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便 梁昌炎 劉仁峙 曾慶棟
摘要 本文介紹了油菜越冬管理措施,包括查苗補苗、早施苗肥、抗旱排漬、中耕松土、重施臘肥、中耕培土、防治蟲害等方面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油菜;越冬;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8-0035-01
油菜是越冬作物,通常習慣將油菜整個生長過程分為年前(越冬前)和年后2個生長階段,年前(越冬前)培育管理的主要目標應該在全苗、齊苗、壯苗上下功夫,在管理上要做到促控結合、前促后控,使其在有效生長期內迅速生長,控制其在冬前達到壯而不旺的要求。油菜冬前管理通常包括冬前生育期和越冬期田間管理。油菜自移栽(或定苗)至冬至這段生育期間稱為油菜的冬前生育期,一般在40~60d之間,在這段時期內,日平均氣溫在5~15C之間有利于油菜生長。因此,把這段時期稱為有效生長期。有效生長期愈長,翌年高產的可能性也愈大。從冬至至立春是江西省一年中氣溫最低的時期,其中1月日平均氣溫在3~5C之間。油菜生育通過最低氣溫這段時期,稱為越冬期,歷時45d。此期是油菜孕育高產架子.奠定春發基礎的重要時期。在江西省氣候條件下,以立春為界,冬前以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生長為主。此階段是發根長葉、進行花芽分化(后面形成有效分枝)積累營養物質、打好豐產架子的關鍵時期。因這段時間平均氣溫在10C左右,有效積溫多,有利于油菜生長。促進油菜“冬發”,主要在于充分利用這段有利的生長時期,發揮根系的吸收和貯藏功能,為春后開花結果打下基礎;同時,分化較多的葉片數,形成較多的有效分枝和有效花芽。冬前根系干重愈大,葉片愈多,年后產量愈高。因此,爭取較多的葉片越冬非常重要。所謂“冬發”不是旺長,而是指“冬前發得起,春后穩得住”,使冬前和春后生長發育協調,向著豐產方向發展,具體要求是“墩墩棵封封行、十片葉、尺把長不發紅、不落黃、無病蟲、青秀壯”。整個冬前田間管理應以促為主,,促進油菜迅速發根長葉、生長健壯、冬發穩長,為春后早發打好基礎。現將油菜越冬管理措施總結如下。
1查苗補苗
油菜收獲面積并不等于種植面積,這是由多種原因導致油菜缺苗、死苗和毀苗造成的。為了保種保收,查苗補缺是不可忽視的增產環節。直播油菜一般在3~5葉定苗,在選苗的同時,選擇應拔除的大苗帶土取苗,大窩補栽。移栽油菜在成活后立即查苗補缺,補苗后應立即淋稀糞水,定根提苗。
2早施苗肥
油菜從苗期至現蕾階段吸收的氮、磷鉀占整個生育期吸收總量的1/2。油菜苗期長,必須早施增施苗肥,促進越冬前的營養生長和根系發育,達到壯苗高產的苗勢。一般分2次施苗肥,第1次在移栽成活時或直播油菜定苗后5~6d內,施尿素75~105kg/hm2,兌水澆施或雨前追施即可;第2次在栽后和定苗后15d左右施1次苗肥,以人糞尿或沼肥水為主,般用人糞尿7500~15000kg/hm2兌水追施。
3抗旱排漬
油菜根系生長與土壤水分的關系是水分多,根系少;水分少,根系長;水分適宜、根系壯。油菜苗期怕旱又怕漬,移栽油菜在根系尚未大發展以前,對干旱和漬水的反應更為敏感。一般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別是甘藍型油菜耐旱性較差。江西省秋冬干旱比較普遍,有些年份干旱較嚴重,對油菜生長不利。遇久晴土干,必須及時抗旱,以保證油菜苗正常生長。當油菜葉片邊緣發黃或基部葉片發紅,全株暗綠無光澤,即為干旱現象表現。抗旱的方式因水源而定,水源少的可采取人工挑水澆灌,水源充足可采取機械噴灌和引水溝灌輔之以澆潑,然后立即排出余水以防漬害。切忌大水浸灌,溝灌只能灌跑馬水。爛泥田、稻坂田濕土栽種油菜,即使遇上干旱,亦應當控制澆、灌量。抗旱后,在土壤干濕適度時,抓緊中耕,以防板結。由于冬季雨雪過多,田間土壤濕度大,水分過多,必將影響油菜根系發育;嚴重時,根系發黑,以致腐爛。因此,在整地時要開好畦溝腰溝和圍溝,做到溝溝相通。下雨前后及時清理溝畦,以隨時排除漬水,做到雨停田干,這對于保證冬季油菜正常生長發育、減少春季病害十分有利呼。
4中耕松土
冬前中耕的作用在于疏松耕層土壤,破除板結,改善土壤的水、肥氣、熱狀況,提高土溫,消滅雜草,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動,加速肥料的分解和養分轉化,以利于油菜發根、發棵。中耕松土的時間、次數和深度要依具體情況而定,但要掌握“早中耕、勤中耕、雨后必中耕”的原則。一般直播油菜在全苗后出現2~3片真葉時,結合間苗追肥進行第1次中耕;4~5片真葉后,結合定苗追肥進行第2次中耕;以后在低溫來臨前,結合培土再中耕1次。移栽的油菜要在幼苗返青成活后結合追肥進行第1次中耕,以后在冬前再進行1~2次中耕。中耕的深度宜先淺后深。在移栽油菜尚未完全成活之前或大霜凍之時不宜中耕,以免損傷根系,加重凍害程度引。5重施臘肥
越冬階段,油菜根系和葉片繼續生長,主軸已開始花芽分化,是決定第1次分枝數和角果數的時期。重施臘肥,增加油菜生長所需養分,以保證油菜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需要。臘肥一般施有機肥,肥效時間長而且穩定,能保暖防凍,增加油菜抗寒能力。一般在冬至到小寒前,在油菜行間開溝,將草木灰、火土灰、谷糠灰、塘泥、渣肥廄肥、人糞尿、陳墻土等有機肥施在溝內,再培土壅苑,使土肥混合4。
6中耕培土
油菜封行前須完成最后一次中耕,并結合行間深中耕和清理“三溝"起土培蔸,將外露的根頸和臘肥一并埋人土內,以增加土內空隙,利于增溫保溫,促進根系生長,防止根拔和后期倒伏。
7防治蟲害
一般越冬油菜秋季苗期蟲害較重,主要有蚜蟲、菜青蟲、跳蟲甲等,可用2.5%敵殺死乳劑或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兌水噴霧1~2次5。
8參考文獻
[1]俞佳,汪艷,趙蕖,等.油菜浙大630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J].浙江農業科學,2018,59(12):2306-2307.
[2]余啟芝,陳正才,王關林,等.稻油地區油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24):15.
[3]肖長明,王秋月,尹學偉,等油菜機械壟作輕簡栽培技術要點[J].四川農業科技,2018(12):17-18.
[4]肖端蘭,李群慧.安慶市油菜輕簡節本高效栽培技術[J].小.安徽農學通報,2018,24(23):39-40.
[5]油菜栽培技術[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