數據使用資源共享時,同樣會出現數據泄露、信息輸出輸入不可靠等風險。本文基于云會計共享平臺下的云會計資源共享模式,分析中小企業加入平臺后會存在的風險,并提出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
關鍵詞:云會計共享平臺;風險;云會計軟件;中小企業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整個社會都進入到“互聯網?”的時代,而傳統會計行業也順勢轉型進軍會計信息化的時代。云會計因打破傳統會計做賬單一,與企業企業管理制度聯系不緊密等問題,以“共享、獨立、快速、高效”等優勢獲得了企業管理層的青睞,在程平等(2011)提出云會計服務使得企業會計信息化以及會計服務將趨勢化后,企業在如何選擇更合適且成本更低的云會計軟件時,往往無可適從。這時云會計共享平臺應運而生,同時,由于互聯網依托的特殊性,對于中小企業加入云會計共享平臺也不可避免存在來自多方面的風險挑戰。因云會計共享平臺、云會計資源共享風險是一個比較新的專題,所以會計界可參考的文獻不多,而通過對云會計背景下的會計信息化風險研究發現,程平等(2013)認為:在信息存貯方面,數據信息會計信息存儲在云環境中,其完整性、機密性和安全性最引人擔憂。王征等(2016)認為會計信息化存在的風險為會計信息化的構建平臺不完整、會計信息軟件本身具有缺陷、共享平臺具有安全隱患等。李建等(2019)認為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化存在的風險主要來源自兩方面:一是管理水平不高,二是系統的安全系數低。綜上所述,會計學界的很多學者對云會計背景下的會計信息安全問題提出了很多宏觀性的意見并且也提出管控風險的措施,但因大多針對企業選擇了云計算服務商合作以后所存在的風險進行研究,而企業在決定加入云會計共享平臺后,對云服務的選擇并且進行資源共享究竟遭遇哪些潛在風險則未予以深入剖析。基于此背景,本文在論述了云會計共享平臺的概念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中小企業云會計資源共享的風險,最后提出相應管控措施。
二、云會計共享平臺
云會計共享平臺是指在以互聯網為背景,產生了基于第三方B2B電子商務平臺的線上會計服務對接供應鏈的共享平臺。當中小企業、云會計軟件自營企業(供應商)與云會計共享平臺合作時,云會計共享平臺將為參與企業提供線上匹配云會計軟件、云服務平臺而完成的供應鏈會計軟件服務,以優化供需結構、規范合作流程,提升流程效率、創造價值為目的,以市場視角為供需客戶提供專業化平臺,同時為將會計軟件自營企業(供應商)帶來更大的收益。云會計共享平臺是基于需求商(中小企業)和供應商上(會計軟件自營企業)建立的強大的云基礎設施生態圈,在致力形成共生、互生和再生的利益共同體。
三、中小企業云會計資源共享的風險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者威雷特博士(Willett)認為風險就是不愿發生的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的客觀體現。在GB/T 23694—2013 / ISO Guide 73:2009《風險管理術語》中對風險的定義是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風險管理的定義是在風險方面,指導和控制組織的協調活動。企業加入云會計共享平臺后,由云會計共享平臺匹配與之相符的云會計軟件、云服務而完成的供應鏈會計軟件服務,實現會計資源共享。在這個過程中時,經過識別分析出以下風險:
(1)數據信息傳輸的風險
數據信息風險是指中小企業通過云會計共享平臺以及使用云會計軟件處理,得到的數據過程中會出現的一系列可能存在信息數據冗余、非標準性、丟失、損毀以及數據泄露等問題。
在云會計軟件上,由于信息數據在所匹配的云會計軟件和中小企業之間傳輸、存儲和處理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丟失毀損的潛在風險,也可能出現因病毒感染、黑客入侵等風險問題;也存在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數據流動頻繁,加大數據泄露的風險。而在數據加密上,由于此時中小企業的數據信息處于不同的端口上,一旦出現上述情況,將在很難在短時間內補救。
(2)數據信息共享風險
有些企業業務和財務沒有有效的結合,也沒有外來數據以及同類公司信息的有效收集,形成了信息封閉的“閉門鎖國”狀態,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當企業的業務及財務管理形成一個循環系統,在云會計平臺上在實現信息共享后,汲取同行業中其他公司有效數據,會產生更加有價值的信息,為管理層提供有效的信息,更利于管理層進行財務決策,對公司產生長久的影響。但在進行信息共享時,同樣存在從其他公司獲得信息是否真實、在利用這些信息時是否會對自己的企業產生不利的影響以及自己公司所分享出的信息是否會被競爭對手利用,所分享的信息的安全界限標準在哪里,即是數據信息共享風險。
(3)成本風險
中小企業在云會計共享平臺上匹配云會計軟件實現資源共享時,在不附加任何限制的情況下,當然是希望收益越多越好的,但是同樣成本風險往往是和收益成正比的,我們的風險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成本風險是指我們在投入財力、人力、物力等成本時,為達成所期待的收益而付出的風險。如若不能認真分析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及其變化情況,把握其變化趨勢及規律,不提高決策意識和成本風險性水平,一味追求收益,那么最后無法達到的時候,將會給企業帶來不好的影響。
四、風險管控機制
“互聯網+會計”推動了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但機遇往往與挑戰并存,針對中小企業的加入云會計共享平臺后的風險,唯有加強管控措施,才能保證我國會計信息化向著健康蓬勃向上的方向發展。
(1)數據信息傳輸風險管控
1.加強企業自身身份認證和安全管理。當企業通過云會計共享資源平臺把數據傳輸到云會計軟件上時,數據上傳下達時需要加強用戶認證環節,目前我國用戶調取數據環節所采用的密碼、口令都相對于過于簡單,安全系數過低,在公司中可通過上下級流轉權限責任制和數據保密重要性性分類的的方式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