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汽車制造行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提高存貨管理水平來降低成本對汽車制造企業具有重要意義。現在汽車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汽車制造企業的存貨管理方面也就需做出更好的應對計劃。由于很多汽車制造企業欠缺管理手段導致存貨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本文將針對汽車制造企業中的存貨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問題從多個角度提出處理方法,從而探索出不同企業發展的存貨管理策略,使企業的盈利能力提高,加快汽車制造企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汽車生產;存貨管理;問題及對策;信息共享
隨著汽車制造企業的發展,很多企業為了使運營質量、盈利能力提高而去改進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在制造企業中主要是指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物料、材料等。為了使生產經營持續穩定,我們很需要去研究汽車制造企業的存貨管理。
一、汽車制造企業中存貨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汽車制造企業中的存貨具有價值高、種類多、數量大等特點,且庫存是企業重要資產之一。存貨在整體上占企業流動資產的比例超過50%。存貨一旦出現大量呆滯的情況通常會影響資金周轉,如出現銷量不佳、資金回收困難等問題,將會加劇企業的風險,嚴重影響企業的收益。
(2)防范存貨呆滯而貶值
隨著時代發展,技術不斷更新,導致庫中已有存貨銷售不佳,引起巨大的貶值風險。所以在生產經營中,要制定合理的存貨策略,制定策略時要考慮存貨在保管中的變質、丟失、受損等情況,以及改進工藝、升級技術而引起已有庫存部件無法再使用等問題。
(3)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企業需要為高存貨量所占的倉庫資源而支付倉儲費用,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加強防火、防盜、防汛等工作,從而致使存貨管理成本增加。其次高庫存因為占用了較大比例的倉庫資源,而使企業資金成本增加。所以改善存貨管理水平,能夠有效地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4)提升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
企業管理體系的規范化,例如制度、采購、質量、產銷、信息化系統等方面,才能使“產供銷”處于動態平衡狀態中,使存貨處在最低水平。因此要不斷改進公司管理體系,促進企業綜合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汽車制造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
(1)存貨管理信息系統不完善
由于汽車制造企業在面臨問題時缺乏長遠的眼光,隨著企業發展,信息系統常以單一性功能系統來彌補之前的缺陷,雖然降低了開發成本,但是因為其導致了企業信息系統集成性差、管理不易、對接不暢等問題而很大程度地阻礙了信息系統為企業存貨管理提供有效數據。
現在不同的信息系統已經在我國應用于大多汽車制造企業。但由于系統中信息傳遞不夠及時、BOM的準確性較低、工藝設計變更較快、物料編碼還不夠規范等問題,造成
工作人員對信息系統了解比較淺顯。由于人員交替使信息系統的使用水平呈下降態勢,導致信息系統得不到充分利用。
(2)管理體系不健全
1.產品體系不清晰
企業盲目追求多樣化產品,對產品的規劃沒有清晰的定位。這樣的后果就會造成質量控制困難、存貨量增加等問題,使規模效應難以形成。
2.供應商體系不完善
各企業各自為戰,導致信息資源浪費,造成信息極不對稱的現象。出現這些現象起源于企業沒有完善的供應商合作體系,許多汽車制造企業選擇供應商時更重視價格上的優勢,在成本、質量、交貨期之間沒有找到一個平衡點,從而造成質量或斷供的問題,引起很大的經營風險。
3.產銷體系不健全
銷售商為了讓自身貨源充足而故意夸大銷售量,而使制造企業對市場的預估不準確。生產計劃也因此而有所偏離,致使庫存過高。所以產銷體系通常具有生產計劃性不好、市場預測能力不強、缺乏產銷信息共享機制等缺陷。
4.存貨制度體系不完善
由于部門管理的責任安排不清晰,而導致缺乏合理的制度體系對企業存貨進行約束和管理。存貨管理一旦出現問題,部門之間就開始互相推諉,所以需要有效的問責、考核機制來完善存貨管理機制。
(3)存貨管理意識不高、執行力差
管理者不夠重視存貨管理。員工未深入了解存貨管理。存貨管理人員不夠主動以及缺乏持續改善的意識。企業存貨管理文化即使已經形成,但也會有工作人員未深入理解,而導致不能有效執行企業存貨管理制度。監督、預防、問責機制的缺乏,使管理理念和方法難以落實到實際中去。
(4)產業鏈的信息不對稱、資源配置錯位
