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鋒

摘? 要:目的:探討新生植發3D技術在瘢痕性禿發的治療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來我院收治的46例瘢痕性禿發患者,對患者實施新生植發3D技術手術,根據患者禿發區面積大小計算需要移植的毛囊數量,選擇自體枕后部的毛發,利用專利精密儀器分離毛囊,利用精微寶石刀和新微針相結合的方式將毛囊植入禿發區。對患者為其1年的隨訪,評估禿發區的毛發覆蓋情況,評價新生植發3D技術的臨床療效以及治療前后患者的不良情緒、壓力以及對術后的滿意度。結果:瘢痕性禿發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7.8%,其治療后的毛發覆蓋率較治療前顯著增高(p<0.05);治療后患者的SAS評分和壓力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患者對手術的滿意度為97.8%。結論:新生植發3D技術可以有效增加瘢痕性禿發患者禿發區域的毛發覆蓋面積,有助于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和心里壓力,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新生植發3D技術;瘢痕性禿發;覆蓋率;不良情緒;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210-02
瘢痕性禿發是一種由炎癥反應引起的毛囊破壞而導致的永久性、不可逆性的脫發疾病,臨床表現為毛囊開口缺失,毛囊及毛干消失、纖維組織增生等特點1-3。臨床上個治療瘢痕性禿發多采取自體毛發移植治療3-4,而新生植發3D技術是一種新型的自體毛發移植技術,主要專利精密儀器提取毛囊,降低毛囊損耗率,可有效提高禿發區域毛發覆蓋率,本研究針對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來我院就診并治療的43例瘢痕性禿發患者,行新生植發3D技術治療,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來我院就診并治療的43例瘢痕性禿發患者行新生植發3D技術治療,患者的年齡為37±5.43歲(23歲-51歲),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1例,病程為1-6年,平均(3.31±1.14)年,患者瘢痕面積為33.41±9.23 cm2(10- 80cm2)
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后開展。
1.2 手術方法:與患者溝通,了解病情及需求,確定毛發供區,采用專利精密儀器提取,攏吸提取毛囊,降低毛囊的損傷和提高毛囊的完整度。采取精微寶石刀與新微針相結合的種植方式,保證植入后的毛囊組織垂直不彎曲,同時根據動態美學設計使種植頭發與原生發生長方向一致。
1.3 觀察指標:對瘢痕性禿發區患者為期1年的隨訪,根據禿發區毛發覆蓋率評價臨床療效;根據SAS和SDS量表評估患者不良情緒;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手術效果的滿意度,具體評價標準如文獻所述5。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PrismGraph 6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行χ 2檢驗、t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評估:對瘢痕禿發區患者隨訪1年,發現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8%,有27例患者評為優, 有10例患者評為良, 有8例患者評為尚可,有1例患者評為差;術后患者的毛發覆蓋率顯著增高(83.24±16.42% vs. 31.35±6.72%,p<0.05)。
2.2 術前與術后不良情緒及壓力評估:經新生植發3D技術治療后,患者的SAS評分、SDS 評分和壓力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詳情見表1:
2.3 滿意度調查結果:患者經治療后,60例患者中,有 28例患者感到很滿意,占比 46.67%,有 30 例患者感到一般滿意,占比50.00%,有 2 例患者因禿發區毛發覆蓋率不理想而感到不滿意,占比 3.33%,總滿意率為 96.67%。
3 討論
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瘢痕性禿發的發生率呈現出上升的趨勢,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形象和身心健康,甚至部分患者會呈現出自卑的心里狀態,害怕人際交往,所以臨床上對瘢痕性禿發給予治療是非常需要的6。目前自體毛發移植是臨床瘢痕性禿發的主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禿發區域的毛發覆蓋率和不良情緒5。而新生植發3D技術移植是一種新型的毛發移植技術,主要是借助專利精密儀器分離毛囊,減少分離過程中對毛囊的損傷,然后利用新微針和精微寶石刀實現定點種植,使毛發移植后的效果更加自然 。
本研究結果表明新生植發3D技術可以有效的治療瘢痕性禿發,其移植有效率高達97.8%,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禿發區的毛發覆蓋率,患者的滿意度較高。同時由于治療效果較好,形象得以改善,減輕了禿發對患者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的影響,使患者的不良情緒亦得到有效緩解。
綜上所述,新生植發3D技術可有效增加瘢痕性禿發患者禿發區域的毛發覆蓋面積,有利于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尹梓貽,曹國榮,劉舉利, 等.瘢痕性禿發實施高密度毛發移植技術的治療效果研究[J].中國醫療美容,2019,9(5):27-31. DOI:10.19593/j.issn.2095-0721.2019.05.008.
[2]史愛敏,張方.毛發移植術與頭皮組織擴張術在大面積瘢痕性禿發修復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療美容,2019,9(5):39-42. DOI:10.19593/j.issn.2095-0721.2019.05.011.
[3]祝飛,張菊芳,劉筱雯, 等.自體毛囊單位提取技術在瘢痕性禿發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7,28(9):523-524,528. DOI:10.3969/j.issn.1673-7040.2017.09.004.
[4]張偉,韓夫,計鵬, 等.瘢痕性禿發手術方法選擇及臨床療效評估[J].中國醫師雜志,2017,19(5):650-652,655. DOI:10.3760/cma.j.issn.1008-1372.2017.05.004.
[5]張菊芳,賈明,王宇燕, 等.高密度自體毛發移植術修復瘢痕性禿發86例[J].中華燒傷雜志,2012,28(4):264-266. DOI: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2.04.009.
[6]田子紅,徐華飛,田治國.毛囊單位提取術治療發際緣不同類型瘢痕性禿發臨床觀察[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7,50(12):923-925. 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7.12.017.