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賽鋒
摘要:中國玉雕藝術歷史源遠流長,在不同時期的玉雕藝術所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地域特色,有不同的價值和文化內涵。玉雕藝術的出現,極大的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資源,彰顯出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古代玉雕藝術歷史燦爛輝煌,出現了不少的良品佳作,成為我國獨特的文化名片。當代玉雕藝術隨著中西文化的結合和先進技術的輔助,更加的豐富多彩。以其獨特的造型語言和鮮明的表現形式不斷的發展更新,但也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現狀。本文就我國的玉雕歷史進行追溯,進一步分析當代玉雕藝術的特點和發展現狀,最后結合筆者多年的玉雕創作經驗,對玉雕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提出自己的薄見。
關鍵詞:當代玉雕;歷史起源;傳承發展
一、玉雕藝術的歷史起源
我國的玉雕歷史源遠流長,玉石文化也成為了中華文明的象征,自古以來玉便被賦予美好的寓意,類似“冰清玉潔”、“金玉滿堂”、“亭亭玉立”、“金枝玉葉”等等形容玉富貴、純潔、美好的詞匯不勝枚舉。
關于玉的發現,最早在7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時期發現人們大量的使用玉器,由于生產力的低下,在此階段的玉器主要以生產工具的形式出現的,它的紋飾以神秘的幾何形圖案為主。而到了氏族社會,玉開始逐漸演化為一種符號,成為溝通天人的中介,玉器也逐漸演變為玉禮器,代表財富和權利象征的王玉。由于金屬工具的誕生,玉器的制作工藝有了革命性的發展。各類造型、工藝均至成熟,工藝層次豐富,圖案繁雜,雕工精致無比。在玉禮器上會雕刻某種圖騰,比如龍鳳造型,或者是某種象征意義的符號化,玉禮器透露出豐富的文化信息和宗教內涵,作為禮儀、祭祀、朝見等用。秦漢以后,玉器開始在民間流傳,出現了更多的紋飾和造型,用以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春秋戰國時期玉雕藝術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系統玉佩飾的出現成為士大夫的隨身之物和身份象征,這一時期的玉雕更加的精雕細刻。而秦漢時期的玉雕更加雄渾豪放。唐、宋時期由于當時繪畫、雕塑藝術的成熟,玉器質地更加的精良,以禽獸、花卉的題材居多,寫實能力大為提高,形神兼備。元明清時期是中國玉器史上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文人詩詞和寫意山水畫的玉器開始出現。到了現代,玉雕的宗教色彩大為減弱,但是美學價值和精神內涵得到了發揚,使得玉雕仍然有強大的生命力。現代高科技的結合使得玉雕工藝有了長足進步,玉雕作品也更為豐富生動。
二、當代玉雕藝術的發展現狀
玉雕藝術的發展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歷程,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時代特征和地域特色,是當時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人們情感寄托的表現方式。隨著社會迅猛發展,當代玉雕藝術更多的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發展與交流,是中西文化交流下的產物。當代玉雕雖然題材還是鮮有創新,但是相比之下人物題材類的玉雕更加注重人體的結構比例、動態,不僅有單個人物造型,還有群組人物的構圖形式,強調了透視、明暗、轉折,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人物陪襯物也講究其在作品中的位置、角度,體現層次、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并和主題人物相協調。動物類玉雕,技法上既有平面浮雕,也有立體圓雕、鏤空雕。用線流暢,生動自然,造型上飽滿圓渾,注重表現玉石的質感。在運用夸張手法的同時,又注意動態的合理性,五官形象特征明確。花草類玉雕在吸收古代花草題材寫實的基礎上,花草類作品從構圖章法到細部刻劃都有新的變化,穿枝過梗,疏密有致,相互呼應。在設計上不但講究整體布局、對比關系,還注重植物的季節、習性,這樣使情趣更生動,造型更準確。器皿類玉雕在繼承了傳統杯、碗、洗、壺、爐、瓶、薰、鼎等器型基礎上,造型比例得當,對稱周正。結合玉雕技法的特點,標新立異,往往將傳統的爐、薰、瓶同玲瓏剔透的玉鏈相結合。
當代玉雕藝術把玉雕又帶入了歷史的鼎盛時期,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發展現狀,隨著玉雕工具越來越先進,但是卻與藝術的距離越來越遠,玉雕作品的價值變現越來越淡,文化氣息不敵商業價值,由于原材料等各種原因造成很多玉雕藝術品在工藝技術上的退化,這就導致了大家片面地追求料的重量和強調原材料的重要性,忽視了工藝制作技巧的發展,從而引發很多成熟的技藝衰退和消亡。同時由于追求利益的驅使,使得很大一部分現代玉雕產品,如大量的優秀作品仿造品充沛并造成混亂。作為每一位從事玉雕創作的藝人們應該深思今天的玉雕藝術如何得到傳承和發展。
三、當代玉雕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玉雕藝術從遠古時期至今已經走過了幾千年的歷程,可以說,中國玉雕的發展史就是中國的人類發展史,是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財富,玉雕藝術成為了我國傳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玉雕藝術燦爛輝煌,而對于當代玉雕藝術的傳承則需要重新回歸到玉文化的本身以及玉雕創作的初衷,玉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作為一件物品而存在,更多的是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多多重價值兼具。對于玉雕藝術的傳承,首先需要熟知我國的傳統文化,以及每一歷史時期不同玉雕藝術創作的特點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在創作中融入自己對于文化的解讀和對生命的領悟;同時也要重視對于玉雕人才的培養與發展,隨著社會化進程的加快,從事玉雕手工創作老藝人們的相繼離去,而新一代年輕人則不愿意沉心研究,因此對于玉雕人才的培養顯得更外重要;最后還要重視玉雕技藝的傳承與創新。而當代玉雕藝術的創新首先需要注重材料和工藝,在設計上多下功夫,繼續關注材料和工藝的同時也要學會更新設計理念,在傳承古法與借鑒其他藝術形式并重,改變創新不足、造型千篇一律的劣態;同時減弱單一的注重作品的寓意,結合時代特征更多的賦予作品時代感,在深入挖掘傳統手工藝文化內涵的同時,為作品注入時代氣息。中國玉雕在傳承和創新的過程中,所體現的哲學理念、美學意蘊和文化精神需要在現代社會文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進一步深入思考玉文化的傳承和玉雕技藝的發展,積極的探索關于中國玉雕藝術的文化特點,以便能夠更好的拓展中國玉雕藝術在發展中的當代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