企業一般會出現由信息共享的缺乏而引起不對稱的產業鏈信息的情況,各環節的存貨保留的量逐漸放大,因此造成各環節存貨只增不減。處于產業鏈中的大規模企業將存貨及風險向上下的小規模企業轉移。小規模企業的一些缺陷,例如較高的融資成本、較低的存貨管理及資源協調能力,使資源配置不合理而增加了存貨成本。
三、汽車制造企業存貨管理改善的建議
(1)完善存貨管理信息系統
1.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
我國許多汽車制造企業在庫存管理方面仍然處于較落后水平,難以保障數據的準確度以及信息的及時性,所以須在信息化建設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企業根據所追求的目標再來審視該過程中的產業鏈和信息平臺,判斷其能否適應企業以后的發展,實現物流高度銜接。
2.加強信息系統規劃的長遠性
信息系統以財務共享的方式將客戶與供應商連接成共同經濟體,便于價值鏈管理。并且信息系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建設:產品的發展規劃;與產業鏈上下游的關系;存貨管理的方法;系統數據的共享性、集成性等。
3.提高信息系統的應用水平
通過系統進行信息交流,實現存貨的動態管理。在整個系統中,要有對存貨編碼、產品BOM、系統數據的核對機制。根據時代的發展,引入更先進的技術,同時要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
(2)健全企業管理體系
1.制定明確的產品體系
企業一定要有清晰的產品規劃。通過使零部件變得更加通用和標準使其在產品設計過程中有效降低企業存貨基數。并且不要頻繁更改已量產的產品的設計,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企業存貨而減少存貨浪費。
2.完善供應商體系
企業經營者要在管理方法上進行創新,可以構建利益分享機制,與供應商共同開展生產計劃共享的方式與供應鏈上的其它企業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新增淘汰機制與供應商評價體系使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提高。
3.優化企業產銷體系
通過經銷商合作體系完善、產銷信息共享機制建立、銷售需求的準確性分析等方面綜合考慮,并聯系產品生產的周期來制定企業的生產計劃。生產企業也可通過信息共享準確抓取市場信息和客戶需求,從而優化產品。做到在滿足銷售需求的同時將庫存控制到最低。
4.強化存貨制度體系建設
明確各部門的管理職責,其中有采購、倉儲、質量、出入庫、委外等方面的管理。最后制定考核問責制度,使得存貨管理依次責權分明且具有清晰的目標。
(3)改進存貨管理理念及方法
從外部看,企業管理者應主動作為,拓寬全產業鏈存貨管理的視野以及樹立相關管理的理念。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地去協調,整合各合作企業的資源,創造互利共贏的環境。從內部看,部門之間的統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明確職責,互相配合,從而實現企業存貨管理目標。其次要重視存貨狀態的分類管理。
(4)提高存貨管理意識和執行力
1.提高存貨管理及持續改善意識
首先應該從企業管理層抓起,使其提高重視程度,充分認識存貨管理的重要性。另外就是要加強基層員工在存貨管理這方面的培訓,使存貨管理相關文化深入人心。最后需要激發員工的動力,提高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善存貨管理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斷改進。總之對于企業必須養成不斷完善的習慣并付諸于實踐。
2.提高存貨管理的執行能力
當員工領會了企業里的存貨管理文化并認可以后,就可以應用這種制度進行約束。在實施的具體過程中,要注重預防,明確責任。進行實時監督,通過責任考核,分析存貨呆滯、積壓、損毀原因,制定能夠有效地去改善和預防的方案。
四、結語
汽車制造企業存貨管理在收益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企業管理者要充分重視。管理者要樹立統籌規劃存貨管理的觀念,以全面管理體系去支撐存貨管理,充分考慮內外部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制定合理的存貨管理策略。最后企業管理者應該深知市場是一個動態環境,因此存貨管理是一項無止境的改善工作。
參考文獻
[1]劉翠娜.制造業企業存貨管理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7(12):101-103
[2]張淑萍.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師,2018.No.289(10):18-19
作者簡介:張良會,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四川達州,職務:經理 職稱:中級會計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存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