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更注重精神文明層面的建設,并通過音樂放松身心,陶冶情操,而利用業余時間學習鋼琴的群眾數量也在逐年遞增。群眾文化活動場所是群眾學習、娛樂的重要場所,探索業余群眾鋼琴普及教學是群文工作人員的職責。本文將通過分析現階段群眾業余鋼琴學習的發展態勢,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革方案,從而促進群文工作中業余群眾鋼琴普及的順利發展。
關鍵詞:業余群眾 鋼琴普及性 教學改革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飛越,人們越來越重視對精神生活的追求。由于物質條件的改善,鋼琴學習越來越受到群眾的青睞,越來越多的群眾利用業余時間投入到鋼琴的學習中來。憑借著對鋼琴的喜愛在業余時間學習鋼琴,這類人我們稱之為鋼琴學習的業余群眾。
一、業余群眾鋼琴學習的特點
(一)彌補遺憾。有些人小的時候就有一個鋼琴夢,但是由于當時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學習的費用、沒有相對專業的老師,所以沒有機會學習鋼琴。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現階段鋼琴的學習環境和相關教師團隊都得到了質的飛躍,許多人都選擇在工作之余學習鋼琴,從而彌補童年的遺憾。
(二)增加人際交往。現如今社會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讓人們每天都在忙于工作,一部分人喜歡在下班后結交更多的朋友,以減少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通過鋼琴的學習,可以陶冶情操,在學習過程中結交新朋友,以琴會友,增加自身的人際交往,提升生活情調。
(三)業余學習鋼琴難以持久。群眾業余學習鋼琴呈現的另一特點就是很難持之以恒,究其原因,一是鋼琴的技術性與藝術性很強,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二是成年人社會事務多,時間上難以保證;三是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
二、業余群眾鋼琴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優秀教師。業余群眾學習鋼琴的熱情在不斷地高漲,但是專業的鋼琴教師卻沒有相應地增加,這阻礙了業余群眾鋼琴事業的正常發展。雖然國家進行了新課程標準的改革,但是一些相關音樂院校鋼琴專業的報考人數依舊很少,導致了社會上業余群眾鋼琴教師的缺失。社會上僅有的鋼琴教師學習費用較高,使一些沒有接受過正規鋼琴教育的人士也加入教學之中,也拉低了鋼琴教學的行業水平,還影響了業余群眾對鋼琴的學習熱情。
(二)沒有端正學習態度。在鋼琴的學習過程中,一部分人對業余群眾產生誤解,認為既然是“業余”就可以用一個娛樂休閑的態度來學習,在課上學習態度不認真。這樣消極的學習態度不利于對于鋼琴的學習,久而久之還會把這種消極風氣傳給別人,這不利于業余群眾鋼琴學習的正常進行。
三、業余群眾鋼琴學習普及教學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學習認知。首先要為學習者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要明確業余群眾鋼琴不專業的藝術態度。“業余”是和專業相對而言的,在學習時長上有差別,但在學習的態度和專業程度上沒有變化,所以業余鋼琴學習者不能自娛自樂,要用認真、嚴謹、專業的學習態度進行練習,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習認知,才會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鋼琴藝術家。
(二)改變教學方式。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業余群眾鋼琴的教學模式還是專人專教的教學方式,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具有針對性,但是卻減少師生之間共同討論的學習機會,這樣閉塞的教學模式也不利于學生衡量教師的教學水平。創建鋼琴集體課教學方式是解決傳統授課方式弊端的有效選擇。因為鋼琴集體課是一種集讀譜、樂理、演奏、合作為一體的先進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群眾學習鋼琴的效率。
(三)創建健康和諧的教學氣氛。業余群眾鋼琴的教學不能只是在教室或者老師的家中進行,老師要和學生一起走出教室與身邊的、來自四面八方的業余群眾鋼琴愛好者進行鋼琴水平的比拼,營造濃厚的音樂學習氣氛。學生之間通過鋼琴的交流,能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為日后的學習提供方向。老師還可以利用節日或者是校慶這樣的大型活動舉辦業余群眾組鋼琴競賽,通過獎杯、獎金的設立來鼓勵業余群眾學習鋼琴的積極性。
四、結語
業余群眾鋼琴普及性的教學要適合于各個層次的學生,應該摒棄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要把學習重心轉移到鋼琴核心素養的培養上來,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只注重演奏技巧和旋律,更要加強學生的道德素養與文化素養建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將業余群眾鋼琴在大眾中普及開來。
參考文獻:
[1]郝玉.業余群眾鋼琴普及性教學改革探討[J].大眾文藝,2018(14).
[2]張冰.鋼琴專業教學與業余教學的銜接分析[J].北方音樂,2017(37).
[3]章荔怩.基于音樂心理學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初探——以視覺注意與音樂記憶為例[J].北方音樂,2017(37).
(作者簡介:吳金香,女,福建省邵武市文化館,中級,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