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文波


【摘? 要】目的:研究對穿孔性闌尾炎患者給予腹腔鏡手術對術后切口感染和免疫功能的影響。方法:于我院行不同手術的患者中隨機抽取106例,分為2組,對照組接受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對比兩組炎癥因子和免疫因子水平。結果:觀察組切口出血1例(1.9%),腸粘連1例(1.9%),未見盆腔膿腫、切口感染,合計2例(3.8%)。觀察組IL-6(22.27±1.31)pg/L,CRP(18.35±1.84)mg/L,TNF-α(31.34±1.48)ng/L,CD4+(42.63±2.37)%,CD4+/CD8+(1.68±0.26)。2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穿孔性闌尾炎患者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可有效減輕患者炎癥因子水平,降低感染率,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較小,有利于患者術后快速康復,治療周期更短,臨床安全性更高。
【關鍵詞】穿孔性闌尾炎;腹腔鏡手術;切口感染;免疫功能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018-02
前言:穿孔性闌尾炎是由于患者闌尾胃部病變壞死,出現穿孔,屬于重型闌尾炎,是常見急腹癥,主要通過切除闌尾治療。傳統手術方法為開腹手術,創傷性較大,危險性高,隨著腹腔鏡的推廣應用,腹腔鏡手術逐漸取代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創傷性小,患者術后康復速度快,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手術風險較低。為研究患者術后感染率和免疫功能,本文于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的患者中,隨機選取106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以本院106例患者為樣本,對照組53例,性別:男/女=27/26,年齡(35.41±1.67)歲。觀察組53例,性別:男/女=29/24,年齡(35.12±1.53)歲。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1)患者均為穿孔性闌尾炎,滿足手術指征。(2)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對研究知情。(3)排除存在肝腎功能、血液系統、免疫系統、惡性疾病的患者[1]。
1.3 方法:對照組行開腹手術,給予硬膜外麻醉誘導或氣管插管麻醉,于腹直肌外緣切開4~6cm,對腹壁逐層分離,使用吸引器將盆腔的闌尾滲液和積膿吸盡,將闌尾分離,于闌尾根部結扎,在闌尾近端切斷,將闌尾殘端包埋。結束手術后,使用甲硝唑對腹腔清洗,留置引流管后,給予抗感染藥物持續治療。
觀察組給予腹腔鏡手術,氣管插管麻醉,取頭低位,在臍部上方作1cm操作孔,建立人工氣腹,將壓力穩定在1.6~2.0kPa,將氣腹針撤出后,放置Trocar套管針和腹腔鏡,觀察闌尾情況。在麥氏點上方作1cm主操作孔,放置Trocar套管針,臍部下方5cm作5mm操作孔,放置套管針,清洗滲液和積膿后,將闌尾分離。調節患者體位為左側臥,使用超聲刀針分離闌尾系膜,夾閉闌尾根部,將闌尾切除,對闌尾殘端進行電凝處理[2]。結束手術后,使用甲硝唑對腹腔沖洗,檢查是否有臟器損傷或者出血,解除氣腹,將切口縫合,給予抗感染藥物持續治療。
1.4 觀察指標:統計兩組患者術后出現的并發癥。記錄兩組患者術后炎癥反應因子和免疫因子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使用t檢驗計量資料(x-),使用x-檢驗計數資料(%),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對比:觀察組切口出血1例(1.9%),腸粘連1例(1.9%),未見盆腔膿腫、切口感染,合計2例(3.8%)。2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對比:觀察組IL-6、CRP、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CD4+、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患者,可有效縮短患者手術時間。腹腔鏡手術治療時間更短,可減輕患者手術創傷,節約治療費用,減少術后并發癥[3]。由于創口小,術后感染率更低,術后疼痛感得到有效減輕,臨床治療安全性有所保障。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切口出血1例(1.9%),腸粘連1例(1.9%),未見盆腔膿腫、切口感染,合計2例(3.8%)。2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可見腹腔鏡手術后,患者出現的并發癥更少,切口感染率更低,有助于術后康復。腹腔鏡手術創傷性小,不宜增加機體炎癥反應和應激狀態,從而達到降低炎癥因子水平,保護免疫功能的作用[4]。本研究顯示,觀察組IL-6(22.27±1.31)pg/L,CRP(18.35±1.84)mg/L,TNF-α(31.34±1.48)ng/L,CD4+(42.63±2.37)%,CD4+/CD8+(1.68±0.26)。2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證實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更低,免疫功能基本不受影響,這對于患者術后康復有積極意義。在臨床上推廣應用,有助于提高治療效率,促進患者快速康復。
綜上所述,對穿孔性闌尾炎患者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可有效減輕患者炎癥因子水平,降低感染率,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較小,有利于患者術后快速康復,治療周期更短,臨床安全性更高。
參考文獻
[1]侯紹映.腹腔鏡手術對急性穿孔性闌尾炎患者氧化應激指標及炎癥介質水平的影響[J].醫療裝備,2020,33(04):3-4.
[2]馬曉冬.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療效比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A4):93.
[3]劉孟旭,李炳,陳衛兵,等.腹腔鏡微創手術用于治療小兒壞疽及化膿穿孔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97):383-384.
[4]張翅,毛建雄,王秀良,等.探究腹腔鏡闌尾切除術(LA)與開腹闌尾切除術(OA)治療穿孔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及對患兒CRP和PCT水平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15):2609-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