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紅滟 王華麗
摘要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所占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因此,及時找出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僅能夠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進程,還能夠提高農民的收入。通過分析89團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分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對策,旨在提升89團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質量,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建設。
關鍵詞 農業機械化;問題;對策;第五師89團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8-0152-02
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加快了農業現代化進程,同時也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的收人。因此,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一直都是我國高度重視的問題,不僅可以有效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還能夠使農民增收。農民增收正由依賴人畜力向農業機械轉變,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民增收的作用更加明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種植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并逐步向規模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社會服務化方向發展。
1現狀
新疆北疆農業地區地廣人稀,第五師89團種植的“北疆牌棉花”銷往全國各地以及周邊國家。因此,農業機械一直都是該地區的主要發展動力。從1998年開始,第五師89團就在不斷弓入農業機械設備,截至2016年第五師89團共擁有大中型拖拉機584臺、小型拖拉機245臺、精量播種機75臺植保機械90臺、棉花收獲機45臺。全團有16個農業單位,機械化連隊14個,農機總動力56144kW,全團綜合農業機械化程度已經達到98%。
2存在的問題
2.1農業機械售后維修存在的問題
首先,團場農機售賣點的專業人員較少,能夠持證上崗的工作人員更少,導致農機的維修技術不到位。其次,維修的費用較高,農機出現故障盲目更換配件增加了維修成本,售后服務質量不夠高。
2.2農機作業收費標準存在的問題
職工對農機作:業收費的滿意度不高,其主要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農機作業收費沒有嚴格的收費標準,部分職工對收費標準有疑義;二是農機作業收費沒有嚴格參考農機手的作業水平,對于技術較差的農機人員應該降低收費,因為技術水平嚴重影響棉花的后期生長情況。
2.3連隊技術員技術指導存在的問題
一是連隊技術員的文化水平較低,大部分是大專,并且年齡都在25歲左右,有很多都是剛畢業的學生,在棉花的種植上只有理論知識沒有實際經驗,所以在指導職工時力不從心;二是技術員的培訓過少,導致技術員不能及時應對棉花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3制約因素
3.1外部制約因素
第五師89團的耕地總體平坦,比較適合農業機械作業,但也存在一定問題。該團自2015年開始進行分地,分地之前每戶人家的耕地面積在6.67~13.33hm2之間,分地之后每個職工2.67hm2,每戶人家的耕地面積變為5.33hm2。農戶耕地面積縮小,在使用農機時要考慮每戶人家耕地的地形地貌,因而不能進行大面積的機械作業操作,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型農業機械的使用,最終農業機械化的作業效果達不到預期值。
3.1.1政策的制約。為了全面加快農業機械化的發展,89團對部分農機的購置有相應的補貼,相關部”]應該嚴格審核職工的購機申請,嚴格按照團場的農機需求審核,控制好農機的采購類別,,把控好農機質量。對所購的機械做一個長遠的使用計劃,力求讓每一臺農機的使用率都達到最大值,做到“不浪費職工的投資,不辜負國家的好政策”,做到有效推進農機的發展,切實履行政策。
3.1.2推廣體系的制約。推廣經費不到位,導致農機推廣效果不佳。政府考慮經費問題而減少農機推廣財政支出,減少了對農業機械推廣的投人。團場不能保證農機推廣的經費穩定,雖設置了專門的經費,但是實施的強度還不夠,影響了農機推廣速度推廣技術人員缺乏,導致農機推廣效果不佳。農機具、農機專業人員的缺乏,對農業推廣帶來了負面影響,嚴重影響了農機的推廣效果。技術人員的維修技術停滯不前,對新機的維修還有困難。
3.1.3管理制度的制約。農機管理制度不完善。第五師89團農機科.工作人員較少,管理內容包括農機的檢修、農機違規查處、農機手培訓,新技術推廣等。工作繁重,導致工作劃分不合理,部分工作交由其他科室處理,導致新技術推廣不到位,影響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工作中明顯的交叉現象,使得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劃分不清,這樣就無法保障工作質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機管理方面的工作。因此,加快完善農機管理體制,能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3.1.4農機售后服務的制約。農機手不專業,導致農機使用效果不佳。團場的農機手培訓較少,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幾乎都是初中文化水平,管理者大部分都是大專學歷,缺少高學歷的專業人員,所以當前第五師89團的農機手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專業知識都明顯不足。
3.1.5農機維修過程的制約。農業機械的管理與維修不到位,影響農機作業質量:89團的農機維修主要分為2個部分:農機故障維修和農機裝備升級維修。農機故障的維修與農機設備的更換主要集中在團部的機械維修點與第五師89團的機務庫,小型農機的故障與保養大部分都是由有經驗的農機手自行處理,農機科與連隊領導主要負責監督指導工作,維修完成后的農機具最后由第五師與團檢查驗收。農機維修中出現難解決的大問題由農機具經銷商進行有償維修。第五師89團的機修連由于管理體制不夠完善、農機具少的原因最終被合并到加工廠,農機連的職能不夠明確。
3.2內部制約因素
