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前教育專業中的美術教學,對于培養學前兒童的美術審美能力和美術創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現狀,結合教學實踐,探討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希望能改善當前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為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發展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 ?美術教學? ?現狀? ?對策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不僅可以滿足學前兒童的審美情感需要,培養培養學前兒童理解、感受、欣賞及創造美的能力,而且使其人格得到健全的發展。這要求幼兒教師應具備較高的知識水平和的藝術素養,通過組織美術教學活動來感染學前兒童,促進學前兒童的全面發展。當前在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當前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忽視學生審美與創造力的培養
當前在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中,教師較多重視對學生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審美能力與創造力的培養。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入學前大多沒有經過專業的美術訓練,美術基礎薄弱,使得其在對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而忽視了審美和創造力的培養,這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此外,學生在短時間內難以達到教學的效果,容易形成畏難的情緒,挫傷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失去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內容單調,忽視課程之間的融合
美術教學內容多以基礎造型訓練為主,如兒童簡筆畫、基礎素描、幼兒國畫及簡單的手工等。教學內容較為單調,缺乏具有新形式和新內容的幼兒美術教學內容,難以滿足幼兒的多樣需要。單調、枯燥的教學內容也易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激情。此外。教學中也忽視了學科之間的聯系。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活動是綜合性的,提倡綜合式、主題式的美術活動。通過美術活動與手工活動、音樂活動、社會活動等活動的結合,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理解藝術中的感情,而且可以借助美術活動來了解其他活動。
(三)忽視學生的美術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
幼兒教師不僅需要掌握一定的繪畫能力,而且也要從事各種學前兒童的美術教育活動。在教學中,教師偏向專業化的美術學習,忽視了對學生美術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這脫離了教學為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服務的宗旨。大部分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之后,不能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教學之中。學生中不僅要具有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進行美術教學,而且還要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和藝術技能,從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四)教學方法單一落后
在美術教學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由教師講解、師范學生來畫或者讓學生直接臨摹一些素描作品、簡筆畫作品。教學中傾向于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只是學習美術的知識技能,缺乏對其獨立思考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的培養。
(五)缺乏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師資隊伍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大多是畢業于專業的美術學校或者師范類美術專業,教師們對美術專業的知識了解多,也具有一定的美術教學基礎,但是教師對于學前教育大多沒有相關的學習背景,不能教授給學生關于學前兒童美術教學的理論與方法。作為一名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不僅要具備美術專業知識與技能,還需要學習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以及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等理論知識,了解幼兒美術能力的發展特點以及具有幼兒園美術教學實踐能力。
二、改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對策
(一)重視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美術教學需要符合學生的特點,降低對畫畫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要求,更注重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讓學生懂得如何認識美、發現美、欣賞美和評價美。審美能力的培養先從審美感知能力的培養開始。首先,學生通過對周圍環境和對美術作品的賞析來了解感受美術,開闊視野,培養對美的敏感性。例如,教師帶領學生深入欣賞經典的美術作品,對作品中的色彩、線條等特點展開交流,把美術作品中的情緒傳達給學生,體會作品的精神內涵,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來形成正確的藝術鑒賞觀。其次,在自由自在的美術教學中,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培養對美術的興趣,提高審美情感的體驗。最后,在美術教學中學生通過運用多樣的美術材料和工具,對線條、形狀、色彩、構圖等美術形式語言的學習來培養學生審美創造力。以簡筆畫為例,當學習達到基本的形象表達準確,動態造型合理美觀后,可以讓學生用連環畫的表現形式表達繪本、童話故事的內容,也可以聯系幼兒美術教育的需要展開有效的實踐,如教學掛圖制作和教學道具玩具的制作等。
(二)拓展美術教學內容,注重課程間的融合
首先,學前兒童的美術活動是一種手、眼、腦并用的活動,美術活動需要他們用多種感官去感知對象。這需要豐富的教育內容,滿足幼兒的多樣需要來積累審美經驗。需要具有新形式和新內容的幼兒美術教學內容,比如在美術教學中加入紙版畫、吹畫、刮畫、線描畫以及兒童創意美術等教學內容,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夠掌握多樣的美術教學。同時教學內容的設置也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適合幼兒操作以及在教學中突出兒童化和趣味化,培養美術表現力和創造力。
其次,隨著綜合課程的發展,學前教育也將向綜合方向發展。在教學中開展綜合主題教育,關注戲劇、舞蹈、音樂等與美術有關的課程。創設良好的氛圍來開展富有情感的活動,教師通過課堂在教學中的講解、分析實際問題,有效促進學生理解。
最后,可以將當地的美術資源融入到美術教學中來豐富教學內容。通過感受和表現民間美術,學生在有趣的美術活動來提高學習熱情豐富審美經驗,從民間美術中獲得靈感,并呈現在作品中,使美術作品具有個性特色。
(三)重視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
學生還要具備一定的美術教學實踐能力,為以后更好的展開幼兒園美術教學工作做好準備。通過到幼兒園的實習和見習,深入到幼兒園的美術教學中學習教學經驗,使學生了解各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特點以及學前兒童美術發展規律,熟悉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步驟等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了解幼兒美術教學的重要性和所需要的美術知識,從而積極主動的來調整自己,完善自身的美術技能水平,實現美術課程的專業學習與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工作接軌。學生見習時,教師帶隊進行講解,對幼兒園教師的備課、講課、教學的組織及教學評價等進行詳細講解,實習結束后可以讓學生寫出實習報告。
(四)探究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師應該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將美術課堂由教師的教變為學生的學,增進教學互動。首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組討論或者學生主講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共同探討,發揮群體的互助性,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發言,主動與教師進行互動,,培養主動學習品質。同時,通過模擬教學真實情景,讓學生扮演角色,從事教學活動,來實現教學目標。另外,教學中采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將各種繪畫資料通過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此外,通過網絡資源瀏覽報刊網站,讓學生觀看少兒美術作品,拓寬美術視野,提升美術專業技能學習。 (五)建立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師資隊伍
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美術理論與專業技能,同時還要有較高的藝術修養。為了適應學前教育專業的特色,教師也要認真學習學前教育專業的理論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敢于探索不斷總結,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學校也要組織廣泛的交流、學習和培訓等活動。教師在職前職后參與培訓,有更多的機會外出交流和學習,接受新理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學知識方法。鼓勵教師到幼兒園積累經驗,了解幼兒園美術教學的需要。此外可以聘請優秀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到學校兼職,以及學習借鑒其他院校的經驗。
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從多方面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要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的特色、學生的培養目標以及學生的特點來進行。學前美術教學是學前教育中重要的課程,要提高對學前美術教學的重視,改進教育內容,培養優秀的師資,為幼兒園輸送優秀的老師。
參考文獻:
[1]劉玉平.學前教育美術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人間,2015,(32).
[2]劉沛芬.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幾點思考[J].高等教育,2013,(07).
[3]陳旭鳳.關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現狀的研究[J].美與時代,2018.
[4]魏友寬.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美術課程設置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
(作者簡介:盛媛媛,在校研究生,延安大學,美術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