首先,職工文化水平較低,理解能力較弱,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不能夠做到活學活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速度。其次,農機手的專業知識不足,在農機的使用中不能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會導致農機作業效果差,從而影響農機推廣。
4建議
新疆兵團種植棉花已有40余年,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已逾20年,應總結發展經驗,做到揚長避短,發揮農業機械化的優勢,提高職工收入。
4.1加強職工的教育培訓
歷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曾多次提到了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即以從事農業勞動、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主要收人來源于農業勞動的人。新型職業農民與傳統農民相對,它不斷以“新”的素質、能力、觀念、身份去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4。因此,加強新型職工的培育就能夠有效加快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團場及連隊應該做好職工的技能培訓工作,設立職工培訓專業機構,聯合當地的農業職業學校進行培訓,讓職工學到更加全面的專業知識。通過專業技能的培訓來提升職工的文化知識水平與專業技能,增強職工的理解和靈活運用能力。同時,政府部門應加強職工農業技能的培訓管理工作,在為職工確定農業資格證等級時,應嚴格把關,切實讓職工學到知識技能,避免培訓形式化。
4.2加強農機手技能培訓
農機手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棉花的生長過程,緊抓對農機手的培訓工作變得更加重要。首先,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對農機戶的培訓,派出專家進行指導,并且定期進行培訓,增加專業知識講座的開展次數,做好農機技術人員的技能培訓。同時,需要經常邀請農機制造廠商進行下連隊手把手教,面對面談,其次,在每次培訓完成后對維修人員進行現場考核,及時鞏固培訓的知識點,真正掌握維修技術,讓農業機械的利用率達到最高。
4.3加強基層領導培訓
第五師89團的基層領導主要包括連長、農業技術指導員、農機機務管理人員,文化水平大部分都在大專及以上,大部分都有足夠的工作經驗,但在應對農業的快速發展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基層領導的個人能力直接影響到了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同時也會對農機的推廣產生一定影響。因此,除了需要緊抓基層領導的培訓工作,還要做好領導的思想工作。
4.4加強農機推廣建設
從政府層面上,應該加大對農機推廣的資金投人,讓農機新產品新技術能夠及時推廣到團場、推廣到連隊、推廣到戶,加快建成多元化與社會化的農機推廣系統。推進農機的技術改造,加快農機的發展進度。完善基層農機推廣人員的評價標準,做好農機推廣的后續服務性工作,做好政策修改的準備。
從職工層面上,應該做到積極配合農機推廣工作,將推廣的新技術用于種植中,及時反饋使用意見,認真對待每一次的新機推廣和農機改造工作,對農機推廣體系提出相關意見,讓農機推廣體系發展的更好。
4.5制定并完善農機相關政策
4.5.1農機購買政策。為了加快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進度,提升農業勞動效率,讓廣大職工收人增加,我國出臺相關政策。自2004年開始我國落實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制定了相關條例。政府部門應加強對購置補貼政策實施的監管力度,讓每一份補助都用到實處,,嚴格按照規定的產品給予補貼,嚴查以非補貼產品冒充補貼產品套取國家補貼資金的現象。提供監管信息平臺,力求將購置補貼政策嚴格落實,做到農機具補貼資金到位,農機具使用到位農機體系服務到位。
4.5.2農機推廣政策。為有效地提升農機推廣的工作效率,應該建立相關的評價體系,對農機推廣人員進行考核,對長期考核不合格的人員進行解雇。同時,還需要加強對農機具推廣人員的專業培訓,加強對推廣農機具設備的認識,組織相關的進修班,不斷提升專業知識,增強專業素養。在農機推廣時需要專人專用,不能將推廣任務分配到其他部門,這樣會造成推廣工作不到位。只有加強農機具推廣人員的管理,才能培養出合格的農機具推廣人員,才能建設出高質量的農機推廣體系。
4.5.3農機作業收費政策。目前,第五師89團的農機收費標準由政府部門統一規定,部分職工對農機收費標準多有不滿,對農機收費標準的制定不清楚,導致對農業機械作業的滿意度不高。農機收費有如下建議:①農機收費應該根據作業效果進行等級界定,根據農機作業效果的好壞進行收費。例如,播種機的作業效果對棉花的后期生長和產量都有很大影響,所以在收費時應該界定該播種機對棉花生長的影響,根據作物生:長情況對農機作業進行等級劃分,農機費用需要根據等級來劃分.②將各項收費公開解釋,政府部門應該將每一項農機收費制定依據向職工解釋清楚,只有職工對農機收費標準無疑義后才會大力支持農機事業的發展,第五師89團的農機推廣”才能順利進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才能暢通無阻。
4.6完善農機服務體系
89團的農機從銷售到維修主要是以個體經營為主,對于大型農機的故障主要是農機銷售商派專業技術人員來維修,常見故障農機主就選擇當地的農機維修點來維修。只有保證農機具的維修質量,才能體現農機服務體系的功能。4.6.1合理分配農機維修點,嚴格把關農機維修質量。在對農機具維修點的布局規劃上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切為了方便職工,維修點就近設立,保證農機維修點的長期運行。對于農機維修點的技術進行不定期考核,抽查農機維修點的農機維修質量,調查農機維修點的維修價格是否合理可行,針對檢查不合格的維修點要跟進督促整改工作,不予配合的維修點進行撤銷。
4.6.2加強農機服務體系內所有人員的專業知識。在農機的推廣、使用、服務到維修過程,所有的環節都不能缺少專業人員的指導。因此,需要人員進行培訓工作,提升農機服務體系的工作質量.在培訓中進行系統的指導,要求能夠掌握最新的理論知識和技術。同時,需要加強和提升培訓中的考核制度,對培訓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對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員進行問題落實,查找考核不合格的原因,再進行一次十對性的培訓。
5參考文獻
[1]白人樸.農業機械化與農民收入翻番[J].中國農機化,2009(1):10-12.
[2]武建設,陳學庚.新疆兵團棉花生產機械化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農業工程學報,2015,31(18):5-10.
[3]張涵,任金政.農民低收人成因及解決措施分析[J].市場論壇,2008(9):82-85.
[4]韓娜.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